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新闻 >> 书法 北京 收藏新闻
      分享到:

      中国人已有春联1000多年收藏史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用春联将自家的门户装点一新。中国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丙安说,中国人贴春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

        春联起源于桃符,起初民间只是流行在门口挂“桃符”(就是两块桃木板)来趋吉避凶。乌丙安介绍,在公元964年的除夕,后蜀国君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提写对句,以试才华。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副,等待审查。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木板上写下:“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副最早的春联。

        宋代时,民间已将桃木板改为纸质春联,但仍习惯称为“桃符”。乌丙安说:“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贴春联成为过年必不可少的民俗,“春联”一词也被广泛叫开。

        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这“花花”就包括对联,还有窗花等一共八样。也有些地方的民谣里有“二十九,贴倒酉(意即贴春联)”一说。乌丙安说,春联大都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贴,但各地习俗不同,贴春联的时间也稍有差异。

        贴春联前先要放鞭炮,意思是轰走贫穷、晦气;贴上春联是新气象到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这首名诗就是这一情形的概括。

        “春联虽短短几十字,但却凝结着诗的韵律,对仗工整,辞藻优美,书法遒劲。”乌丙安说,贴春联,就是寄希望于未来,祈盼未来会给自己带来好运。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193(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48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