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新闻 >> 郭沫若 书法 艺术 北京 综合新闻
      分享到:

      郭沫若与“立修同志”

          (1/2)图1 郭沫若1967年所作 《行草毛主席诗词》

          (2/2)图2 郭沫若1963年作行书·隶书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郭沫若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同时,他的书法水平也很高。1949年后是郭沫若的创作高峰,他为全国名胜古迹、工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海内外友人留下了许多作品。

        有学者认为,20世纪60年代是郭沫若书法艺术的成熟期,其个人风格更趋强烈,创作也非常多,而毛泽东诗词就是郭沫若书法成熟期作品中最受欢迎的题材之一。

        2019年12月,北京荣宝拍卖了一件郭沫若1967年所作《行草毛主席诗词》(图1),共计28页,其中包括了《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等毛主席诗词。该拍品的成交价高达4025万元。

        在中国嘉德2013秋拍中,“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的“柳湜于立修珍藏”专场中,也曾经推出了一件郭沫若《行书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册页,二十八开,当时评价为“至为稀见”,同为郭沫若1967年所作,成交价为1426万元。两者应为同一件作品。

        郭沫若1967年所作《行草毛主席诗词》,有款识,“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三日,为立修同志书此。鼎堂。”我们要说的就是这个款识背后的事。

        郭沫若,字鼎堂。那么立修同志是谁呢?

        2013年,这件拍品出现在“柳湜于立修珍藏”中,立修,便是于立修。

        于立修是郭沫若妻子于立群的妹妹,排行老七。当年,郭沫若和于立群在桂林的时候见到了她。郭庶英在《我的父亲郭沫若》中写道:“在桂林,她(于立群)在难民队伍中找到了从长沙大火逃难出来的母亲岑蕴文和七妹于立修,两年后母亲和父亲通过周伯伯送外婆去了延安,那大概是1941年;七姨(指于立修)先加入了孩子剧团……”

        在这件作品最后,郭沫若也写道“立修同志之名本诸《离骚》:‘恐修名之不立’。一九三八年抗日战争初期军次桂林时,由余所代取。”由此可知,在桂林初次见到于立群七妹之时,郭沫若为她取名寓意十分美好的“立修”。

        之后,于立修加入了孩子剧团。孩子剧团是“七七事变”后,上海沪东临青中学的一部分学生组织的一个孩子歌咏队,后来发展起来。因为战乱,孩子剧团奉郭沫若(时任主管文艺的第三厅厅长)之命,先行撤往桂林。于立修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在桂林加入了孩子剧团。1941年,一部分团员被送往延安学习,于立修就是其中一位。1942年孩子剧团被迫解散。

        在郭沫若《行草毛主席诗词》最后,还有这样一段话:

        近年来因现代修正主义出现,每被简称为“修”,因而修字顿含恶意,势必非改不可。商酌久之,迄未决定,今日立修来访,将所写主席诗词赠之。立群同志建议:“可改为立新。”甚为妥帖,盖取树立新功之意也。因述此意以为跋。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十二日,郭沫若。 

        里面讲到了立修来访,郭沫若赠之以“主席诗词”,而且因为“修字顿含恶意”,于立群建议改为“立新”,郭沫若也表示赞同。

        同样亮相于“柳湜于立修珍藏”专场的1963年所作行书·隶书立轴(图2),也是郭沫若赠与于立修的作品,其内容是郭沫若1963年访问桂林赋诗之一。上面有题识:“一九六三年七月十八日晨,题赠立修同志。循立群意也。郭沫若。”可见,郭氏夫妇和于立修的感情十分深厚。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101(s)   1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