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名人访谈 >> 书法 沈鹏 江苏 人物访谈
      分享到:

      沈鹏:笔走龙蛇心存方圆

      作者:核实中..2009-11-10 14:16:41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纵观当代大家,诗、书、文样样精通者屈指可数。而沈鹏就是其中的一个。沈鹏用勤奋与执著博学精研,融会贯通多种艺术,发现并整理出了“意在笔先,临时从宜,凝神屏气”的创作程式和艺术规律,继承和弘扬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他的艺术实践可以用“三写”来总结:写字(书法)、写诗(词)、写文(学术评论),交融互补,相得益彰,把这些艺术练到精妙绝伦的境界。
          沈鹏是一位充满着智慧的老者。75岁高龄,瘦瘦的身体,花白的头发,轻言细语,儒雅中透着睿智。近日,本报《中国书画名人堂》记者走近了这位老者。朴实的住所笔墨生香,家里的书桌上摆放着各种大小的毛笔,沈老正是用这些他视为宝贝的笔,创作出了一幅幅佳作,书写出他不平凡的人生。

          写字、写诗、写文

          贵在创新

          沈老以他的草书蜚声海内外。看他的草书淋漓顿挫,迂回婉转,犹如看一个情感充盈的老剑客在舞剑。有评论说:“沈草之所以堪称为当代艺术经典,是因为他转益多师,继承传统,富于创新,真正达到了‘创造的高度,情感的深度,技巧的纯度’,营造了无声之音、无形之像、无韵之诗的崇高境界,成就包前孕后的经典之作是当之无愧的。”

          谈到书法,沈老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我很早就记住一句话,叫做‘气通于隔行’。在很多行书法当中,每一行之间,气要相通。在长时间的创作当中我一直在想,在这方面要有一些小的突破。”沈老谦虚地说他希望能有一些小突破,可实际上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创新是尽人皆知的。沈老很喜欢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少年、中年及晚年都临过,但是不同的年龄段临习总有不同的感受。正如他说的,“兰亭序不只有外在的形式美,还包含着深层的文化审美的内涵,其价值与魅力可谓千古不易”。因此沈老每次临摹的时候总会捉摸个中奥秘,然后把自己的感悟体现在字里行间。晚年在写《兰亭序》时就基本摆脱了王羲之的影子,完全写的是自己的东西,只是用了《兰亭序》的文辞。而他取《兰亭序》之文就是取其求新之志,就是通过草书来表现心灵深处最强烈的感悟。

        看他的草书淋漓顿挫,迂回婉转,犹如看一个情感充盈的老剑客在舞剑。有评论说:“沈草之所以堪称为当代艺术经典,是因为他转益多师,继承传统,富于创新,真正达到了‘创造的高度,情感的深度,技巧的纯度’,营造了无声之音、无形之像、无韵之诗的崇高境界,成就包前孕后的经典之作是当之无愧的。”沈老诗词与书法如同比翼连理,相互辉映。草书中体现着诗情、诗韵,让他的书法线条显得绮丽多姿,风骨洒脱;诗词中透着他行草时的豪迈与洒脱,让诗词的韵律节奏显得疏密离合,有张有弛。
        沈老“书法家”的名声在外,殊不知他的诗词与书法如同比翼连理,相互辉映。草书中体现着诗情、诗韵,让他的书法线条显得绮丽多姿,风骨洒脱;诗词中透着他行草时的豪迈与洒脱,让诗词的韵律节奏显得疏密离合,张弛有度。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郑伯农在评论沈老的诗词时曾说过:“他的诗都是从生活中萌生的偶感,看似不经意,却蕴含着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入思考。平淡之中有新奇,飘逸之中有深沉,随意之中有机趣。”
          当记者问到如何能达到这种境界时,沈老笑笑说:“字外功夫诗内得,我从诗意悟书魂。我觉得无论诗词,无论书法,情感应该是最重要的。用情感来带动创造,带动诗词的育秧,带动书法的线条。”
          观沈鹏书法,得之于传统的草书,不失规矩;而肆意挥洒,又无不在抒发内心情感,于法度中充满新意。

          “为他人做嫁衣”
          贵在学习

          尽管沈老的书法、诗词被广泛认可,他一生的职业却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美术编辑。1950年,19岁的沈鹏因为热爱新闻工作成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一名编辑。从此便坚持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至今,沈老的称谓可以是“书法家”、“诗人”、“美术评论家”,更是优秀的“编辑出版家”。
          由沈老主编或责编的书刊有500种以上,其中有很多获得国家大奖。然而编辑工作却只是为后来者当一块铺路石,没有名也没有利。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对沈老的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沈老长期从事编辑工作,为读者服务,却无怨无悔。成绩斐然,却不事张扬”。
          说起这份默默的工作,沈老脸上浮现的是从容与淡定。他说:“有一点我可能做得比较好,那就是我做大量的事务工作。有很多人家不愿意做的事我都做,而且那时候我们都没有名,帮别人出书也不用署自己的名,也没有任何一点利。但是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没有纯粹把它当成事务,我也随时从里边学习应该学到的东西。它形成一种思想文化的积淀,这些在我长期的创作中起到了作用。”
          其实,也正是在出版社的机会让沈老接触到大量的古代碑帖,拓宽了学术视野,对此后的书法创作起到了很好的奠基作用。同时长期的编辑工作也让他养成了全面、客观、辨证看问题的习惯,为他的美术评论打下了基础。

          推动书法发展
          贵在坚持

          沈老用笔写了一辈子的字,也曾经笑称“用电脑写字,思维会调不过来”。在电脑键盘代替了纸笔的今天,书法又充满着怎样的魅力?沈老打了个浅显的比方:“有一些东西是立竿见影的。比如我现在口渴了,马上就要喝水。但书法艺术对于人的感染力是潜移默化的。它能净化社会、净化人的心灵。通过书法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得更多、更深入。”
          沈老如今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一直以来,如同他默默无闻的编辑工作那样,他也在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默默做着自己的贡献。经常奔波于各种大展览场馆的全国性书法大展;为很多老中青书法家个展题写展标;多次访问海外各国进行学术交流,传播中国书法艺术。我们的这次访问,也是在与沈老约了多次之后,最终在他百忙之中抽出的一点时间中进行的。
          然而,当今的现象是中国画和油画日渐受海内外人士追捧,作为中国画基础和中华文化精髓的中国书法却不见声色,也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谈到这个话题时,沈老脸上和蔼的笑容渐渐收拢,陷入半沉思状态。他指出,这种情况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书法也该有应变之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书法教育很重要,它是书法发展的根本和基础,尤其是小学教育。现在有很多小学的书法课形同虚设,或者是根本没有书法课。这

        沈鹏其人

          沈鹏,书法家、诗人、艺术评论家、编辑出版家。首批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931年9月出生于江苏江阴。斋名介居。幼习诗书画,入大学后攻读文学,又学新闻专业。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编审、艺术顾问等。
          书法精行草兼长隶、楷等多种书体。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重要场所书写巨幅。其书法作品遍及亚、欧、美各大洲,刻于名胜古迹者有杭州、苏州、镇江、上海、南京、济南、郑州、峨嵋山、三峡、千山、崂山、贺兰山、海南、北京等地。2005年11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当代大家书法邀请展。书法作品已出版《当代书法家精品·沈鹏卷》、《沈鹏书法选》、《沈鹏书法作品集》(日本)、《沈鹏书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沈鹏书杜甫诗二十三首》、《沈鹏书归去来辞》、《行草书绝妙宋词》、《草书千字文》、《楷书千字文》、《岳阳楼记》等。
          发表论文、散文超过100万字,出版理论著述《书画评论》、《沈鹏书画谈》。论文《传统与“一画”》获第四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溯源与循流》获第五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特别奖。
          发表诗词500余首,出版《三馀吟草》、《三馀续吟》、《三馀诗词选》。主编或责编的书刊500种以上,主编的《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4宋金元书法》获中国图书奖荣誉奖,《苏联》获1991年中国优秀美术图书奖。
          为加强学术交流,多次访问美国、法国、日本、瑞典、前苏联、加拿大、秘鲁、委内瑞拉、新加坡、意大利、韩国、马来西亚等国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获联合国Academy世界和平艺术权威奖,列入多种名人传记与辞书。
        是由于学校对此不够重视,也缺乏专业的老师。然而看我们的邻邦韩国,出于尊重历史文化,恢复使用1800个汉字,把“汉城”更名为“首尔”,无不体现了民族的独立意识。因此,中国也需要把重视书法提到振兴民族精神、尊重历史文化的高度。
          同时,沈老还对记者说,新闻媒体应该给予书法应有的重视。首先是在媒体刊登作品时要选好作品。作者不一定是名家,但要有较高水平。作品要附加释文,而且不能因电脑制作造成变形。其次是要树立多元化的价值判断。有些探索性的作品,开风气之先,有超前意识,不要简单视为“异类”,要看其中包含多少积极意味。还有,不要总是把书画当补白。应该大力普及书法美学、书法史知识。不要一味地把书法能否让人“看懂”当做标准,实际上这样是失去了标准,降低了艺术品格。
          沈老的一番箴言,记者慌忙记在采访本上,却也跟不上沈老的节奏,他还在规划着中国书法发展的蓝图,思考着中国书法与国际交流的形式。沈老因为在中国书法做出的极大努力,而获得联合国Academy世界和平艺术权威奖,但他并没有止步,继续在他热爱的书法事业中越走越远。

         评论·沈鹏
          仆私交沈鹏先生逾30载,观其美术评论之作,每有独到之处。

          所作行草,无一旧时窠臼。


          艺贵创新,先生得之。

          ——启功(著名书法家)

          沈鹏的书法大作不让明贤,至所欣佩。其诗作“清新挺健”。

          ——赵朴初(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沈鹏先生是书法大家,又工吟咏,文采风流,辉耀当世。

          ——刘征(语文教育家、诗人、杂文家)

          他那苍润的笔墨、起伏的韵律 、疾徐的节奏、深邃的意境、朴厚的风貌,令人心旷神怡。

          ——张进贤(著名画家、装帧艺术家)

          先生作书之先,必是宿构经时,煞费苦旨,一旦落笔,则挥洒任性,青檀驰骋;

          兴之所至,逐时而变;

          得于天,远出功力之外。

          ——欧阳中石(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我很佩服沈鹏先生起倒使转无不如意的用笔技巧,也很欣赏他随机生发不主故常的造型能力,更惊叹他似松风、竹影、月光、泉声一般的清雅气息。

          ——沈鸿根(世界书画家协会常务顾问,中华书法协会副会长)

          如果说林散之将草书之韵推到一个极致的话,那么,可以说沈鹏则将草书的厚涩和表现力推到了极致。

          ——姜寿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理论家协会会员、评论家)

          深感沈鹏先生博览精研,邃于艺术理论,勤于艺术实践,能够从深层蕴含中洞察多种姊妹艺术的血缘关系及其精微奥妙,从而融会贯通,形于笔墨,发为吟咏。

          ——霍松林(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

          读沈先生的诗词,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纯、真、静的心韵,非常难得。沈老长期从事编辑工作,为作者服务,却无怨无悔……成绩斐然,却不事张扬。

          ——马凯(国家发改委主任)

          沈鹏创作出以大量书写自作诗词、强烈的抒情色彩、个性化的书法语汇和高质量的线条表现为四大基本特征的“沈鹏草书”。

          ——韩书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理论家)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杨小薇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84(s)   11 queries
      update:
      memory 4.61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