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新闻快讯 >> 书法 书法家网 展会活动
      分享到:

      思无邪—张智重书法展即将在天一阁博物馆开幕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jpeg/20240626/3fbd5cdc1062ed1fb58f580d99435b99.jpg

        展览海报


        思无邪——张智重书法展

        開幕时间:2024年6月30日15:00

        展期时长:2024年6月30日-2024年7月28日

        开幕地址:天一阁博物院•状元厅

        展覽地址:天一阁博物院•昼锦堂

        主办单位: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

        协办单位: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恒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这是书法家张智重继2023年4月于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举办思无邪——张智重书法展后的第二回展览。张智重是当今书坛实力派书法家,师从于沈鹏先生,现为北京介居书院美术馆馆长、荣宝斋沈鹏诗书研究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成员,2008年被评为中国书坛十大年度人物。展览集中展出张智重书法作品40余幅,涵盖条屏、手卷、册页、对联、翰札、小品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现艺术家在书法领域的探索和成果。尤其是巨幅草书六尺十八条屏欧阳修《昼锦堂记》,洋洋洒洒、神气灌注、蔚为壮观,尽显高古气象。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1831c55d8368b5ebc96d0df2dbfc7569.jpg


        沈鹏先生题词  

        69cmx×112cm  纸本 2023年

        释文:

        念智重,思无邪。

        生有尽,学无涯。

        书言志,如其人。

        求新异,守本真。

        锲不舍,艺日成。

        张智重书法展存正。二零二三年四月。沈鹏。

        钤印:

        沈鹏(白)



        飘然境不群


        传统的力量是伟大的!张智重就是从伟大传统中走出来的书法家。

        他的作品,与传统紧密相连,也与传统迥然而异。在群芳谱中,他独树一帜;在百花园里,他质朴芬芳。

        张智重于书法,诸体皆能。周秦之篆、两汉之隶,魏晋楷则、唐宋名家,无不精熟于手,通会于心,传统于渠,根深而本固。

        其最钟情者,行草一体。数十年间,所擅诸体悉以滋养行草为要,故,其行草之中,有散盘之肆,有墙盘之宁;有前李(李斯)劲洁,有后李(李阳冰)婉通;有孔庙三碑之文,有石门、西狭之质;有元常之淳古,亦有逸少之新变……

        若此,其笔荡荡比千钧,其势茫茫如阵云,其意出象外,其韵入楮中。观之、赏之悦目,读之、品之怡心。

        临池之外,渠广读诗书,诗书之外,又放足丘壑,低回俯仰,曲折艰难,一山十山,百山百水,不知无措中气质、胸襟、境界,芃芃升也。

        书法之美,不知者,看形貌;粗知者,言意趣;高明者,望气质神采,巅峰者,则境界耳。

        张智重笃实谦逊,直道事人。闻其欲办书展,恩师沈鹏先生欣然为题“思无邪”三字。“思无邪”,何其妙哉!谓其人,亦谓其艺也。

        杜甫赞李白云:“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余易数字论张智重书,庶几近之,曰:君字崇山立,飘然境不群。

        看过展览的朋友,必信然之!


                      周祥林

              2023年3月于北京麒麟阁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b00d3beb5fd6179a7791405091f4ae76.jpg

        《佛说吉祥经》

        23cm×16cm×4  纸本  2024年



        书法的哲学属性和张智重的艺术追求

        文也

        智重是我上个世纪末北漂时结识的兄弟。那时候,我们都怀揣理想,有事没事的,两人在一起胡侃。他北漂是寻找他的书法之路的,虽说他很早就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还参加过很多次书法大展,但他的书法还是起步阶段。他在北京结交了诸多名流,特别是沈鹏老先生,并成为了沈先生的弟子。他担任过《走出蓝水河》《青花》《书圣王羲之》等电视连续剧的制片人;2008年被《书法报》《书法》杂志评为十大年度人物。

        书法艺术,本质上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一种再现。书法艺术中对美的追求不断变化,是中国审美价值体系的基础;书法艺术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书法家个人情感和精神的传达,是中国审美的价值要素;书法艺术中的抽象性、非写实等特点,超越了时空的局限,体现了时代的精神,成为精神象征,是中国审美的最高境界。这三种内核,我将它概括为书法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心中有书法,手中有书法;第二重,我就是书法,书法就是我;第三重,无书法亦无我。

        中国哲学的底层逻辑是阴阳变化。很多人理解阴阳变化是朴素的辩证法,这是对阴阳思想简单的理解与误解。所谓道生阴阳,阴阳变化生万物,就是老子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表现在书法中,主要体现在黑与白、动与静、虚与实、粗与细、方与圆、刚与柔等诸方面千姿百态与恰到好处。书法家需要处理好艺术辩证关系,使书法作品显得千姿百态、寓意丰富。书法中墨和纸张要做到阴阳相通,书法的留白和黑处要处理得恰到好处。中国书法的笔墨分为“渴润浓淡白”,而笔法分为“方圆锋偏抖”,书法结构包括“纵横正侧变”,书法的笔法、字法、墨法、章法完全汲取了阴阳五行思想。蔡邕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张智重草书《岳阳楼记》,是以中锋行笔的气势大作。文中描述的洞庭湖的波澜壮阔,在智重的笔下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观其笔墨语言,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忽而悠远,满纸涌动洞庭湖壮观与壮美。如果你仅仅从笔墨语言的角度,去欣赏这幅作品,虽有千变万化,但通篇飞草之中,极少失误。某种意义上讲,他书写时,似有怀素附身之嫌,率意颠逸,捭阖纵横,行云流水,心在笔端,意在笔先,转折之处毫无拖沓矫揉,前后呼应,笔断意连,却不离魏晋法度。这便是三万个小时大师级别修炼的基本功所来,也是“心中有书,手中有书”的境界。

        书法的第二重境界,是天人合一,我就是书法,书法就是我的境界。这个方面,晋、唐、宋的三个代表人物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表现得尤为突出。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寒食诗》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经典案例。天人合一不只是书法家内心的自然流露,做到意在笔先,情感和个人性情相通;同时把书法家性情和书法艺术相结合,达到相应的境界。一幅完整的书法艺术作品,往往不是自然而成,还需要经过反复的斟酌与修缮,最后打磨成精品。若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不仅需要书法家具有高超的书法才华,还需要超出常人的悟性,把艺术创造和个人性情相结合起来,从而使书法艺术展现出鲜明独特的艺术创造性。在书法艺术上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兰亭序》是王羲之即兴作品,它陈述了兰亭雅集的盛状,描绘了生活的风貌,流露了生活的感慨,表达了魏晋时代的人文风骨和王羲之个人潇洒脱俗的精神。在书法表现上,风格俊雅风流,飘逸多姿,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王羲之的艺术特征。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将悲切之情斥诸纸端,普通的祭奠文字成为生动的祭奠画面。我们可以从笔墨之中,强烈感受到书法家的克制之情,悲愤之情,追思之情。同时从书写之中的变化,看到提倡书法法度的颜真卿,如何得法与破法,使得书法作品成为灵动的书法极品。苏轼的《寒食诗》,亦称《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47岁写的自作诗。诗中既有诗人谪居卧病,惜花自怜,备感凄楚的感慨;又在一片萧瑟气氛中的无可奈何。其笔法遒劲沉着老辣,顿挫分明,整局跌宕起伏,气势宏大,如高山之瀑布,一泻而下。诗中之境和书法之像可谓天衣无缝。

        王羲之的书法中折射的是清俊悠闲的飘逸之气,颜真卿的书法折射的是中国士大夫思想中的浩然之气,苏轼的书法中折射的是逆境中的抗争与蔑视的逍遥之气。书法艺术为人们展现的不仅是文字本身,更多的是时代背景下的人文情感和人格精神。

        张智重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四十年来深耕在古代书法圣贤的宝典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语言。作为湖湘子弟,特别是曾经生活在常德桃源的人,他书写的《桃花源记》,也是尽量靠近三大代表人物的艺术峰岚,同时也力求做到心手合一、天人合一的人文境界。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表现的,是中国文人的人文理想,所创造的,是和平休闲悠然自得的世俗世界。张智重吸收了张旭狂草的潇洒磊落与变幻莫测,其状惊世骇俗,字笔势放纵,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章法不拘一格。同时他将黄庭坚草书的龙飞凤舞与超轶绝尘融为一体,以二王精髓作为憨实的底层,线条千姿万态,变化多端。或豪逸放肆,一波三折;或箨龙坼石,顿挫万钧;或轻梢遏云,妙兼数体,圆转卓绝。正如苏东坡说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书法的第三重境界是无书法亦无我。纵观中国书法历史,以王羲之为首的书法家,在魏晋风骨的人文环境中,创造了书法的“尚韵”的体系;以颜真卿为首的书法家,在唐代恢弘壮阔的历史背景里,创造了书法“尚法”的体系;以苏轼为首的书法家,在宋朝重文轻武的历史前提下,创造了书法“尚意”的体系。书法艺术点、线、面与墨意的组合,不仅传达出书法所传达的信息,还反映了书法家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精神。了解书法艺术作品,应该透过作品本身,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来领悟书法艺术作品中存在的深层次内涵。这是一个时代所赋予的,也是一个时代的书法家共同完成的。

        时逢张智重先生“思无邪”书法展在深圳展出,正当盛年的他,或许以此次展出为起点,修炼出书法“天人合一”的境界。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daae7f950ef4aa44cc4c281a2fb7906d.jpg

        草书 澄怀

        34cm×79cm  纸本 2023年



        我读智重书法

        康守永

        《中国书画》杂志总编

        中国书协书法评论与文化传播委员会委员


        智重兄举办“思无邪”书法展,可喜可贺!尤其是得到了当代书法泰斗沈鹏先生提携,为这次展览有三言诗相赠予以勉励,更是智重作为书法人的大幸!

        沈鹏先生的诗这样写道:会智重,思无邪。生有尽,学无涯。书言志,如其人。求新异,守本真。锲不舍,艺日成。

        在这里,我也不揣浅陋,步先生之韵,表达一下我读智重书法的感受:

        读智重,赏文华。性冲淡,情无涯。言守默,艺可嘉。浑入静,灿若霞。新时代,真书家。

        这首三言小诗,我想表达三层意思。智重为人低调,性情淡泊,沉默寡言,属于内秀而不张扬的人。但腹有诗书气自华,表现在气质上,也表现在书法上。由人及书,书如其人,强为分类,可作三美:

        一是冲淡之美。冲和淡泊,作人展现的是一种精神,作诗表达的是一种境界,作字呈现的是一种追求。智重有此追求,字中可见,不激不厉,自有风规。同时字中又可见情感充沛,真情丰满。

        二是含蓄之美。无论行书草书,最鲜明的特征是线条内敛,收放适度,不肆张扬。诗品的“含蓄”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书法的含蓄是不在笔墨上炫技,但诸多味道又尽在其中。智重得之矣!

        三是浑静之美。所谓浑,是浑然一体,是整全境界。而静则是引而不发。这种美显现了智重书法的另一特征:力量内蓄,静中养动!柔中有刚,刚柔相济。

        彼之三美,实则一体:曰文,曰雅,曰情。由此写出智重,写出智重书法,足矣!



        关于艺术家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1a73dcd7f4a209a5dd38647e729a4f39.png


        张智重,又名张智,号米庐、沅谿、观山堂,湖南汉寿县人。现为北京介居书院美术馆馆长,荣宝斋沈鹏诗书研究会理事,傅山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成员。《走出蓝水河》、《青花》、《书圣王羲之》等电视连续剧制片人。2008年被《书法报》、《书法》杂志评为中国书坛十大年度人物。

        书法作品多次参加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组织的全国展,全国中青年书法展,兰亭奖书法展等重要展览且多次获奖。于2023年4月于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举办《思无邪——张智重书法展》,并曾于湖南省博物馆、洛阳市美术馆、济南王雪涛纪念馆举办《周祥林朱永灵张智重书画巡回展》,于韩国济州文化艺术会馆、岳麓书院中国书院博物馆、常德市文化馆举办《朴东圭张智重韩中书画二人展》。《荣宝斋》、《中国书法》、《中国书画》、《书法》、《书法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等全国各书法专业报刊均有作品发表及评介,湖南卫视、韩国KCTV曾作专题介绍。出版有《张智书法集》(中国文联出版社)、《张智重书法集》(荣宝斋出版社)、《动静等观——张智重书法作品选》、《艺镜别集——张智重卷》、《中国代表书法家——张智重》(长城出版社)、《朴东圭张智重韩中二人书画展作品集》(韩国书艺文人画出版社)、《张智重书法集》(湖南美术出版社)、《翰墨唐韵——张智重书白居易诗作品集》(长春出版社)、《张智重草书桃花源记》(长春出版社)、《张智重草书岳阳楼记》(长春出版社)、《张智重书唐诗百首》(长春出版社)等多部作品集。作品被多国政要和机构收藏。


        关于作品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b9f8ec523a13865ecdd25bcde9cf2308.jpg

        小楷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0cm×52cm  纸本  2024年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5efa969df4015f4debda62d3989e9ad5.jpg

        行书 虚一而静

        34cm×138cm  纸本  2024年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08612fd8a41ab0f75854fc1fdb8f6689.jpg

        草书 欧阳修《夏日学书说》

        139cm×34cm  纸本  2024年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d65939c9d95fb26474c963de82976cf4.jpg

        草书 王国维论为学三境界

        139cm×69cm  纸本  2023年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0b71fde6b9e28f4a9820d0e771b2361c.jpg

        草书 古义我心联

        68cm×17cmx2  纸本  2023年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153513134c21cfb6fd2b66b4791b0c2a.jpg

        小楷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34cm×24cm×2  纸本  2024年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777b865b0d4024436a587badd7a3b63d.jpg

        草书 《诗经·鹿鸣》

        81cm×34cm  纸本  2024年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f9813348080b3504c54db5c8fabfa788.jpg

        草书 韩愈《杂说》其一

        138cm×53cm   纸本  2024年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47dada9dcac6296f6379dd4efdfafb6a.jpg

        隶书 新诗小隐联

        69cm×17cmx2 纸本 2022年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73619c22b68222ae7e3c1f69a277f26e.jpg

        草书 《世说新语》二则

        91cm×33cm  纸本  2024年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da61eb0d5a75771ba3d75b80425bd791.jpg

        行草 曾巩《谢曹秀才书》

        69cm×34cm   纸本   2023年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2758d9a55f7f6e14617c148a82fb6eca.jpg

        草书 杜牧诗句 

        138cm×23cm×2  纸本  2024年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d5b07bb956021ba17baa1ca8a200c0f9.jpg

        草书 《易经》句

        93cm×70cm  纸本  2023年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4cdd50f1a28382c8b44b534e09cd298f.jpg

        草书 《孟子尽心章下》句

        46cm×34cm  纸本  2023年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cfbe5f31ff9c8d185586dcc42c66d9e8.jpg

        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

        24cm×78cm  纸本  2022年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1578a4549be78599efacce869e97f7e2.jpg

        隶书 诗入帖临联

        68cm×13cm×2  纸本  2023年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b312343755ae4946b1091e08dbdf40e2.jpg

        草书  周敦颐《爱莲说》

        139cm×34cm  纸本  2024年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53ec54fc994f1eb94105a3a031cec2bc.jpg

        行草  陶渊明《饮酒》

        20cm×59cm  纸本  2023年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4f578380ab48a74a31bc338d61ed8b47.jpg

        草书  由来自是联

        182cm×32cm×2  纸本  2024年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2109f094016564f2763740128d4753d9.jpg

        行草 汉书艺文志序

        32cm×272cm  纸本  2024年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26/be288d4b59a2c6df352dd4c553a0f6e3.jpg

        草书 欧阳修《昼锦堂记》

        182cm×33cm×18 纸本2024年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73(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