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展讯 >> 国画 上海 上海
      分享到:

      山峦叠翠——劳继雄中国画作品展

      作者:核实中..2019-05-29 17:06:55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1/8)山峦叠翠——劳继雄中国画作品展

          (2/8)山雀图 32×33cm

          (3/8)夏山鸣泉 34×35cm

          (4/8)峡江清晓 39×77cm

          (5/8)溪山翠欲流 47×108cm

          (6/8)夏日清趣 46×95cm

          (7/8)秋山揽胜 33×33cm

          (8/8)仲夏虫鸣 33×33cm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山峦叠翠——劳继雄中国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9/05/31~2019/06/09
          展览地点:[上海]-上海市静安区铜仁路92号-(敬华艺术空间)
          主办单位:敬华艺术空间
          参展艺术家:劳继雄

        由敬华艺术空间主办的《山峦叠翠——劳继雄中国画作品展》将于5月31日在铜仁路92号开幕,展览至6月9日,有近百幅山水及花鸟作品将展出,是劳继雄先生近年创作的一次集中亮相。本次展览作品的题材包括青绿山水、金笺山水、花鸟等,形式也有镜片、手卷、条屏以及成扇等,反映了劳继雄先生在中国画领域的游刃有余与积极探索,极具看点。

        劳继雄先生是谢稚柳大师的高足,青年时代的劳继雄先生凭借自身的勤勉与天赋,由西画而入门艺术,因书画鉴定而获得大家谢稚柳先生的垂青,拜至谢老门下,因缘际会,得以博览深究中国历代名画佳作,从四王恽吴开始上溯,四高僧,然后是明四家、元四家、一直至‘大小米’和李成、范宽等,对每个画家各个时期的作品都烂熟于心。劳继雄先生以古书画鉴定作为他艺术生涯的切入点,起点可谓奇高,由他编纂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如今已然被鉴定界奉为圭臬。

        作为鉴定大家而名动天下的劳继雄先生的绘画亦是海上画坛的一抹重彩。青年时代的劳继雄先生以满腔热忱埋首于古书画的研究,同时笔耕不辍,在鉴定与绘画的两条大道上齐头并进。在艺术创作中以极大的气魄与勇气打破经典,融合自己的感悟与探索,挣脱国画中已有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并广泛吸收西方艺术的精华来丰富和发展传统中国画技法,给自己的作品赋予了时代精神,蔚然成家。

        劳继雄先生的山水画创作,师承谢氏山水又有创新、发挥。在美期间,潜心创研,吸收老师的风神融入自己的绘画,并结合自己的技法大胆创新,形成自己洒脱明快、意境典雅、文气十足的风格。他打破了中国画平面表现的束缚,能在有限的平面上,表现出高山大河,块磊连绵,博大深闳的空间感。郑重先生说:“我认为继雄在画面中妥善地解决了画面的结构与安置,在块面大小的分布与组合、平面分割中的对照与连贯上,他是有着酝酿并具匠心。他对块面的运用,凸现山石的自然肌理与筋络,既丰富又耐看,这在前人的绘画作品中很少看到,今人的画中也不多见了。”

        劳继雄先生的绘画创作也极为注重色彩的变化,这与他早期的西画经历不无关系,他的青山绿水,以墨为底,老辣而细腻的勾勒与皴擦体现出深厚的传统美学修养。在传统中国画技法的基础上,用色大胆鲜明,泼彩果断率性,色彩关系强烈而和谐,一以贯之地突破传统桎梏,创造出属于自己与这个时代的新山水样式。

        张大千曾经说过:“一个人能将西画的风貌融化到中国画里面来,看起来完全是国画的神韵,不留丝毫西画的风貌,这定要绝顶聪明的天才和非常刻苦的用功,才有些成就。”劳继雄先生不着痕迹地借鉴一些西画的长处,使自己画艺日臻完美,他的近作,以清新华贵,精采绝艳,堂皇绚烂形容之,恐不为过。他的画是高雅的也是通俗的,他的作品摆脱了传统审美意趣上关于雅与俗的约束,将阳春白雪演绎得通俗易懂,可观、可游,他的作品深深地烙印了他独特的个人面貌,同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劳继雄先生不愧为当代的中国画艺术大师。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353(s)   2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