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展讯 >> 湖南 长沙 风景 油画展 湖南
      分享到:

      心灵的旅行--刘西藏风景油画展

      作者:核实中..2013-08-29 10:25:12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1/6)海报

          (2/6)

          (3/6)

          (4/6)

          (5/6)

          (6/6)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心灵的旅行--刘西藏风景油画展
          展览时间:2013/09/08~2013/10/08
          展览地点:[湖南]-长沙市营盘东路77号-(湖南省画院美术馆)
          主办单位: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
          参展艺术家:刘西藏

        刘西藏《心灵的旅行》油画展作品读毕我眼睛为之一亮,心里叹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不禁想起他早年的作品及2007年集结出版水粉风景画作品集,前后相较进尺之大,令人欣然。


        虽然刘西藏绘画表达在基本特征上一直是粗犷而又质朴的面目,但今天的粗犷和质朴远非昨日之粗犷和质朴了——坦率地说,我曾对他当时的粗犷和质朴有些担心,担心他放任性情,而止于表面,最终使自己的作品粗而无细、质而无品。


        艺术作品的表达最忌偏于一端,因此凡有品格之艺术作品,讲究事物的正反二义,外方者需圆之内蕴,外放者必内敛,外粗者当有心细,此为宇宙内在法则,艺术法则概莫能外。


        刘西藏的近作之所以有使人欣然的进尺,首先之外就在于他悟到了艺术形式法则的要义,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暗含了世界形象构成的普遍哲理。也是因为这个道理,刘西藏的作品就显示出了成熟的品格。


        从风景归类的角度分析,刘西藏的艺术是后期表现主义(梵高)+野兽主义(马蒂斯),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既有后表现主义大师梵高“内在需要的外在表现”、“主观激情的爆发”,又具野兽主义大师马蒂斯的“顺从本能进行创作,用原始和儿童眼光观察世界”的精神和法度,但这只是他艺术的一个层次,画家当下的艺术表现,已经从大师的艺术中打出来了,并开始具备了个人性的风格。


        刘西藏的个人性风格的形成,首先是感觉和性情结合的前提。诚实于自己的感觉,强化自己的感觉,虽性情粗豪但不损感觉的真实和精致,这样他的感觉就由官能而进入精神层次了;接着是感觉和语言表达的关系了,艺术家的表达语言,从选择到形成成熟的风格,首先是兴趣和偏爱,然后是学习的环境及师承等等。具体到刘西藏上述两方面都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


        在刘西藏的表达风格中。存在着一个较为完整的语言结构关系。这个结构由语言结构和平面构成关系组成,而他最为着力的是语言的结构,画家的语言结构是符号性的,他将语言简化成若干园状、方状、条状的块状,很有浓缩的力度感,这些块状的单元就是他风格化语言的语言要素——语汇,这种独特的语汇,也就是他的语言的风格的砖瓦和石料。而平面构成就是绘画的二维图型结构,他的图型追求的是平中之奇,凡中之险,其结果就是画面非常强悍的张力感和视觉冲击力。

           

        刘西藏的风景作品,在整体上具有超越一般风景画欣赏性价值的主体精神价值。这当然首先是表达语言的美学力量所赋予的,但是如何形成这样的语言,又显然是和他的生存背景和经历分不开的。画家自幼在西藏土地上生活,出身军人家庭,西藏这个“国中之国”,是一个极其注重精神生活和神圣事物的地方,这种生存背景化成为艺术表达,一般都会诉诸精神性和神秘色彩,应该说这是艺术创造至关重要的心灵和精神资源,事实上刘西藏艺术的深化和成型,就是他不断地找回这种珍贵精神资源的过程,尤其是在一个人的精神被物化和极端功利化的社会中,这种艺术所提示的精神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当然,就艺术风格成熟度而论,刘西藏的艺术表达尚有空间,例如表达的自由性和控制性的平衡、表达粗犷和精神纯粹的关系,都是他今后继续探索的课题。


        邓平祥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136(s)   2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