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评论 >> 书法 展览评论
      分享到:

      第二届青年书法展观后的思考(李松)

      作者:核实中..2009-12-04 10:40:54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在宁波举办的第二届青年书法展,是2009年一项重要的展事。展前展后名家、评委和网民大发议论,表明大家对展览的关注。
          本人应展方之约前去参加开幕式,于是带着那些“焦点话题”在开幕式后的第二天,专注地对展览进行了仔细的观摩。回京后将所搜集的讯息进行了一番梳理,的确有话可说。

          一、简要综述

          本次展览总来稿约18000件,入选407件(不算约稿作品),其中获奖34件。本次展览的入选率是——2.3%。

          各体入选比例份额如下:

          篆书:22
          占5.4
          %

          隶书:52
          占12.7 %

          楷书:76
          占18.6 %

          行草:220
          占54%

          篆刻:37
          占9%

          从本次展览的入选率应该是比较高的,占2.3%。较之九届国展(1.8%)要高许多,再较之今年的六届楹联展(1%)要高的更多。可见,此次的展事远比不上国展和联展,说明其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是很高。顺便说的是,六届楹联展创造了中国书协历年举办的所有展览入选率之最——1% ,是最低的一次,是真正竞争最最激烈的一次。
          入展数字的分析:

          1)、行草书占54%,与以往的综合展览相似或略有降低。以往综合性展览行草将近占70%的份额,比例失衡。本次行草份额收缩,应该是不错的信号。
          2)、楷书的比例明显突出出来,是18.6%,占将近五分之一的份额。这或许是一个可喜的数字。不管怎样,份额的提升,说明了这一代年轻作者对楷书的关注。
          3)隶书是12.7%,这肯定不是正常或实际的入选率,因为尾随时人的作品几乎被淘汰,这类作者的比例是比较高的。由于这样高汰率的特殊原因,反映出来的数字就不十分准确。顺便一提的是,联展也是这样的情况,尾随时人的作品几乎也被“屠光”。
          4)、最可怜的是篆书,只占5.4%,如此之低,令人震惊。因为,还有风格等问题,篆书低迷令人大大地关注。
          5)、篆刻比例大体正常,以往的展览大体如此。

          二、获奖作品
          本次获奖作品34件。篆1、隶1、楷5、行草24、印3,也就是篆隶楷印共计10件。这样的比例很是离谱,是以往展览所罕见的现象。行草书虽然在总体份额有所消减,可是在获奖层面则充分显示了它的强势!显示了以往任何展览都不能堪比的强势!!
          同时我们又看出篆书、隶书(虽有特殊情况)竟然是超常规的弱势,各仅一席!?悲夫!悲哉!真的忒悲惨了!

          三、各体创作现状分析与思考

          (一)、行草
          占此展半壁江山的行草书可谓洋洋大观。令人感叹的是,一路二王或明清手札式作品充斥展厅。我们统计了一下,220件行草中这类作品竟然占得143件,是行草的65%。获奖作品24件,札类16件,占67%。可见其强势所在!!!
          由于如此多的年轻作者操札创作,可以窥出现在一些高水准的年轻人的判断、理念与思路,也可以看出“回归二王”的成果与结果。
          我们发现,这些作者许多是科班出身,有的虽不是科班但从师已久。他们大多都得到合理科学的训练,基本功很好,艺术感觉灵敏,知识结构比较完善,更主要的是——勤奋。在书法兴旺的气候下,这些作者形成了一个散落的层面,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作者。本来书卷味道的作品是江浙海派的特产,现在塞北岭南、大漠滨海或畿辅三晋之地都有产出,且水准不下吴越。
          不管对这样的艺术样式怎样质疑,但我们应该看到,年轻作者们现在是水准是不能低估的。
          我们不妨可以换位设问一下,我们这茬50后的作者们在这个年龄段时是什么水平?不客气地说,从入选作者中随便摸一个出来都比那时的我们强。现在的年轻高手如果退回到我们那个年代,我们一定会是他们的粉丝不可。真真地不可同日而语啊!
          我们若站在这个角度看待这些年轻作者,会为他们高兴,会为他们鼓掌的,是很值得我们这一茬人羡慕的。这些优秀的青年作者肯定是书法的未来,十几年,几十年后是他们的天下。如此这般,我们的责任应该对他们予以呵护、关爱、提携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但是,我们看到这类作品,大多写得相当不错,或很是入眼。小巧玲珑,小鸟伊人。笔墨技巧可以说是相当成熟,相当老练。这不由得我们在想象,都是一些年轻作者,竟然如此早熟老成,如此的冷静,如此的理性,意味着什么?这不仅需要我们思考,更应该引起年轻一代的反省。
          笔者经常接触一些执着和很有造诣的青年书手,和他们经常聊“三只眼”的话题。就是,不仅仅把眼睛关注在现代当代;还要关注古代近代;更要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昨天、今天、明天。书法这门艺术,往往是“看老不看小”。小的时候写得好,代表不了老了还能好。自然规律告诉我们“早熟的瓜,长不大”。“人书俱老”才是终极追求。
          我们认为,青年展表现的应该不是这样的群体成熟的征兆。应该展示的是鲜活的、具有跃动的,充满朝气的或者前卫的艺术体验。甚至有些稚嫩,有些青涩,有些火气,有些张扬,还可以有些不羁有些另类。这些东西才是青年书法展的突出特征。
          可是我们看到的是,身体还没发育成熟就已经是满脸沧桑了。脸颊还没成型就描眉画眼了。作品表现的形式不一,大体有三种取向:

          一是复古制作式作品。
          按照古帖选样描摹,有的甚至利用古帖的语言表达形式进行创作。之后再运用各种手段染色做旧,越“古”越好,越“旧”越美。作品展示的是老态龙钟的品相。

          二是打扮时髦式作品。
          利用五颜六色丰富多样的纸质拼搭粘接,展示的不是作品的真相。描眉画眼或整形之后给人以强烈的“靓丽”感觉。对作品打扮是无可厚非的事,打扮得确实靓丽,也真真养眼,也真的能讨好评委。我们在评选的环节中的确有字写得不错,装扮得也特别有品位的作品,的确博得好评,的确分值很高。问题是,东施效颦式的打扮,“侉大姐”(刘文华语)式的着装,不伦不类的穿衣戴帽,已经是令人厌恶了。比如一张字用的装扮的颜色有五六种之多,就太花梢了,就真是“花大姐”的形象了。还有的用白广告写磁青纸(写金粉可以),再拼接一番的作品,挺有悖民俗风俗的。不信的话,你写一张这样的字(尤其写幅对联)送给别人(尤其年长者)试试,不给你个五指搧也会骂你个灰头丧脸的。因为在民间,只有办丧事才使用这样的书写方法。

          三是跟风趋时式的作品。
          有一部分小行草的创作,很可能是在“教头”的辅导下完成的。作者本人可能没有更多的想法,对参展投稿也没有更多的“经验技巧”。于是,按照教头的指点“有序”创作,于是按照教头的“绝招”一步一步完成作品。
          有的是属于非常了解“行情”的作者,也有的属于粉丝,特别关注和研究时下的创作态势与时风。哪类风格走俏,哪个品种吃香,哪类样式讨巧,研究的很精通。于是,追之、踪之、趋之、尾随之。
          这样出来的作品入选率是比较高的,它往往能够迎合或取悦评委。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大概都是这般路数。
          但是,我们还注意到,有些作品的确表现了年轻作者的才情才气。在大字行草作品中三等奖获得者,江苏的杨建荣。他写的是草书四屏,体现年轻作者的一种思智。
          从技巧上看,他运用了很不多见的书写手法,笔者或妄加一术语,谓“长句式”书写手法。他的书写句式很长,其中最长一句在首屏,竟然是两行多。长句式技巧的组合,蘸墨点的突跳,节奏的鲜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语言,作品显示了一种大气满盈的气格。与同类的大字行草有着鲜明的差别。虽然,线的质感还欠些浑穆,但给人以视觉的畅快是非常可人的。
          三等奖陕西金继忠的小字章草,也是非常不错的作品。大家知道,章草的创作是比较困难的,往往是描摹趋古的创作思路。笔法的单一与重复,体现在磔这一笔上。没有这一笔,作品的味道不纯,有这一笔才保留了章草的“基因”,味道才对。这是个两难的课题,谁能解决它就是当下章草的高手。作者很年轻,表现了不错的功力与才气。细品其磔的书写,变化丰富且也很到位,了无一磔写到底的问题。加之苍拙而又轻松行笔,枯墨实笔的交融,再加适当的“打扮”,与流行札式风格远离,可人可人。
          入选作品中,还引起笔者注意的是广东李锐的狂草。第一感觉就是年轻作者的一种不羁式的浪漫,同时还有几分的叛逆。看了作品,年轻书手的生龙活虎,放旷张扬的气格跃然眼帘。当展览体充斥展厅的现在,能与展览体之外拉出一格,足可以窥出作者的不群与高傲(我这里的高傲是褒义)。他把传统的书写节奏打乱,重新编制一种新的书写语言节奏,大刀阔斧,酣畅淋漓。所以才不群,所以才能跳跳出时下大幅草书的“大槽”。虽然笔有破败,不够老成,虽然也打扮的有些多余,但显示了年轻书手的锐气灵性以及不错的功力。
          行草书最能抒情最能体现才情,年轻书手偏爱之,实属正常,不应该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这就要看是哪类才情思智,是尾随?是从众?是讨巧?是效颦?,还是扎实深入传统,执着向纵深挺进。当我们仔细辨别和审视后,其实分野很明显。
          我们不以获奖论英雄,看的是底气,看的是艺术素质,看的是格调,看的是发展前景,还可以举出其中的几位看好的年轻书手。
          如浙江的李生祥、北京的刘京闻、陕西的吕雪峰、广东的贺显亮、江西的曹端阳、江苏的曹元伟、江苏的薛明泓等等。这些小作者们如果不骄不躁,耐下性子,专注学术,前景看好。

          (二)篆书
          篆书这一古老的字体在青年书法展上显得格格不入,老与新的反差竟然这样大的不可思议。是年轻作者对这一古老的字体陌生?抑或是这个字体的发展前景暗淡?好像都不是。
          当然,不同的字体不同的风格都有着它们内在的艺术规律。在篆书领域,文字学是拦路虎,这必然给年轻作者带来困惑。问题是,现在的书法教育与历朝历代有着很大的差异。书法的研究生、博士生已经很多,可是操篆者竟然如此之少,很难说清楚。
          此展篆书作品品种单一的可怜。人们关注行草的时风,却忽略篆书的时风,其实,篆书的时风也相当严重。
          楚简楚金文一路一直是充塞篆书的展面。究其缘由,还是展览惹的祸。近几年篆书获奖、入选此类品种居多,于是不少操篆作者随风飘移。有的原来不写这个的也纷纷改辙换枪。此展这类作品仍旧“领风骚”。是否还能继续风骚下去?今天或可以有结论了。
          从此次评选的结果可以断定,评委们同样表现了视觉厌腻。于是,只给了即刻苛又武断的一个获奖名额,而且给的是金文!就是明显的信号。
          甲骨一路占了可怜的篆书份额的一隅。中山王墓文字几乎在每次的展事都有一两口气。精工的铁线篆也能强行登陆。
          篆书创作的低迷可见一斑。这表现在青年展上,不得不引起学界的强烈关注!
          值得说的是获奖作品。这幅金文联的确是件不错的作品。他以金文为之本,强调了书写的意味,字形也借早期钟彝铭文的烂漫。所以通篇表达出来的既能够保持金文的全息特征,又有作者的个人艺术感悟。比较可贵的是,没有趋时逢迎,咀人剩馍。
          虽然未能达到浑化境界,可也聊备一格。年轻操篆者,有这样的思路,我们应该为之鼓掌。
          篆书法源最最丰富的地带应该属金文一系。可是,我们看到的是,人们往往不在这金文富矿里淘金,却迂回到一些角落边缘掘宝。是正脉被挖空了?还是对鼎彝文字厌倦了?抑或是对大篆一系惧怕了?
          可以看出,目前篆书创作多数作者还处在集字式层次。这一点不仅仅反映在年轻作者身上,也反映在众多的作者群中,很多作者还都未能“玩通”此道。这的确需要操篆的作者们思考。
          或许这样的局面还会继续下去。

          (三)隶书
          隶书的话题是热门话题了。当前的隶书创作表面看是相当热闹,写隶书的很多,隶书的投稿率也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大庆楹联展就显示了这一现象,隶书选率很高。在入选终评投票环节的500多件作品中,行书140席,隶书竟达110席,占四分之一,排在第二位。来稿的比例还要高得多(这与展览的特定形式有关)。
          据知青年展评选中(联展也是如此),由于评委们的不约而同的对尾随作品反感,淘汰率陡升,导致青展隶书的悲惨现状(注;这可是集体意向,评委们在评选之际是不可能串通一气的,都是下意识的一种判决)。由可怜的一件获奖隶书我们不难窥出这样的信息。评委们宁可给写得一般般的作品提奖,也不给写得好的“新型书奴”以展位。
          以往展评对这样作品的宽容,甚至提奖,造成了现在的局面。竟然连隶书的“风头”们,都开始喊“杀”!
          得我们关注的是,撇开“新书奴”话题不谈,发现当代隶书的创作出现了“集体性偏差”。
          知道,隶书之所以称之为隶书,是有历史和字体特点限定的。其最具典型的体征是“波磔”是“蚕头燕尾”。假设历史上就没有这样的文字进化阶段,恐怕不会有隶书这个品种。鉴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隶书不能没有磔笔。
          的隶书书写,恰恰就是把这最具标志性的“磔”弱化了,异化了,甚至写没了。也就是把隶书的“主笔”忽略了。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们尤其需要就此话题议论议论。
          笔——磔:(1)最具特点的一笔;(2)技巧含量最高的一笔;(3)表现力最鲜明的一笔;(4)技巧难度最高的一笔(5)在一字之中起支撑作用的一笔。
          我们来考察汉隶以验证此说,只要裁截某碑的磔一笔,或仅裁截磔的末端,就非常容易地判别孰是《张迁》,孰是《礼器》,孰是《曹全》,孰是《鲜于璜》,更容易判定孰是《石门颂》(需要说明的是,《好大王》属孤品,不具共性属性,不在类比之列)。
          这样的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笔,我们却把它消解隐匿放弃。这意味着什么?
          (四)楷书
          属悲惨世界,楷书可谓“乐观”,入选76席占18.6%,获奖5席占1.5%。
          国展楷书形势是:小楷60%,唐楷20%,魏楷20%。(详见本人《当代楷书创作现状的分析与思考》一文)近几年综合性展览大体如此。
          展看,楷的创作态势出现一些差异,主要体现在魏楷和唐楷上,小楷仍旧占据大半壁江山。
          小楷。小楷数量虽多,但创作面目基本未能改变以往的态势。以唐小楷、元明清小楷和钟繇加写经为主,数年来没有明显的大的改变。所以大多面目雷同,风格一般,多数来稿都写得水平较精工而且水平相近。因此,往往大展评选小楷淘汰率极高。
          小楷作者的取法存在指向性,所以风格走向必然趋同。作者们往往困惑不已,大多找不到突破口,一年一年惯性书写,数年不变,并且越写越精工,越写越模式化。作品展示的往往是功力耐力,字的可读性强,可赏性差。
          只有少数作者,对小楷有艰难的推进。其思路是更多的运用行书的笔意甚至笔法打入小楷,字形也不苛求整饬端庄,字形字势着意雕琢动势意态,行气跳动错落,章法不尽规整,显得生动活泼天真烂漫。强化了表意的手法,隐去了刻板的痕迹。这类作品虽然不多,可与常规样式比较毕竟增加了些许观赏性,所以,入眼,入展,甚至能争得奖牌。
          这样的小楷的确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其原因是它跳出了芸芸模样,有解除评委视觉疲劳视觉厌腻的效果,故可登堂。但细细品之鉴之,这样的作品只是打入其它技巧的结果,这样的思路仍旧没有跳出大槽。但是,这已经是可人的很了。
          小楷的突围,如果只是还在原有的园囿里转,大概不是个路数。笔者曾经和许多操小楷的作者探讨,是否可以到魏楷的领地翻作一番。实践已经证明此路是非常可行的,并相当有其发展空间的。可是,遗憾的是,曾与笔者探讨后的不少作者,很少有专注者执着者。何因?何因?
          青展楷书新的现象是魏楷消弭,唐楷与魏楷之间的那种味道垄畦增植。用关键词形容其表象是,“寸楷,率意,精到,联屏,界格,色纸,妆点”。

          可以清晰的看到,楷书的这种创作流向,是一种痛苦的抉择,或是无奈的选择。总的说来它不是一种突破的思路,也不像是一种融通的思路,是手法的一种应用运用。以褚遂良圣教为母本,拼入墓志用笔的小技巧,就是这样的一种面目。
          唐楷没有竞争力已经昭然,此展连以往的褚遂良也屠得无影无踪了,更别提欧颜柳赵了。唐楷何去何从?有谁能解这个有提问无答案难的题?若谁能解这道难题,他一定是个“大才子”!
          魏楷几乎寥寥?有点不可思议!我们这里命题的魏楷是指基因纯正的魏碑楷书。平素的议论中,很多人都认定魏楷的空间是广阔的,腾挪的余地是很大的,可是反映到展览上却如此的冷落?原因何在?我们似乎找不到原由?
          笔者操魏楷多年,深感难度。曾在教学中说过:“其它字体的怀胎是十月,魏楷至少两年,或许更长”。同时还强调:“只以魏楷养魏楷恐怕越走越艰难,必须采它山之石,它泽之水养之”。可见,走魏楷之路要相对难些。时下,早熟的欲望蔓延,如此需要漫长孕化的品种,操之者寡,趋之者少,也就显得正常了些许。
          还要提及的话题是,楷书几乎一色小字,稍大一点字径十公分以上的字极少极少,写得到位又有味道的大字楷书没有!楷作大字是有优势的,尤其魏楷,越大越精彩。可是,为何都在小技巧,小风格中讨生活?楷书的没落是否是因为我们都沉浸在小巧玲珑,皮嫩肉滑一路所致?
          说到这里,是否我们应该“封笔三年”,静静地思忖了。
          (五)篆刻
          青展篆刻用辉煌来形容也许不过。一等奖2席,二等奖1席。入选37件,占榜9%,也就是争得了十分之一席位。这大概比以往的展事有明显越进。这是年轻操刀者们的骄傲。
          流行书风一脉,我们比较认可的是篆刻创作的超前。一些高手取法广阔,思维活跃,手段新颖,意识独特,出现了不少好作品。这比起书法要激进许多。第三届流行书风展中的篆刻就是实证。
          青展的入选作品也受到某些印风的小小影响,但还没出现“X X流滚滚”的态势。那些乱刀破斧,满目疮痍式刻法没有殃及他们。这可以洞察出青年刻手们的理性与冷静。
          此展可以看出年轻刻手更加注意细节,就是残石放刀也非常细腻。尤其精工一路,其精致程度已趋极致。古玺类作品,更加纯古,布篆走刀匠心经营。有的作品,读之品之,真可留目,亦可养眼。
          我们可以大体分三类品鉴:新派一类、古玺一类和精工一类。
          新派一类作品明显受到流行印风的影响,布篆诡奇,运刀果敢,漫漶斑驳中即显刀又显笔。一等奖北京杜延平作品就有鲜明的特点。
          布篆明显翻版古玺(若将小古玺放大,布篆就是如此),大开大合,疏者旷,密着粘。刀的痕迹很清晰,可表现的笔的意味也又非常明了。颇可玩味。
          精工一类极其精工,工艺的效果突出,几乎使人感到精的不可思议,甚至有机加工的感觉,但,它是人手刻制的。
          古玺一类注重内涵,中气内敛,不蔓不持,古意盎然,不留作的痕迹。加之都是小印,赏之古醇之意弥漫。
          习印比习字快,快是上手快,但刻出模样难。现在年轻人聪明手巧,艺术感悟力强,涌现不错的刻手实属必然。
          笔者十分留意当前的篆刻潮流。在中国的书法界,几乎没有一个领域不存在流风或导向问题的。篆刻的创作依然如此。
          只想说精工一类印章,这类风格具有鲜明的同一性,若把所有这类作品集结,难辨你我。这就提出一个永恒的话题,艺术的个性与表现。或许这类作品还会在展览中出现,但是,它的席位肯定越来越小,最后,只能作为一个品种保留。它或许与铁线篆一样的命运。

          四、引发的思考

          (一)、对青年作者不必苛求
          青年展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现象都是非常正常的,无需惊怪和指责。跟风也罢,讨巧也罢,都属年轻作者正常的心理反应。谁都年轻过,谁都好高骛远过,也都焦躁急切过。
          入选者雀跃,落选者沮丧,这都是正常的。获奖了骄傲一下,落选了牢骚几句,也属正常。
          当获奖入选后,雀跃骄傲之后要冷静是对青年作者的考验。不能一直老是傲下去,更不能“我花开罢百花杀”,谁都不在话下了。要知道,摆在我们面前的路还很长。今天的成绩只是阶段性的,不能代表明天,也代表不了将来。时代赋予我们以责任,我们的担子一点也不轻松。许许多多的重大课题摆在我们面前,这必须面对。书法的未来是年轻人的天下,谁来充当这宝塔之尖?
          屡战屡败者,不必气馁。牢骚两句无妨,骂几句评委无妨。但不能老是怨天尤人,怨尤愈重愈是毁己。展览照办,评委无恙。需要自省,需要自励。
          艺术上的不足,对谁都一样,天下没有完美。连王羲之、颜真卿都有微词。何况我等乎?对年轻作者的不足,我们要宽容要理解。要信任要激励。

          (二)、关注学术
          学术与权术永远并存,少壮派里存在,老朽们中更厉害。自不待言。
          关注学术是根本,是艺术家要永守的根本。关注自己的课题,关注自己的艺术。要研究古今成功者的思智,更要注意失败者的败途因。心态放平,行止自持。用“三只眼”关注学术。不为传统所惑,不为时尚所迷。真正“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110(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