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评论 >> 书法 综合评论
      分享到:

      当代中青年书法家批评--刘新德

      作者:核实中..2010-07-09 15:46:51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刘新德是巴蜀书风中较早获得全国影响并为书坛所注目的人物。他的书风受其时民间书法思潮的影响,尚碑及取法魏晋残纸、简书,并出之以巴蜀书法特有的奇崛灵动,于朴野中不失机趣。

        在当代书法整体格局中,巴蜀书风有着强烈的地域化风格特征,它介于南北之间,求南派之韵而不失北派之骨力气势,在谲便中有朴野存焉。关于当代地域书风问题,大多论者认为,书法媒介、信息的快速传递流通及国展超地域导向,已使当代书法失去“地方化”特征,地域书风已不复存在。其实,这还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在当代书法趋同的大势下,书法地域性风格特征还是在顽强地表现出来,而这是各地域间不同的人文、地理,乃至风俗、审美习尚所决定的。如巴蜀书风便不同于浙江书风的经典化面目,也不同河南书风的排奡开张与江苏书风的名士气,更不同于京派书法的维新尚奇,至于基于不同审美观念和文化价值理念而引发的各种书法流派的产生,更是表明,当代同一性的书风是不存在的。

        刘新德近些年的书风则明显表现出朴拙野逸之趣的退变,书风由朴野一变而为温文以至温吞,机锋、谲趣顿失。他自己解释说,其书由野趋文,意在向经典回归。事实上,他近期书风更多地还是来自谢无量的影响。作为20世纪杰出书家,谢无量对当代书法的影响日巨,四川书家更是对谢无量推崇备至。不过这样一位大书家,据说在首届全国书法展上,却有人要将其作品拿下。这说明当代书坛对谢无量的接受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同时,这也说明谢的“孩儿体”确实存在审美接受上的难度。它不是漂亮字,也不是功力字,而是高人逸士的性情字,学富五车的学问字,故人们难以认识与接受谢字便变得容易理解了。老子云:“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之则不足以为道也。”理宜固然。经历了一个认识与接受过程,当代书坛当然早已不存在接受谢无量的困难。但问题是,认识和接受了谢无量,并不意味着就能够真正读懂他、接受他。事实正是如此。当代学谢无量者往往流于皮相,于谢书之韵、之神则相去不可以道里计。谢书笔挟元气,而韵余于笔,纯以神运,乃心印之所传 ,非仅托之以人工技匠,故学谢书者难得其心哉。黄山谷论晋人说:“观魏晋人论事,皆语少而意密,大都犹有古人风泽,略可想见。论人物要是韵胜为尤难得。蓄书者能以韵观之,当得仿佛。”谢无量书固乃韵胜之作,而韵非当于目而可据,故学谢书从形入,反愈距谢书愈远。正所谓,优孟衣冠,岂真孙叔敖耶?谢书乃胸中有书数千卷所养成,胸无文章锦绣者又岂可追踪耳?黄山谷评王著,周越书法云:“王著临《兰亭序》、《乐毅论》,补永禅师,周散骑《千字》皆绝妙。同时极善用笔,若使胸中有书数千卷,不随世碌碌,则书不病韵,自胜李西台,林和靖矣。盖美而病韵者王著,劲而病韵者周越,皆渠侬胸次之罪,非学者不尽功也。”盖古今一理,书乃文之极矣,灵府无文奈书何?此亦如谢无量诗所说:“成家岂是临摹得,造诣全凭字外功。”

        依我看,谢无量在现代书法史上,是不可学的书家之一。因他的字不以法胜,全无格辙,无“法”可寻,而全以韵胜,如乃灵府无程,对之只能望洋兴叹,而即使勉强拟之笔墨,亦成只能徒成形相。
        刘新德之于谢无量,似乎多了表面的摹拟,而少了心性化的洞视,其书在追逸趣的表面下,更多地倒是为理趣所笼罩,失之自然,换句话说,其逸格非源于心印,更非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间,拂拂而出者。此外,笔法单薄直白亦为一病。

        从一个超越性的时代风格建构的高度而言,许多当代书家的创作还处于泥古和临古的阶段,也就是说,书家的作品与心性人格是分裂的,作品只是流于一种形式化存在,而没有将自身创作建立在个体生命经验基础上,作品背后看不到人的存在,这种创作本身是最终缺乏艺术史存在意义的。古代书法史上的名家大师,其作品是整合性的,是人与作品的统一性存在,而不是单纯的形式化存在。这也是书法史上的经典作品具有永恒魅力的价值所在。很难想象弘一法师,包括谢无量书法,抽去佛教心性背景还会真正感动我们。而针对当代书坛大量流于形式化存在的所谓风格,我们是否也应该加以文化检省呢?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92(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