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评论 >> 书法 作品评论
      分享到:

      观白喜臣书法有感

      作者:核实中..2010-07-09 16:52:01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由许昌市文联、省书协、市博物馆和建安艺术馆联办的“白喜臣书法作品展”,日前在市博物馆新落成的画廊内展出。面目全新的30余件展品,是喜臣先生的近期作品,是他多年以来在书法创作中追求、探索的回顾与展现。展品内容多为古文名篇或典籍抄录,展品形式以横批为主,最长之长卷《中庸》竟达40米。展出后博得我市书界同仁和广大群众的一致称赞和好评。

        退休后的喜臣先生,除偶尔调研业务,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外,大多时间都用于书学研究和书法创作。他的书法作品个性突出,风格独具,给人总体印象为温文润雅,很有文人气质。他的字不火不躁,不狂不怪,线条柔美,一笔不苟,结体严谨,功力深厚。俗话说,书如其人。字艺往往与人的品德修养和知识学养息息相关。喜臣先生居官时、卸任后均谦和礼让、平易近人,故赢得了许昌干群及文化艺术界的敬重和拥戴。在省、市多家文化团体中,大家共推他担任荣誉职务。他自述年少时曾热衷于描线写仿,对书法痴迷数载,这为他日后研习书法奠定了良好基础。如今,他更视书法为修身养性、陶冶感情的手段,无任何功利之想,故他的书作大多出自一种平常心态。他涉猎宽泛、多才多艺,在诗文写作、诗歌、钧瓷鉴赏诸方面多有建树……这些都滋润、涵养了他的书法艺术。

        喜臣先生是一位勤于思考且能科学思考的书法家。他不满足于平时的读帖习字、挥毫濡墨,他不仅想到了往昔的书法,更想到了书法的未来。他说:“如今汉字传递信息的功能在衰退,逐渐被‘三电’(电报、电话、电脑)所替代。若干年后,还会有多少人坚持书法创作?还有几多人能欣赏书法艺术?”这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现实,是一个尚未被多数书法家提到日程上的议题。书界曾有审美惰性说,批评今人临帖,一味袭形,只知有笔墨,却不知“有我”、“有我之时代”,更无意于书法观念上的开拓和变革。喜臣先生就是肩负着这些困惑、忧虑和美好的愿望,开始了他新一程的追求和探索。他甚至还想到如何变书法艺术为艺术书法,进而如何将中国书法艺术推出国门、推向世界,使其与时俱进,发扬光大。

        一切有出息、有作为的艺术家都十分看重变。变,就是有更高的追求;变,就是期盼有新的突破和建树。毕加索一生多变,齐白石衰年变法亦是明证。喜臣先生也在变。这次的展品大多有别于此前他的书作。他的新体字在结体上突出的特点是左低右高、左重右轻,重心不移,险而不倾,强烈地冲击着汉字讲求平稳方正的传统。曾就读于工科大学并早年从事技术工作的喜臣先生,善于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思考问题。他在解释他的新体字时说:“这些字外观呈菱形,菱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仍在中心。故新体字虽正之不足斜而有余,但重心仍居中而不偏。”的确,喜臣先生笔下的新体字新颖别致,给人以异样的情趣和美感。由此推想他的书法创作自有他的创作理念和美学取向,他的每一个变化都有理论依据。我们充分相信他的艺术追求和探索,不日即将结出丰硕成果。

        祝愿喜臣先生永葆艺术青春,宝刀不老!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63(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