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评论 >> 书法 综合评论
      分享到:

      略说《弟子规》及其当代意义

      作者:核实中..2010-07-15 17:15:02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略说《弟子规》及其当代意义


        施百忍



        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第十二》)大家知道,“君子”的理念在孔子心中的位置非常崇高,中国过去的读书人,他们的理想就在于成就自己的君子风范。但从我们的人生经验来看,现实世界往往是“小人”得志,“君子”遭殃。这是事实吗?孔子当年,面对现实的困境,也曾发出类似于“人心不古”的感叹。他反复地说道:““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论语·述而第七》)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很好理解:“圣人,我是不能见到了;能见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善人,我是不能见到了;能见到有恒者,这就可以了。”这里,有几种人值得我们注意,即圣人、君子、善人、有恒者。





        一 圣人



        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孟子·尽心下》)如此看来,圣人是指内美充实以至化境之人。在我们的理解中,孟子与“浩然之气”是联系在一起的。浩然之气不但是天地之正气,而且是生命中本来具有的东西。养浩然之气必须从心地上下功夫,当人心坏了的时候,这种气也就跟着疲软了。可见,浩然之气不等于身强力壮。身强力壮者常限于血肉之气,而无心性层面的觉知。参考孟子的言论,我们认为圣人境界至高无上,与天地之道合而为一,即“天人合一”。再则,从孔子推崇的尧、舜、禹这上古之君的身上,我们发现了孔子之发现——天拥有一切,但绝不占有,天廓然大公,充实饱满。尧舜的智慧,即在于“人法天”。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儒家理想的社会形态必然是持守诚信公平中正之道,在野、在朝之士,都将体现出至大至刚的精神气象。这种社会形态,在《礼记·礼运》中被称为大同社会,这是圣人的境界。但是,孔子之时,社会风气并不怎么样,没有却装着有,空虚却装着充实,穷困却装着奢侈。孔子感叹,这样的人持存善念很难呀。(《论语·述而第七》)这样一来,圣人似乎不容易做到,那就再看看君子吧。





        二 君子



        君子原指统治者,但由于统治者过于注重现实利益而缺乏生命的厚重感,到了孔子的时候,君子的意义就逐渐褪去“统治者”的外壳,而被赋予独立的精神品格,即有仁德的人。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第一》)这句话可以看作是孔子教授弟子学成君子的次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弟子规》的目的乃教人学成君子。

        我们再沿着孟子的理路往前看,学成君子有“三乐”:

        (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这讲的是孝道。孝,指的是事亲与修身,其中也包括了“悌”的精神。事亲方面,《弟子规》“入则孝,出则悌”这部分有具体内容,大家可以看到这是日常生活的培养,同时是自我的“修身”。值得一提的是,孝并非仅从物质上关心父母,而更加强调以敬意和悦之心供养父母。能够从内在的恭敬心侍奉父母,可以说是“养志”。譬如众所周知的舜与其父、后母及弟象的关系。虽然双亲及弟弟屡屡加害于他,但舜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使父母的心变得柔顺,而且始终爱护同父异母的弟弟。这是孝悌体现出来的人间温情,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孝悌并不以人的感情为转移。不是说心情好就孝顺,心情不好就不孝顺了。联系前面关于“人法天”的分析,可以知道孝悌的精神与自然的法则相通。

        进一步看,古人常以“道”来代表自然法则,在孔子的思想世界中,则以“仁”来代表人文法则。“天道”既然廓然大公,“孝悌”也理当如此。所以,有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因此,“仁”虽然与“道”一样难以明言,但可以通过“孝悌”来感知。孔子很自然很亲切地说:“里仁为美。”这是孔子从人的内心体认与“天”同构的“仁”。但是,常人生活的现实与孔子心中的理想有很大的差距。当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陷入唯利是图的生活意识中时,有限的公共资源因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骤然紧张。当多数人享受不到公共待遇的时候,势必尽力争取,否则将被淘汰。于是,由竞争而斗争,由斗争而战争。这可以说是我们面临的困惑。我们不禁要问,既然我们面临了与2500年以前的孔子类似的困惑,何以孔子能够恭而安,而我们却常常怒而不平呢?

        问题出现了,我们应当反省:我们做什么事?做事的经过如何?习惯于做何事?我们再以这三个问题追问孔子,我们将发现,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第七》)这在一个以电视、网络为日常生活的当今,怪力乱神的事到处充斥。另一方面,孔子平时常讲的是《诗》、《书》和如何执守礼制,(《论语·述而第七》)而我们则生活在一个经典缺失的时代。这样,问题就很明显了,如果说孟子的母亲是以“断机杼”、“择邻处”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话,而我们则是主动地将怪力乱神的信息通过电视、网络来遮蔽己心,干扰孩子。当然,我的意思并不否定电视与网络的积极作用,我所指出的是已经显露出来的弊端。这就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认识,要用心来办教育,而不能只用钱来办。

        但求富是人的普遍心理,在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当前,情况更是如此。我们看到,富有生活的背后往往潜藏着腐朽,反腐败已成为时代共识。也就是说,腐败是这个社会的大危机,反腐败是这个社会的大时机。我们从儒家的角度来看治理腐败,一方面可以通过政令的规范与刑罚的配合管理众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自身的德行风范再配合礼制的生活化教化众人。如果说前者是国法,那么后者则是心法,这应当成为并行的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行政部门负责,第二道防线属于文化建设,离不开经典文本与广大教师。因此,我们又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认识,经典文化将在未来的国家建设中发挥大作用。

        这时,我们的注意力将从现实世界的纷纷扰扰转向内心世界的求仁得仁,由于孝悌的行为符合仁的精神,且与天地之道相通,所以孝悌也体现出了天地之道的公平中正。除了以敬意和悦之心供养父母之外,还应在“亲有过”的情况下“谏使更”,在“谏不入”的情况下“悦复谏”,即便因父母的不解而被鞭挞,也毫无怨言。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精神非常之厚重。正如孔子提醒他的弟子们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而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生活秩序中,不知老之将至,快乐每一时刻。

        (2)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正因为有着“人法天”的睿智,所以,在人与他人的关系网络中,孟子重提“五伦”的观念——“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五伦”是儒家思想生活化的核心理念。父子有亲,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一种自然的亲情,这种亲情,必须遵循“孝悌”的人文法则,是双向的互动,而非单方的屈服。君臣有义,指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主要体现为遵循一种道义的担当,因为天下国家是大家所共有,而不是私人的财产,所以,在公共领域做事的人,必须为天下人负责,这是义之所在。夫妇有别,指丈夫与妻子的关系。在家的前提下,“别”指合理的分工合作;在男女有别的前提下,也指男女授受不亲。当前的情况,独身、离婚,婚外同居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因此,要建立幸福的家庭,夫妇有别是根本。长幼有序,指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应当遵循的秩序。一般而言,老人与幼儿同属于弱势群体,如果社会不能弘扬敬老爱幼的风气,就与动物界中弱肉强食并无二致。因此,长幼有序将体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雍也第六》)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的睿智。朋友有信,指朋友间应建立诚信。朋友圈传播何种价值观,是建立诚信的根据,同时也会影响各自的家。刘禹锡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说的是文化的朋友。孔子说:“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第一》)则指出仰赖信靠文化传统,也要虚心,别以为他人不如自己,每个人都有他的可取之处,发现自己的过失,也不要怕改正。可见,构建一个良性的朋友群体非常重要。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第十二》)这是以文化为起点的道友。人相遇在文化的认同中,并在文化的薰习中克己复礼,切磋琢磨。彼此于人性的敞开中保重自己,关爱对方,且以人文化成天下。

        如此,在“五伦”的关系中,人间秩序得以建立,遵循“五伦”的人间秩序,才能让我们的心不愧不怍,常常快乐。

        (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天下英才,是“性善”的追求者,是文化的传承着,这已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生生不息。

        综合来看,君子是觉醒了的人,这种人在担负起自己的同时,自觉地走向公共空间的生活创造。他们在事亲的孝道中恢复人性,同时也使诗思的心灵之光与人类的性善之光融为一体,在“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推恩中呈现生命同体的悲愿。(《孟子·尽心上》)《弟子规》“入则孝,出则悌”这一部分的内容,与此相应。



        三 善人



        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孟子·尽心下》)这里,“欲”指对仁德的向往追求;“有诸己”指追求仁德有得于心。合而言之,善人是指向往仁德且有信义担当的人。《弟子规》“谨而信”的部分,说的就是善人的作为。“谨”的修养,含有六部分的内容:

        一、“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说的是时间观念与卫生习惯;

        二、“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说的是衣冠整齐;

        三、“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说的是衣食朴素;

        四、“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说的是仪容端正;

        五、“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说的是严以律己;

        六、“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说的是光明磊落。

        俗话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的细节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给不良习气留下丝毫空间,这实在是成大事业者共有的品质啊。再来是“信”的修养,亦含有六部分的内容:

        一、“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说的是语言卫生;

        二、“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说的是知言明心;

        三、“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说的是改过迁善;

        四、“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说的是个人品质;

        五、“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说的是心正友直;

        六、“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说的是是非善恶。

        可见,“信”是给自己一个说法,也就是说不要自欺欺人。它提醒我们在待人接物方面必须注意的六个方面的修养。综合“谨”与“信”的内容来看,这是从日常生活的自律、自省上建立起来的德学才艺,这样的人,善莫大焉,是为善人。





        四 有恒者



        有恒者,是指一心向善,学而时习的人。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文本来探究学习的意义,但学习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多数人则因不能潜沉而远离学习。《庄子·逍遥游》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这是讲“物化”,即事物间的转化。“大”的转化,需要大背景、大时机以及大努力。如“鲲”化为“鹏”,需要“北冥”、“南冥”、“海运”以及“怒飞”等因素。“北冥”为人迹罕至之地,鲲深藏不露,沉潜勿用,一定时间之后,自化为鹏。鹏抓住“海运”的时机,“怒飞”至“南冥”。

        接着,庄子引《齐谐》之言,极言鹏之徙于南冥的盛况。从空间而言,“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可见境界之悠远;从时间而言,“去以六月息者也”,可见风行之悠久。苍苍是天的正色吗?天无有边际吗?大鹏鸟从上往下看,也是这般情形。庄子通过一问一答,使我们知道大鹏虽大,但当它真到那高处时,同时将看到了自己的渺小。这岂不在提醒我们于渺小而伟大的观照中获得逍遥?

        倘若“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可以说,积水之厚,是鲲化为鹏的条件;积风之厚,是鹏图南的条件。积水之厚,使鲲沉潜到一般者所不能到达的境地,积蓄一般者所不能有的能量,进而化为鹏;积风之厚,使鹏上升到一般者所不能到达的高度,进而转化当前处境,不受阻塞地飞往南冥。进一步,我们可以获得“有恒者”的启示,也就是说,成就大事业者先要有沉潜的力量,如果没有沉潜的力量,就随随便便的闯荡出去,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综合圣人、君子、善人、有恒者这几种人来看,可以发现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好学。也就是说,面对时代的大危机,好学是大时机,而经典文本则是这大时机的大根本。尽管各人学习的成就会有不同,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中,都将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五 仁爱之心



        《弟子规》一书,直说求学问道者基本的礼仪规范,如何遵循《弟子规》中揭示的人文之礼上溯人性之仁,回归传统思想中的道德仁义,创化传统文化中的诗书礼乐,对社会转型期的读书人来说,意义重大。前面说过,古人常以“道”来代表自然法则,在孔子的思想世界中,则以“仁”来代表人文法则。也就是说,“仁”与“道”具有同一性。

        因此,好学是自我完善的因,同时也将完善相关的缘。当好学的因缘不断地推演时,将使不良的时风得到缓冲,力量足够大的时候,必将唤醒人心,使大家自觉地走向当下生活的创化。这在《大学》中,称之为“亲民”。宋·朱熹认为“亲民”当作“新民”。意思是说“自己既已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显然,《弟子规》“泛爱众而亲仁”这一部分的内容,包含了新民的人格气象以及常人的习染。列举如下:

        新民的人格:行高、才大、有能、道善、取少、与多、无我、报恩、忘怨、身端、慈宽、依理、仁爱、不讳、不媚。

        新民的气象:名高、受重、望大、服人、人畏。

        新民的果报:德日进、过日少——无限好。

        常人的习染:貌高、言大、自私、轻訾、谄富、骄贫、厌故、喜新、事搅、话扰、揭短、揭私、扬恶、取多、与少、自我、望恩、抱怨、仗势。

        常人的气质:流俗。

        常人的果报:兴祸——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一般而言,常人是将生活与思想对立,追求有形的生活物质,放弃无形的精神资粮。仁为无形的价值,人之所以在有形之利以外还需无形的仁,全在自身生命的需要。如果我们需要了解过去,明白当下,展望将来,就不能只是看到自己,看到眼前利益,而应当延续文化传统,以提高人生境界——仁。实践仁是生命本真的敞亮。这种敞亮,需具反省的力度,同时在诚意、正心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张力场中不断地远行与回归,并以一己的修身担当起家国天下的和睦,和谐,和平。可以看出,仁是居于两极敞开的用中过程,而非单极走向或封闭修炼。各人在实践仁的过程中,将因其敞开及用中而不断平衡自己,发挥自我才性。仁者,敬天而爱人。





        六 余力学文



        《弟子规》中“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部分的内容,指出了力行与学文的关系,也就是说,儒学是关于日常生活的修行,而不仅仅是文本的知识。没有修行的知识,孔子斥之为“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第一》)用现在的话来说,文本的知识是静态的,只有经过阅读者日常生活的创化,将之还原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文本的知识才能被激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仁者希”的日常生活中,经典文本成了最好的老师。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李毓秀,后经贾有仁(木斋)修订后更名为《弟子规》。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绛州(1912年改为新绛县)人。清朝康熙年间考中秀才,长期在乡间当塾师,因撰《弟子规》,死后牌位被供奉于绛州先贤祠。《弟子规》仿《三字经》体例,三言成句,两句一韵。全书共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分成五段。《弟子规》的篇幅虽不长,但从我们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这是通往仁德的正道,是《四书》的根基。因此,《弟子规》作为清末许多私塾、义学的童蒙必读书影响甚大,并被列为“开蒙养正之最上乘”。

        我们再看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中对于“读书法”的描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这是读书的经验之谈。接着,又指出读书环境的“显”与“隐”。“显”指看得见的外部环境,如房室、墙壁、几案、笔砚、典籍等;“隐”指潜藏的心理因素,如不端、不敬、心志等。可以说,成为什么样的人,与读什么样的书直接相关。这里告诫大家“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接着勉励大家“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一个有别于世俗生活的读书生活。读书生活属于生活的修行,世俗生活属于生活的应酬。修行与应酬的结果必不相同。一方面,修行者使自己成为“新民”,并将经历有恒者、善人、君子的转变,乃至于转凡成圣。这从上面关于“新民”的分析可以看出。另一方面,应酬者在俗世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被异化成非人,最后引发人为的祸害。可见,事实是小人遭殃,君子得志。比照当中,《弟子规》为我们提供了化解危机的新视角:我们应当从喧嚣的人群中抽身退出,建立常规的读书生活;并在生活的修行中改变自己的习气,不任意发牢骚,令自己的思想常处清明之地;同时广修人和,责己宽人;在长期的读书生活中,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风范。可以说,当自我实现了文质彬彬的君子风范时,大同世界即被内转化为自我的人生境界。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69(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