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名人访谈 >> 书法
      分享到:

      杜锡瑞—博涉多优一杂家

      作者:核实中..2009-11-13 10:41:48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我就是我,平常人一个,平常心一颗,正如古人说的“游于艺”而已。

        ●淡泊名利,远离世俗,钻研古文、诗词,探讨书画理论,从书画艺术的源头下功夫,实为修德从艺的正路。

        ●要创作,就要付出辛苦,没有真凿实干,再好的构思也永远是“海市蜃楼”。

        ——杜锡瑞



        拜访杜锡瑞,我是冲着书法家头衔去的,他是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嘛!然而,一番长谈,却打乱了我最初的印象。

        杜锡瑞涉足多条艺术之河,他的笛子独奏曲,20世纪70年代曾多次在省电视台演播,并作为石家庄市有线广播午间开始曲播放多年;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0余万字,出版有诗文集《野丝瓜》;书法作品多次参加省、全国以及国外展览,被有关博物馆、纪念馆收藏,2002年5月,中国书协授予他“德艺双馨”会员称号;他巧雕之印钮选材奇绝、构思巧妙,曾在亚运会艺术节、新加坡及中国美术馆展出,1998年被授予“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你说,他到底应该叫个什么“家”?

        有位朋友称他为“杂家”。杜锡瑞一笑说:我压根儿就没有刻意追求当这个“家”那个“家”的。作为一名军人,这些都是我的业余爱好,只不过比别人更执著一些罢了。

        那好吧,就让我们沿着他涉足的艺术之河,寻根探源,作一次漫游。

        赖天赋,口琴笛子,无师自通

        杜锡瑞1947年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这里是著名的文化之乡,乐亭皮影、乐亭大鼓、莲花落子(评剧的前身)、乐亭地秧歌源远流长。当地,不用说老少爷们,就连孩子伢儿,都能哼上几段评剧、大鼓、老口太影。

        杜锡瑞是父母的独子,但是他不独。小时候经常招呼一帮小伙伴扛着自制的大刀、长矛、冲锋枪,抓“坏蛋”,捉迷藏,玩得猴儿精。

        上四五年级时,杜锡瑞便曲不离口。他不仅对唱腔入迷,而且喜好刻影人。找不到驴皮就用图画纸代替。刻完了,涂上水彩烫上蜡,用铁丝绑在高粱杆上耍给大人看。会木匠的叔叔还专门为孩子们做了个影窗,杜锡瑞乐得“疯巅”了。

        1960年,品学兼优的杜锡瑞考上了乐亭一中。当时,学校里有一个很像样的民族乐队,每次表演,他都去看。特别是口琴独奏,甜润多变的音色,使他如醉如痴。他多么想拥有一只口琴。家里生活困难,杜锡瑞上学是靠舅舅资助的。懂事的孩子不愿再向大人要钱,只能打每月8块钱伙食费的主意。他每月3毛5毛地省,整整攒了一年。

        1961年12月23日,花4.16元钱,他从县政府对过的商店里捧回一只崭新的国光牌塑料格口琴。不容易呀!就是40年以后,这时间、地点、价格、品牌,他仍然记得一清二楚。他按说明书上介绍的演奏法,早晨练,晚自习以后练,凭着超常的悟性,到第7天头上,班里召开新年联欢会时,他居然敢上台表演,并且吹出了八度和弦。

        上初三时,杜锡瑞又迷上了笛子。一打听,3.5元钱(这是当时最好的笛子)一支,买不起。干脆打个借条,从学校乐器室借。马路旁边就是苇塘,苇膜是上好的笛膜,自己剥,不花钱。寒假回到家里,要帮妈妈温猪食,又想吹笛子。怎么办?他远远地坐在蒲墩上,把脚绑在风箱拉杆上,腿一屈一伸拉风箱,腾出两只手吹笛子,手脚并用两不误。

        兴趣和天赋是划向成功彼岸的两只桨。凭着一股子钻劲,杜锡瑞成了学校的文艺骨干。他学李润杰的快板书《劫刑车》,表演起来,一口气十七八分钟,不打奔儿,赢得台下一片彩。他吹出的《金蛇狂舞》、《紫竹调》、《花儿与少年》、《我是一个兵》等,始终是演出中的叫好节目,每次都要“返场”,甚至返场两三次。

        1963年,县里搞文艺汇演,他的笛子独奏拿了个一等奖。1965年,他担任了乐亭一中学校乐队队长。至于省电视台多次转播他的笛子独奏曲,石家庄市有线广播把他的笛子独奏曲作为午间开始曲播放多年,那是参军以后的事了。

        靠勤奋,为诗为文,直抒胸臆

        1966年,杜锡瑞高中毕业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运动,打碎了他的大学梦,但命运又把他送进解放军这所大学校。

        杜锡瑞是幸运的。县里的文艺尖子成了部队的香饽饽。起初,他被安排在文艺宣传队。他是团里乐器上的高手,口琴、笛子自不必说,长笛、箫、中阮、扬琴等,他也能鼓捣出调来。一次排练清唱《红灯记》,没有钢琴,他斗胆将扬琴的细弦换成粗弦,经调试,还有点钢琴味,真把台下的观众给蒙住了。杜锡瑞不仅乐器内行,而且能编能演。数来宝、对口词、朗诵诗、小独幕剧等,编完了上台就演,连踢带打,样样精通。

        河北省军区发现了这棵好苗子,1970年,将他调到省军区演出队。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文艺团体,北京军区文艺汇演他们两次都拿了第一。杜锡瑞在这里从班长、创作组长当到指导员,1977年被选调进机关工作,宣传处、文化处、党史办、后勤部政治处、省军区企业局都留有他奋斗的足迹。在文化处时,他专职负责全区的文艺文学创作,3年时间,牵头编辑出版了故事集《神兵》和《河北革命回忆录》等3本书,为此荣立了三等功。

        上中学时,杜锡瑞就喜好文学,丰富多彩的部队生活,使他如鱼得水。每有灵感,便张开艺术的翅膀,在文学的天空里翱翔。

        杜锡瑞的文学作品,没有过多的雕琢,往往是有感而发,直抒胸臆。他的散文《野丝瓜》,以朴实的语言,描述了甬道砖缝里拱出的一株嫩芽,历经磨难、成长、结果的过程,赞颂了那种不屈不挠、勇敢抗争的精神。这篇散文曾在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一次,整理册页时,无意中发现一朵已成为标本的桃花,引发他绵绵的思绪。他在散文诗《桃花祭》中写道:“虽然你没能飞扬天下,但你绝没有零落成泥。虽然你没能硕果累累,但你已把芬芳撒向大地。你将无限的温馨铸入了册页,留下了一个永恒的印记。时光将为你作证,春天永远属于你”。这是杜锡瑞这批“文革”前“老三届”毕业生生活经历的写照。他们在情与爱、血与火的洗礼中,没有成为时代的弃儿,而是播种着生机,播种着希冀,创造着永远属于自己的春天。整首诗充满着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情怀。

        是战士,就要战斗。杜锡瑞以手中的笔为武器,向污浊和落后宣战。面对书法界一些人专以“绝技”投机取巧、哗众取宠为能事,他以《观“绝技”杂感》一诗,嘲讽戏谑,入木三分。一位同乡来家里做客,谈及不择手段赚钱时眉飞色舞,毫不知耻。他作《劝廉》小诗以赠:“红尘滚滚物欲流,‘强人’、‘能士’竟破头,劝君潮头操稳舵,廉以养德作方舟”。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勤奋是最好的老师。多年来,杜锡瑞不舍昼夜,辛勤笔耕,先后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杂文、故事、报告文学等各类作品30余万字,成为“文革”后省作协第一批会员。

        借灵性,雕砚雕钮,浑然天成

        要说杜锡瑞擅雕砚雕钮,那完全是逼出来的。

        小时候,姥姥送他一方砚台,那是姥爷在世时使用的。上面雕有一串葡萄,陪伴着他上了中学。一天,不知是有人为了“破四旧”,还是无意中碰掉地上,反正摔成了两截。红卫兵大串联时,他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候毛主席接见,闲来没事就去逛琉璃厂。一看砚台,成百上千元,简直是天价,哪里买得起。1982年,有位战友送来一块易水砚石料,他眼睛一亮,请人帮助设计图案,操起锤子、雕刀,说干就干,用一个半月时间终于雕成功了。他把豆绿色半边雕成凤,把棕色半边雕成龙,取名“龙凤呈祥”。紧接着他又雕成一方“五龙戏珠”易水砚。五条龙在由天然纹络形成的祥云中穿插盘旋,简直活了!

        无心插柳柳成荫。雕砚的成功使杜锡瑞不经意间走进一片新的天地。一天,省工艺美术服务部的李成行先生找到杜锡瑞,求他雕枚印钮。杜锡瑞面有难色,别说雕钮,就是印钮他也没见过几个。李先生说,你既然能雕砚台,雕钮还不容易吗,你肯定雕得了!得,不能雕也得雕,这活儿反正塞给你了。端详着这块白色寿山石章料,杜锡瑞接连两个月没敢下手。爱人看他发愣,就塞给他一只大象造型的香插:“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照葫芦画瓢呗!”他把石料一裁两截,拣起一块就从大象尾部雕了起来。雕出屁股和尾巴后,便打磨光滑,还着实地兴奋了一阵。等下一步雕鼻子和四条腿时,才发现原来已打光的鼻子比其它部分高出许多,只好又削下去一截儿重刻。一直鼓捣了半个月时间,总算抠搜出来了。小试成功,信心倍增。他一鼓作气,又用一周时间,把剩下的半截儿章料,雕成了憨态可掬,长有两只牙的大象。

        自此,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注意搜寻、发现那些可待开发的石料,然后根据石料的形态、纹络、色块、斑点,甚至瑕疵,仔细琢磨。相石发奇想,慧眼得天真。偶有所悟,或用写实手法,精雕细刻,惟妙惟肖;或用国画大写意手法,寥寥数刀,形神兼备。《母与子》堪称其代表作。他巧妙地利用昌化石中两道横向排列的铁灰色金属钉,经过纵向切割和雕凿,配以酱红底色,两只毛茸茸、醉眼厚唇、相互依偎的母子金丝猴便跃然石上,呼之欲出。中央电视台播他的专题片时,就是用这只印钮做的开篇。在《戏月》中,他利用随形石的自然线条和色块,将猿猴的躯干和手臂略加变形、夸张,那憨直专注的神态便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最为奇绝的是棕黑色猿臂间那一湾洁白的新月,竟是自然天成的。

        在杜锡瑞所雕的120多方印钮中,以动物造型居多。那形态各异的天牛、蝎子、龙虾、螳螂、蛐蛐、金龟子、火狐等,玲珑剔透,巧夺天工。1990年,在赴新加坡展出前,他去北京琉璃厂作鉴定,一位经理特意将店里所有员工叫过来进行观摩,对其作品俏色之绝、做工之精、构思之妙,给予了极高评价。

        靠底蕴,书法篆刻,厚积薄发

        “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这是对从事舞台艺术的人说的。对于书家,岂止是10年、20年,有的要付出毕生的心血。

        还在小学三年级时,父亲就在炕上摆个小方桌、掌起小油灯,督促幼年的杜锡瑞练毛笔字。先是描红,后是临帖。严厉的父亲隔三差五检查他的作业,写好了就在字上划个红圈,毛草了,就巴掌“伺候”。父亲的严厉管束,养成了他抓挤时间练书法的习惯,不论是上中学还是到部队,始终没有间断过。后来有了名气,逢年过节,领导和战友索字、求对联,他在办公室里铺上毡子展好纸,突击写上两三天。但平时他的办公室里连一只毛笔也不预备,只限在家里练。他不愿别人戳脊梁骨:“不务正业”。

        他的书法以行草为主,且汉简、楷、篆皆能,很有味,很耐看,颇具大家风范。篆刻则多为朋友、同道索印而作,雄强质朴,不落俗套。从他悬于墙上弥散着浓郁书卷气的书法作品,即可看出主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书案摆放的两卷作品集和厚厚一摞印拓中,又可清晰地找到他踽踽探索的脚步。

        实在说,杜锡瑞的书法,完全得益于他对姊妹艺术的广泛涉猎。他注重从音乐的旋律中体悟书法线条的节奏,从印钮的造型中捕捉书法结构的形态,从篆刻的构图中探求书法的章法,在研习古诗文中培养对书法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能力。杜锡瑞的字外功,不仅给他的书法以丰厚的底蕴,而且各艺术门类之间,相互借鉴,相互滋养,相得益彰,为他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契机。

        交谈中,杜锡瑞向我介绍了一幅长联:“笔染三山,墨渲四海,修到极致,要修修养学问;画观五色,字赏八法,品至绝妙,是品品格精神”。这是他为一位画廊的朋友写的,讲的是文化底蕴对书画艺术至关重要的作用。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先生曾经讲过,演员拼到最后是拼文化。杜锡瑞说:大凡艺术,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相通的。文化底蕴是艺术发展的营养,是基础。悟性高一点的,既使文化底子薄一点,也可以掌握一些技法。但书写到一定程度,再想提高一个层次就难了。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传统的东西多了,将成为书法艺术发展的羁绊。我不同意这个观点,这就好比是说地基打得越深,楼房反倒盖得越不稳固一样,这在逻辑上、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这些人不愿在继承传统上下苦功夫,上来就追新求怪,字写得歪歪扭扭。这不是大巧若拙,而是投机取巧,弄巧成拙,是真拙。

        最后,我谈到书法风格时,杜锡瑞平静地说:我喜欢苍劲古拙、自然简约、质朴刚健一路,这永远是我追求的目标。风格如果凝固了、定格了,艺术生命也就终结了。

        我记得杜锡瑞退休前曾为自己撰写过一幅对联:“仕途已冬至,艺术正春分”。他的书房有个别号:“半瓶斋”。永不满足,永不停步,这就是杜锡瑞现在的精神写照。假以时日,我想,他一定会从“杂家”走向全才、大家的。





        【相关链接】

        杜锡瑞,1947年生于河北省乐亭县。1968年入伍,长期在部队从事宣传文化工作,创作路子较宽。歌词、曲艺、小说、散文、故事、报告文学、评论文章、诗歌等均有涉猎,并有作品发表。他牵头编辑出版了《神兵》、《河北革命回忆录(第四辑)》。出版有《杜锡瑞作品集》(书法)、《杜锡瑞精品集》(书法、篆刻、巧雕印钮)、《野丝瓜》(诗文集)等。

        1980年成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1990年因创作、书法等方面的成绩,获“全国自学成才荣誉证”。

        1998年被授予“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巧雕印钮类)称号。

        2002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会员”称号。

        现为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省直分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

        来源:网络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90(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