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名人访谈 >> 书法
      分享到:

      旭宇—心中日月永不落(作者 刘士裕)

      作者:核实中..2009-11-13 10:42:50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书法对于我,一直是一块梦想耕耘的旷土。而我于书法,则如涓流奔向大海,则如莫逆倾吐知音。

        ●于得意之时,创作得意之作,我会焚香和击磬。此刻,诗情与禅意可能萌于心中。

        ●学习古人,达到觉悟;超越自我,实现突破,真是永无止境。然而,一旦将禅心注入,进入老庄情境,我又感到书艺就在眼前。心平而气和,畅达无滞,古今皆忘,甚至连技法也烟云远逝,进入忘我之境界。

        ——旭宇



        “左肩是诗歌的太阳,右肩是书法的月亮。灵魂的全天候照耀,生命在宣纸的积雪里,生长汉字的魔方……”。我知道旭宇这个名字,是从他的这首《自题诗》开始的。

        杨柳吐绿,花展姿容时节,我到“天下第一庄”——石家庄,去寻访这位乡兄,听他讲述自己半个多世纪充满诗情墨韵的人生。

        母 亲 篇

        “我只觉得家乡的小路宽广,

        因为它通向母亲那博大的心脏!”

        ——旭宇《家乡的小路》



        旭宇,原名许玉堂,笔名旭宇。他的人生旅程是从河北省玉田县刘家胡同村开始的,时为1941年11月。

        玉田,乃“种玉之田”,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据东晋志怪小说《搜神记》载:古有杨伯雍者,父母亡,葬无终山。后以一斗石子,至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数岁,见玉子生石上,遂得白璧五双。天子闻而异之,四角作大石柱,此地名曰“玉田”。据此,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将无终县更名为玉田县。这刘家胡同村就位于县城东南50里,解放前是个只有百十多口人的佃户村。还乡河从村东流过,管桦同志写的《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带。许家的先祖在明“燕王扫北”时,从安徽移民到这里定居,世世代代都是土里刨食的农民。到许玉堂的父亲许晋魁,好歹念过冬仨月的私塾,在当地也算得上文化人了。许晋魁懂得,儿子要有出息,非得读书不可。当许玉堂6岁时,便由父亲领着,跟村里一位老秀才学写字。故聪明伶俐的旭宇上学前便能执笔习字,吟诵百余首古诗。8岁时,父亲跑到邻村小学为他报了名。秋天,旭宇涉水来学校报到。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旭宇懂得爹妈的辛劳,学习很用功。他的作文常被当作范文贴到教室的“学习园地”。一次,老师宣读了旭宇等几位同学的作文,课后旭宇红着脸对老师说:“我听窦贺云、许久富的作文都比我写得好,以后不要张贴我的作文了。”凭这种虚心好学,永不满足的进取心,他的学习成绩总是全年级第一。

        在家里,旭宇是个懂事的孩子,样样活都能干,不让爹妈操心;在学校,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三年级时,他被同学们推选当了班长。一天,一位老汉怒气冲冲地找到学校,对老师说:“你的学生太不像话了,把我家一人多高的玉米弄折好几棵。”老师十分恼怒,喝令损坏庄稼的学生站起来。一个、两个……5个学生垂头丧气地走到老师面前,里面竟有旭宇。老师火气更大了,责令他们写检查、罚站、向老汉赔礼道歉。后来老师听说在玉米地里追打玩耍损坏庄稼的并没有旭宇。便问他:“你没有损坏庄稼,为什么要站出来?”旭宇语气沉重地说:“那天虽然没有我,但我没有制止,也有责任,因为我是班长。”

        小学五年级时,老师讲了一个故事:“南朝诗人谢灵运独赏前人曹植(字子建)的文才,称天下有一石,子建独占八斗,我占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言毕,老师问旭宇:“曹植才高八斗,我辈当作何感想?”旭宇答:“若果有才,何须车载斗量?只一粒种子可也。”小小学童,出语不凡,师生皆惊。旭宇正像这粒种子,在家乡的土地上发芽、扎根、长高、拔节。1956年,他考取窝洛沽中学。旭宇兄妹8个,只父亲一人劳动,家境不裕,买不起自行车,他便早晨5点钟起床,每天往返步行20多里路,中午在教室里啃块窝头或白薯充饥。但他学得有滋有味,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玉田师范学校。两年后,有关部门选拔优秀生留校任教,旭宇亦在此列。由于他文学和书法比较好,当了语文和书法教师。在以后的4年里,他边工作,边在广播函授大学进修,完成了中文系的全部课程。1964年,他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当时,教育战线选送一批中学教师到大学深造,幸运再一次降临到旭宇头上。他被保送到河北大学教育系。

        太 阳 篇

        “大自然把绚丽的笔交给我,

        这支笔应该去写千姿万态的风物。”

        ——旭宇《醒来的歌声·后记》



        旭宇的艺术天空,最初升起的是诗歌的太阳,诗人的名声英年早播。有人称它是河北少有的文学天才,这点旭宇并不认可。他说,应该感谢那些在生命的春天里播种的人。

        旭宇记得,上小学时,有位老师喜好文学,就是给朝鲜战场上弟弟写的信,也像篇散文,把还乡河两岸的景色描写得那么美。每逢刮风下雨学生到不齐,他就读小说给孩子们听,《新儿女英雄传》、《吴运铎的故事》里面活灵活现的人物,至今犹在耳畔。上了中学,教语文的赵老师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在他组织的课外活动中,旭宇领略到文学的神圣和玄妙,眼界大开。以至到师范学校读书时,他胸中的文思开始萌动,尝试着写一些诗歌、散文。这些最初的作品,有的被《唐山劳动日报》采用,更激发了他对文学的追求。

        1968年大学毕业,旭宇先到驻防高碑店的38军劳动锻炼,担任大学生连副指导员兼宣传报导组组长。他如鱼得水,一年下来,竟有好几篇稿子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军区首长说:“38军大学生连里有人才!”一纸命令,旭宇穿上绿军装,成为解放军的一员,来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当了《兵团战友报》记者。他在大草原的毡房度过无数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在浩瀚的戈壁绿洲割麦打场。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激发了他诗歌创作的灵感。1971年11月,《解放军报》发表了李军的3首诗歌。这是“文革”开始以后报刊上很少见的文学作品。正在锡林郭勒盟记者站当站长的旭宇无比振奋,他连夜整理诗稿,寄给报社。一个月后,《军垦战士见到毛主席》、《小红梅》等6首诗歌,发了整整一版,战友们争相传看。从此,旭宇的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内蒙古日报》等连续发表他的诗作。1972年底,旭宇壮着胆子将自己几十篇诗稿寄给人民文学出版社。时任社长兼总编的李季先生给予很高评价,亲自拍板:可以出版。3个月后,旭宇和火华共同结集出版的《军垦新曲》破天荒地印了30万册。就连第一次走进读者视野的“旭宇”这个笔名也是李季先生给起的。当时《军垦新曲》也着实在文坛荡起阵阵涟漪。不少文学青年纷纷将其作为参照物进行诗歌创作。

        命运就是这样的捉摸不定。本来 ,李季、魏巍准备将他调到北京工作,终因爱人户口问题而作罢。1976年,河北省文联接纳了他。他先后参加过大型文学双月刊《长城》的创办,任诗歌散文组组长;当过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主席,兼《民间故事选刊》主编;主持《诗神》杂志8年,将一家省级刊物办成全国三大诗刊之一。这时他已经是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了。

        从第一本诗集问世后的30年间,旭宇尽情地享受着阳光、空气、水分,在文学的园地里伸枝展叶,留下了一片片绿荫。陆续有《醒来的歌声》(1981年)、《春鼓》(1983年)、《天风》(1996年)、《云、篝火、故土》(1990年)、《白阳吟草》(2001年)等5部诗集问世,发表诗作千余首。这是作者追逐时代脚步,勤耕苦耘留下的心历路程。

        旭宇说自己“没有从过师,也没有师规”,只是将“随意的情思,写成了这些散章,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条斑斓的通道”。但在他的诗行里,我们分明触到了人民生活的脉搏,闻到了故乡泥土的芳香。他在家乡山水间伸出茁壮的根系,这里的一草一木足以使他动情而神采飞扬。他在和你唠家常嗑儿不经意间,把你带到长城脚下、滦水之滨,作一次《冀东行》,穿越《村前的小路》,见一见《捉蝈蝈的孩子》,听一听《山里的老汉》诉说,去领略那白云、小溪、红枣、紫蟹和皮影唱腔,一定会牵动你对家乡的绵绵思绪。诗人把家乡称为“母亲”,这“母亲”何尝不是祖国、人民的化身。这正是他的诗具有永久生命力的根基。

        以历史为鉴,以历史之思来省察现实,参与现实,已经成为旭宇魂牵梦萦的创作激情。他要用如椽之笔,把胸中的冲动宣泄。在《出土的诗稿》系列中,通过已经飞逝去的大禹、苏武、司马迁、岳飞等历史人物向我们倾诉:“只有‘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你才能叫太平睡在我心上”;“在自己心里树杆‘汉节’吧!高唱牧羊曲推动‘四化’车轮飞转……”这些站在历史高度的理性思考,给人以警示、以震撼。

        多年来,旭宇随着足迹所至,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凡有所思、所感、所悟,便吟诵成篇。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让想象的羽翅驰骋万物,俯仰天地,含义深刻,给人启迪。

        月 亮 篇

        “我就是那支紫毫,

        一条抖动的不老的长江”

        ——旭宇《自题诗》



        旭宇先以诗歌名重文坛,后又以书法瞩目于世。如果说他的诗路春风得意,中年定鼎;那么他的书艺则几经升腾,大器晚成。

        幼年的旭宇,在父亲、老师的影响和指导下,临习颜真卿书法达10年之久,这为他的书法艺术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小时候听父亲讲,玉田县曾出现过一些著名的书法家。清末民初的杨佐才享誉京津,与天津的华士奎齐名,慈禧太后曾点名要他的对联。同玉田毗邻的蓟县,是元代书坛巨擘鲜于枢的故里。这些都对少年旭宇有着强烈的感召力,播下了他成为书法家愿望的种子。

        20世纪60年代初,旭宇在师范学校教书法时,为满足教学需要,翻阅了图书馆所有的书法资料,开始涉猎书法理论,尝试书法创作。他在要求学生临古代碑帖,打好基本功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书法艺术修养。后来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完全得益于青年时期的书法教学实践。在河北大学他学的是教育学,书法是业余研究课题。这时正赶上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他书包里装上纸和笔,跟着“大串联”的队伍游走四方,去破解心中那汉字的魔方。在北京北海公园,丰富的书法刻石让他留连忘返,专心临摹,中午啃口馒头,直到晚上清园时才肯离去。在山东曲阜,他于如林的碑碣间目察、手摹、心记,深得前贤书法精髓。此后,他多方搜求名家碑帖,广泛临习,对王羲之、颜真卿、米芾、杨维桢、王铎的书法真迹用功尤勤。1972年,在“内蒙古首届书法展”上,他牛刀初试,一幅毛主席诗词行草书受到广泛关注。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旭宇始终忙于编辑工作和文学创作,同时深研史学、老庄,旁涉鉴赏、收藏,纵横捭阖,多有建树。由于他对大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使他的书法一上手便高屋建瓴,身手不凡。横溢的文采,广博的学识,为其书法避俗趋雅、意境穷达,奠定了旁人无法比拟的雄厚根基。在旭宇的心中,文学和书法是并行、并重的。他于繁忙的编辑工作中,拨冗挥毫,努力探索,从古代浩如烟海的简牍帛书、造像墓志、摩崖石刻、先贤法帖中汲取营养、消化吸收,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书法语言,逐步形成了碑帖融合的创作理念。1990年在石家庄举办的“旭宇书法艺术展”,是旭宇书法艺术的一次全面展示,是他学书道路上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作了广泛报道,认为诗人办书法展览是“传统文化的真实回归”。文坛泰斗臧克家先生称旭宇“融诗入书,化书为诗。其诗,清新自然,独树一帜;其书,刚健流丽,自成一家”。他的探索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20世纪末,年近花甲的旭宇相继出任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认真回头梳理、审视自己,对原已娴熟的碑派技法进行了极其大胆的整合,义无反顾地向帖派亲近。旭宇认为,碑的阳刚之气与帖的阴柔之美相结合,是古人曾经设想过的道路,但还没有走到极点。他决心沿着融碑于帖这条路走下去。2002年10月,在河北省文学馆举办的“旭宇书法展”,标志其书法艺术已经走向成熟。纵观其近年书作,既保留了“北碑”原生态的古拙手法,又寻觅到了“帖派”连绵跌宕的活跃气息,并将二者巧妙地融合为一种“帖韵碑骨”的审美境界。

        当人们对旭宇晚年的书法发出“一年一小变,5年一大变,突飞猛进”的感慨时,自然联想到国画界两位大师:衰年变法的齐白石、大器晚成的黄宾虹。虽然眼下的旭宇尚不能同二位大师相提并论,但他们的心是相通的。

        奉 献 篇

        “为河北书坛的振兴而奉献,

        是我的任职目标。”

        ——旭宇《新春寄语》



        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在文坛耕耘了大半辈子,最后会落脚书坛。

        1997年,当旭宇坐上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这把“交椅”时,他没有沉醉于高票当选的惬意之中,也没有时间去理会“外行领导内行”的责难,考虑的是如何把河北省书协这盘棋走活。他胸怀坦博,头脑清醒:一个称职的领导者要用业绩来讲话。增团结、办大展、强基础——这就是他的工作思路。

        作为河北省书协主席,旭宇没有就团结讲团结,他要在全方位继承“兰亭精神”的口号下,把书协一班人的心思拧到干事业上来。他逢会便讲:“‘兰亭精神’是我国书坛的一种传统美德,其中名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充分体现了古代传统人文精神。文人相重、少长相敬、技艺互学、取长补短,不但是书法家应具备的修养,同时也是一个地域书法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1600年前,我们的先人就这样做了,成为书坛千古美谈,并因此开创了中国书法史上最鼎盛的魏晋时代,出现了像王羲之这样流芳千古的书坛圣人。今天,我们继承书法传统应首先弘扬‘兰亭精神’。高风亮节是书法家应有的传统美德,团结协作是书协工作的重要法宝”。旭宇不仅说的在理,而且率先垂范,讲风格顾大局,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使人心服口服。很快代沟填平了,门户之见、不和谐的声音消失了,代之以群策群力,相互激励的新风。

        旭宇是一个重实际,干实事的人。换届会上他表态:本届书协的目标是进入全国书法大省行列,突破口是承办全国性书法大展。上任伊始,他便踢出了漂亮的前三脚。1998年“第四届全国新人新作展”在石家庄开幕,观众达1万多人。河北入选91件作品,排名全国第二。首战告捷,书界群情振奋。1999年,河北省又连续承办了“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五届全国书学理论研讨会”,取得了前者入选作品名列全国第二,后者入选8篇论文,4篇获奖的好成绩。如果说“两展一会”河北省沾了“东道主”的光,那么,在随后的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四届全国楹联书法展”、“第三届全国正书展”中,一次名列全国第三,两次名列第一,河北省已名副其实地从全国中下游省份跨入了书法大省的行列。

        书法大省不等于书法强省,没有一批学养丰厚、功底扎实、才华卓著、引领新风的重量级书法家,书法强省就是空谈。旭宇对于这一点心知肚明。他认准“强”字,积蓄力量,做基础文章:

        一是创办《书法家》杂志,倡导好的学习氛围和舆论环境。

        二是出版《河北书法家二十人系列精品集》,将河北书法名家推向全国。

        三是重奖在全国大赛中获大奖的作者,这在省文联系统尚属首例。

        四是检阅水平,展示实力,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河北中青年书法家进京精品展”。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看后兴奋地说:“这次展览整体水平之高出人意料,对整个书坛具有冲击力”,中国书协领导和在京书坛评论家,一致认为这次展览是“国家级水平的省级展览”。

        旭宇运筹帷幄,几出“重头戏”,一环扣一环,把全省书法家的心潮卷成了浪,在河北书坛掀起了波涛的海洋,一批新人脱颖而出,崭露头角。

        当笔者问及这几年的变化时,旭宇坦然一笑:“如果说成绩,也是沾了民主、公道的光。作为主席,我出思路,拿大主意,组织大家集思广益,事情都是大家干的。”可书协上上下下都明白,在办展最紧张的日子里,他们的“班长”从不当甩手掌柜的,就是加班到深夜两三点,他照样顶着。筹措资金,他东奔西走,不辞辛苦。评“德艺双馨书法家”,不论是全国的还是省级的,旭宇说:“我年龄大了,不想‘进步’了,不要考虑我”。还动员机关的同志把名额留给基层。保定雄县有个农民叫赵顺义,组织“耕余书社”,吸引了远近农民书法爱好者。“走,看看去。”他先后两次组织专家到现场示范,讲评作品。在大家的眼里,旭宇是书法家的头,更是他们中的一员,自然更敬重他,亲近他。这就是凝聚力、向心力!

        “当领导就意味着责任,就意味着奉献”。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两年前,中国文联发起“朝霞工程”,资助贫困地区有艺术天赋的青年学生。他创作了50幅书法作品,从一位企业家朋友那里“换”来6万元钱,送到中国文联。他知道自己小时候读书困难是啥滋味。这事,他愿意干。

        篇 外 篇

        “只有前进,

        停下来,失败就属于我。”

        ——旭宇《自行车的随想》



        其实,在这次访谈前两个月,河北省书协又换届了。如果说上次换届是“众望所归”,那么,这次就是“顺理成章”——旭宇全票当选。

        在我俩倾心交谈中,旭宇回忆往事,慨叹人生苦短。这些年,他用7成时间干工作,3成时间搞创作,力量分配很不均衡。欣慰的是这次换届后,又有一些年轻人走上领导岗位。旭宇要把担子压在他们肩上,带领他们继续从书法大省向书法强省跨越,腾出一些时间对自己的艺术进行总结、提高。他说:“头衔和地位是暂时的、表面的,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品质、修养、造诣,这才是我奋斗的最终目标。”

        话题又回到“书法”上来,他的观点颇有见地。“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的一颗明珠,有数千年发展的历史,体系博大,内涵丰富,已经成为一种值得研究的社会体系,应与‘文学’、‘医学’等学科一样,冠之以‘书学’”。接着,话题一转,谈到他在书法创作中追求的“三个结合”:即诗与书的结合、传统与时代的结合、碑与帖的结合。这是他书法艺术的三个支点,也是他探索的三个方面。燕赵大地是传统书法中的魏碑重镇。他曾将河北曲阳的北岳碑拓挂在堂前,朝夕临读,受益颇多。作为河北的文化工作者,他深感自己有责任将北碑传统弘扬开来,不断走出碑帖结合的新境界。

        谈到家乡,旭宇很动情。2001年出版的《白阳吟草》很大一部分是写给家乡的。如果没有家乡这段历史,这些诗是写不出来的,以至想起她就产生灵感。他透露,目前香港银河出版社正在出一本中英文对照的《旭宇短诗集》。有时间还要写一些旧体诗词,待成熟后结集出版。他说,自己今年已花甲有二,唯一的愿望就是以更快的进步,更大的成绩,报答家乡的抚育和培养。

        曾经有学者提出,人到60岁以后会出现“第二青春期”,我信。以旭宇浑身洋溢的青春气息,及其对生命全部意义的理性把握,他将为我们作证!





        【相关链接】

        旭宇前半生以其主要精力从事编辑和文学创作,先后发表新、旧体诗作1000余首。近年,担任书协领导以来,他以大思路、大动作、大手笔,主持承办了全国重要展事,其书法创作亦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199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香港回归中国艺术家香港之旅。年末,当选为河北书法家协会第三届主席,筹备、承办了“第四届全国新人新作展”。

        1998年,承办“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担任全国书法创作评审委员。

        1999年,任团长,率河北书法家代表团赴新加坡联展,在新加坡作学术演讲。组织出版《河北省书法作品集》。创作汉俳数十首,并被选入《中日汉俳选》。《书法导报》以大版面介绍。

        2000年,承办全国第五届书学研讨会。年底,参加全国第四届书代会,被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少儿出版社出版散文诗选《白阳诗草》。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旭宇书法精品集》。参加河北大学80年校庆,被选为河北大学杰出学生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工,他担任中国书协硬笔委员会主任、中国书协艺术开发委员会主任。是年担任中国书协首届“兰亭奖”评审委员。

        2001年,再次当选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2001年、2002年,被河北新闻媒体两次联合评选为“河北十大文化人物”之一。

        2002年,河北省作家协会举办“旭宇书法展”、“旭宇艺术研讨会”。中国书协领导张飙、张旭光及河北省领导出席。是年创作出版书法长卷《古人诗手札》。

        2003年,香港银河出版社出版世界华人诗歌选粹《旭宇短诗选》。参加中国文联、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并进行现场创作。参加中国书协、中央电视台“全国首届书法大赛”,任评委。再次当选为河北书法家协会主席。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当代书法家精品集《旭宇》卷。2004年,玉田县“旭宇艺术馆”开馆,旭宇向家乡捐赠100件书法精品。《中国书法报》刊登旭宇专题。《书法导报》在《大家》专栏评介旭宇书法艺术。

        来源:网络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65(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