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新闻 >>
    1. “惟微”的内心书写——青年书法家王登峰首展30万字小微楷作品
    2. 王登峰作品   近日,青年书法家王登峰首次个展在浙江杭州恒庐美术馆举行,展览呈现其近6年来创作之大成——约30万字的作品,多为小楷、微楷,如8万余字的《世说新语》、以乌金纸写的《茶经》四条屏以及多幅古纸写就的小作品。   《世说新语》写在薄如蝉翼的纸上,仔细看或者轻轻触摸的时候能感受到纸面肌理,仿佛新生儿肌肤上细细的绒毛。作品上最小的字仅1毫米,最大的不过3毫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清晰可见。“写的时候,对墨的把控是十分严格的,要在纸上找感觉,笔锋都是在很细微的地方。”王登峰直言,这幅作品是他写楷书的最好状态。   《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海岱高门 父子名相——张其凤著《刘统勋刘墉桥梓年谱》之我见
    2.   清代中叶,山左金石文艺发达。书法史上的刘墉俨然为首选大端。世云“浓墨宰相淡墨探花”,虽二者并举,要之刘墉之庙堂地位江湖名声与分量,当远胜于王文治。加上其时毕沅、阮元著《山左金石志》,访碑考据著述之风盛行,尚质尚朴尚厚尚醇是当时审美主导。于是,刘墉书法的厚重,仿佛又与金石学牵上了因缘。一个是书法史、一个是金石学史,双重加持,遂成就了刘墉的文艺史至高地位。   再以刘墉家族自雍乾之世,簪缨世系,短短百年间,竟出了4位翰林、11位进士,42位举人、152位监生。诸城刘氏一门,连乾隆都赐旨誉为“海岱高门第”,同时民间风评又称为“天下第一家”。以此观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春舟晋渡——王迎春 杨力舟学术邀请展
    2. 挖山不止(国画) 180×140厘米 王迎春 杨力舟 5月25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央文史研究馆指导,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山西省政协书画院、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太原美术馆(太原画院)主办的“春舟晋渡——王迎春 杨力舟学术邀请展”在山西省太原市美术馆开展。展览分为“岁月且留真”“耕迎不止”“火花的锤炼”“壁立太行”“舟行万里”五大篇章,精心选取王迎春、杨力舟60多年来创作的280幅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素描、速写,以及二人不同时期的艺术创作手稿、草图等相关文献资料,全面立体展现王迎春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当代书法创作的一次全面检阅
    2.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的评选,综合了以往的评选经验和方式,有了一定的突破。为了确保展览的公正性、专业性,中国书协与时俱进,借助高科技手段,进一步延伸当代书法评选的现代化手臂,赋予当代书法评选新形态、新机制,提升当代书法评选的新高度。评选结构的坚实,评选纪律的强化,是为了发现优秀的人才和优秀的作品,评选过程所出现的问题,也要客观看待,按规矩办事,激浊扬清,赏罚分明。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调动了当代书法家、篆刻家的积极性,他们开动脑筋,充分准备,在创作方向、艺术形式、主题确定等环节,既独立思考,也集思广益,力图创作出不负时代的优秀书法篆刻作品,推动当代书法、篆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我和贺中祥的文化之缘
    2. 我的家乡在青岛市城阳区上马村,“上马大集”历史悠久,远近闻名,从原来的针头线脑、锅碗瓢盆、粮米油盐、蔬菜瓜果分散摆摊到今天的海鲜批发市场、旧货交易市场、商贸市场的综合性规范经营,见证着市场繁荣兴旺,见证着老百姓幸福生活节节高。我每次回家探亲,总会到此打卡,体验家乡的烟火味道,与浓浓的乡村文化气息来一次相遇,并演绎了一段我与省文史馆员、著名书法家贺中祥先生的文化之约。 相约的缘分来自现场的触景生情、引人入胜。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上马大集”的牌匾,不经意间吸引了我,犹如一缕清风拂面,飘逸的行草字体,与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满目小商品互动,形成浓浓的乡土文化味道。牌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石鼓文中觅源流——兼及书法艺术审美
    2.   石鼓文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艺术价值,不仅在书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在文学史和文字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韩愈作《石鼓歌》,以“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赞誉其为书法艺术的瑰宝。石鼓文最为重要的价值体现在书法艺术方面,它上承两周金文之余绪,下启秦篆之辉煌,其字形结构有雄浑古朴、结体庄严之遗貌,其体势有端姿旁逸、高健圆通之特色,千百年来为习书者所推崇。   石鼓文历史与文化价值   石鼓文是刻在十枚鼓形花岗岩上的文字。这十枚石鼓石质坚硬,形如鼓状,大小略异,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刀笔之间,文人心性——读高庆春《老春山房印话》
    2. 梅花清入骨 高庆春   高庆春谈印,娓娓道来,一方印的构思与创作,一种独特的感受与寄托,让我们在他的文字里了解到印学的知识、印学的概念、印学的由来和未来。   高庆春是当代一位实力派书法家、篆刻家。他用文字复现自己的篆刻创作,从一开始的生命冲动,到艺术构思,再到秉刀入石,最后到定稿成型,一个连贯的艺术创作过程,时缓时急、时高时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高庆春的“娓娓道来”,对有志于篆刻学习和篆刻欣赏的人来讲具有重要的启示。他很坦诚,不以神秘主义的面纱遮盖篆刻艺术的真相,他以自己的艺术实践,极其朴实自然地告诉读者:篆刻是什么?如何学习篆刻?怎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近现代浙江篆书篆刻各臻其美
    2. 临石鼓文轴 吴昌硕   近现代书法最突出的现象,就是篆隶书的复兴。自清以降,浙江一直是金石学的核心区域,西泠印社更有“天下第一社”的美誉,这使得近现代浙江篆书篆刻始终保持着“一体化”的创作态势。   浙江的篆书家多能篆刻,浙江的篆刻家也多擅篆书。浙江篆书与篆刻,之所以具有传衍不息的生命力,一方面是金石的滋养,另一方面是国学的砥砺,更有对艺术的孜孜求索。浙江的篆书篆刻家,多饱学之士,在金石学、文字学、艺术学等领域独领风骚,各有建树,以诗文书画辅佐创作,扩大了浙江篆书篆刻艺术的内涵,形成风格林立、各臻其美的格局。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著名学者赵景宇先生参观潘鹤雕塑艺术园
    2. 甲辰夏月,适逢广东省美术馆白鹅潭新馆落成开馆之际,“凝固的诗篇———博尔盖塞美术馆藏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期杰作展”、“觉醒时代———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的传承与演变”、“激情岁月———新中国美术的转型与建构”等艺术大展同期举行,特别是广州艺术博物院重磅推出的“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诸多重要美术展览的呈现使得五月的岭南广州沉浸在一片浓郁的艺术氛围之中。广州参访期间,著名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陈少梅艺术研究会会长赵景宇先生应邀拨冗前往参观“潘鹤雕塑艺术园”并与潘鹤先生之子、“潘鹤雕塑艺术馆”馆长潘奋先生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交流。 作为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庆祝建校40周年 黄河科技学院举办系列展览
    2. 张宽武 《开山》 200cm×200cm 5月18日,“黄河颂”——首届当代女书法家邀请展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5月20日,“焦裕禄红旗渠大别山三大精神、中国英模人物暨水墨小品美术作品展”在黄河科技学院开展。为庆祝建校40周年,黄河科技学院策划举办一系列活动。 作为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所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黄河科技学院建校40年来,秉承“黄河精神”,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创造了许多教育界的奇迹,演绎了一个生动的“黄河故事”。在这两个展览中,不仅可以看到“黄河精神”在书法艺术领域的生动体现,还能从张宽武教授等人创作的美术作品中,感悟伟大革命精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10(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