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新闻 >>
    1. 河洛书画,彰显历史底蕴与时代风采
    2.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是清代书法家梁巘在《评书帖》对历代书法风尚的一个综述,这是基于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表现在艺术上的审美特征而做出的论断,这一观点因其高度的概括性和准确性而被后世认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气,同样,一个地域也有一个地域的特征。历史上,不同地域因文化、风尚及人文的不同也表现出不同的审美风格。如艺术史上著名的“吴门书派”“扬州画派”“浙派”“松江派”“岭南派”“娄东派”“武林派”“京江派”“虞山派”“常州派”“海派”等就是如此。秦汉时期不同地域出现的不同风格的简帛书,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论”和阮元提出“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程茂全书画展将在琉璃厂西街宏宝堂拉开帷幕
    2. 程淳一茂全书画展将于10月15日在琉璃厂西街宏宝堂拉开帷幕。 程茂全,字淳一,1957年生于北京一个书画世家,自6岁起跟随其父学习传统书画,后拜师章草名家郑诵先先生为师。学书六十年中,得到启功、康殷、萧劳、欧阳中石等诸多著名书家的提携与培养。 此次展览旨在回顾其60年学习书法的经历和心得,并展出超百幅新创作的书法及国画作品。程茂全先生表示,历代书画名家的遗作,宛如高耸入云的群山,屹立在每一位学习书法的同仁面前。唯有在汲取先贤养分的基础上,不断的攀登与进取,才能略窥书法艺术的门径。同时,程茂全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为深邃的传统书画艺术传播做出点滴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济宁汉魏碑刻的历史表现与当代价值
    2. 《礼器碑》拓本 图片由作者提供 碑在汉代之前称石刻或刻石,早期形制并不固定,西汉中晚期始有碑之雏形。东汉中晚期,碑首始定形于三式,即圆首、圭首、方首,一般有碑额,在碑的正上方中间署刻碑名,多作篆书,碑身书体为隶书。碑有座,起固定作用,称为“趺”,形成具有碑首、碑身、碑座所构成的碑刻形制。碑刻是研究古代政治史、思想史、经济史、建筑史、墓葬史难得的实物资料,也是汉字演化发展历史的实证。山东济宁地区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在碑刻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天下汉碑半济宁”,济宁金石文化以汉魏碑刻为重要载体,与儒家文化、汉字艺术相互辉映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找准当代书法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路径
    2. 找准当代书法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路径 ——“承续:新中国新发现书法主题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做一场书法展览,如何做到“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9月28日至10月10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承续:新中国新发现书法主题大展”给出了满意的答卷。此次大展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首次对新中国成立后新出土的书法资源做出较为全面的梳理、遴选与研究。   古代书迹、题跋、临摹、创作、解题:“五位一体”组合亮相   展览包括“殷商甲骨文”“周秦大篆”“春秋晋国盟书”“楚文字”“秦简与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书道中兴展梳理“清代书法演进之路”
    2. 游君山(轴 纸本 隶书) 梁启超 江苏省美术馆藏   在近300年的发展演进之路中,清代书法大致形成了清初多元并汇的浪漫主义洪流,取法董赵、雅规依然的清代帖学书法,以及研学金石、熔铸新趣的清代碑学书法的三重格局。9月23日至10月29日,作为2023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入选项目,江苏省美术馆与南京博物院合作策划的“书道中兴·清代书法演进之路”特展,截取清代书法进程中的重要节点,精选名家名作百余件,分三个单元,为观众勾勒出清代书法风格嬗变的演进之路。   明末清初,书法继承了明代中期以来崇尚个性的浪漫主义思潮,以张瑞图、王铎、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文字形体为何失去“繁衍力”
    2.   先秦和秦朝初期,文字形体众多,诸如后世称之甲骨文、鸟虫书、蝌蚪文、龙蛇书、凤书、禽书、雷书、云书等。唐韦续在他《五十六种书》中说:“少昊金天氏,作鸾凤书,以鸟纪官,文章衣服,取象古文。”“蝌蚪书者,因蝌蚪之名,故饰之以形,不知年代,或云颛顼高阳氏所作。”可见文字早期取象会意,大多随体诘诎,并无相对规范的主流形体。至秦汉,形体经过数百年整饬激荡、折冲离披,文字已相对固定成篆、隶、草、行、楷五体。但随后1700多年逝去,文字再没有繁衍出新的形体。   “基因”同质,削弱形体再生能力   任何一种文字形体,皆以点线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中国书协“文化润疆”走进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
    2. 9月29日,“中国书协‘文化润疆’走进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活动在新疆可克达拉举办。适逢中秋、国庆双节,中国书协组织书法家走进兵团,深入第四师可克达拉基层一线,围绕文化润疆工程建设,以书法艺术礼敬老兵精神、胡杨精神、兵团精神。 活动现场,毛国典、李有来、郭孟祥、张维忠、艾青等书家们挥毫泼墨,为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先进典型、劳动模范代表书写“扎根新疆、热爱新疆、屯垦戍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崇德尚贤”“金色粮仓,文旅高地”等内容的作品,向劳模们致敬。本次活动是中国书协与兵团文联联合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新时代党的治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言恭达:书学散步·美与美学
    2. 言恭达 草书自作诗《澳洲归吟之四》条幅 美,除了讲究感性形象和形式之外,还须具备更深层次的内蕴,这内蕴的根本在于显示人生的最高意义和价值。这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澄明之境”的“神圣性”(即保持宁静与完整)。因此,“美的神圣性”,万物一体的境界之美是与道德紧密结合的。而所谓超越道德之美就是高远境界之美,它是心灵美的支柱,而非单纯的事物之美、娱人耳目之美。我们所提倡的“美的神圣性”与西方传统文化的宗教意识和信仰为核心的神圣性不一样,它不是指向上帝,而是人世,是现实。 美学离不开哲学。弘扬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与古为徒 与古为新——谈谈书法的继承与创新
    2.   继承和创新是古老的话题,也是每一代书法人共同的话题。作为当今的书法实践者,我们永远走在继承和创新并行的路上。对书法艺术而言,传统与创新并非对立关系,古人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并早已辩证地得出结论——先与古为徒,再与古为新;既古为今用,又推陈出新。古人的觉悟无疑来自世世代代的书法实践经验。   我们讲求书法作品中经典意识和当代立场相辅相成,必然要深入理解经典、挖掘经典的文化性。因此,不能只从书法的形式来简单看待经典,还要研究经典生成的广阔时代背景,这样才不会只临其形象而不得其精神。尽管历史上各个时代遴选、塑造经典的角度不同,但标准、思路与阐释的内在逻辑是有趋同性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积健为雄——读张承源先生的画
    2. 杨枫/文 承源先生不善言辞,喜欢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一旦打开他的内心,就会发现一方热烈的艺术天地,因为他深知绘画是自己生命意义之所在,只需沿着天赋的特质,便可缔造此生的艺术之旅。求学岁月里,承源先生凭借才分与努力成为山东工艺美术学校里的佼佼者;毕业后四年军旅生活,丰富了经历、历练了体格与人格。从机关单位的电影放映工作,到接受组织安排赴香港袁氏画室学习,承源先生在有意识的追索与命运无意的安排下,走上了油画创作之路。 他擅长以写实造型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各类主题。1987年于山东艺术学院张洪祥教授主办的“欧洲传统绘画技法与材料的讲习班”深造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14(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