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新闻 >>
    1. 书法名家于洪起:被湮没的栖霞辛亥革命元老
    2. 李凤悟、谢鸿焘、栾钟尧、于洪起被称为“同盟会栖霞四君子”,他们在辛亥革命烟台起义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史上留名。相对其他三位辛亥革命元老,于洪起的事略流传极少,纵观同盟会栖霞四君子的人生轨迹,若论学识之渊博、阅历之丰富、交际之广泛、文墨造诣之深厚,在民国期间影响最大、级别最高的当首推于洪起。近期笔者递藏他的一副书法作品,其内容为“粗传楷则,实恐未克箕裘。况乃假托神仙,耻崇家范,以斯成学,孰愈面墙。俊亭姻兄属正,范亭弟于洪起”,这是于洪起送给他姻兄俊亭的作品,书法结体严谨,颜体底蕴立势,得其沉穆,书写的气韵流畅,具有苏东坡字体的潇洒飞腾,显示出非常高的艺术造诣。无独有偶,他在193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艺事师承 尤贵能不似——读沙孟海《黄宾虹〈画学篇〉手稿跋》有感
    2. 是跋作于1977年11月,乃沙孟海(1900—1992)先生为《黄宾虹〈画学篇〉手稿》所撰之跋文。“似”与“不似”问题,不囿于书家,历代诸贤亦颇有议论。如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云: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近世以降,抑更有论者,若潘天寿、徐悲鸿、傅抱石、刘海粟、林风眠、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诸先生于此俱有阐发,至其他旧籍者,尚可多举例证,以前所举诸例已足证明,故不复详具焉。 跋首云:“艺事师承,始求能似。既似矣,尤贵能不似。”今检此二句,开宗明义,造语精炼,综括全文之议论也。至如初学,“始求能似”,盖指师一家之法,先摹而肖之,以求形似,与孙虔礼《书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把种子种下去,静待花开
    2. 对于目前存在的现场,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也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与其骂,不如研究为什么流行,大众需要什么,然后做出创新符合商业价值以及艺术审美的字体。” “江湖书法”、“武士道字体”等泛滥,一方面与字库相关,更为重要的是,相关从业人员的书法美育素质的提高有着密切的联系。 有读者给记者留言道:作为设计师,在设计创作中必然会使用到字体,那绝不应该对书法一无所知,至少应该了解书法的美学及其内涵。 在视频里,邱志杰对解决“武士道字体”的泛滥,提出了3个方法:1、大力开展书法美育,尤其是针对平面设计从业者的书法美育;2、在具有重要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文墨相兼 学艺互促
    2. 李一所书题跋    【学书心得】   我生在曲阜阙里,幼时就观摩孔庙里的汉魏碑刻,后来开始临习唐楷。走上书法之路,如果从1981年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获奖算起,至今已44年。研究书法,如果从1987年撰文参加“新十年书法研讨会”算起,也近40年了。几十年来,临习了不少碑帖,曾有“废纸三千卷”之叹,也写了一些研究书法的文章和著述,越写越感到书法艺术的魅力和书学的博大精深。虽研习大半生,书法水平不过入门而已。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王清州书法作品绽放英伦顶级艺术院校
    2. 2025年4月13日,"五星出东方"中国艺术代表团走进英国顶级高校,正式开启为期七天的艺术交流盛宴 2025年4月16日上午9:00,中国艺术名家代表团抵达剑桥大学。 大家参观了剑桥大学的整体风貌,并乘船游览了剑桥大学著名的康河,剑桥泛舟,两岸美景尽收眼底,河畔两侧的剑桥师生也纷纷和大家挥手互动,中国近代诗人徐志摩曾在此写下《再别康桥》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书法中的应用价值
    2. 袁炜婷 《文心雕龙·风骨篇》(局部)   【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应用和发展。这一方法论为解读书法艺术形态与社会经济基础的互动关系提供了认识论工具。本文采取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从书法实践的物质性出发,通过社会形态分析法,系统考察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文化传统、技术条件四维框架下的书法演进规律,并结合全球文化资本流动的新语境,论述其在书法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探讨书法本体论与当代语境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笃行不怠 力耕不止——访书法家张海
    2. 张海 《高文夫子联》   锤炼出新独树一帜   赵慎珠:张海先生,您好!很荣幸对您进行专访。您活跃于中国书坛半个多世纪,久负盛名,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书法家”荣誉称号,颁奖词中的评价是:“书法五体皆工,入古而不为古法所泥,锤炼出新。他的草隶、行草书,删繁就简,形简意丰,风格烂漫,在当代书坛独树一帜。……德艺双馨,率身垂范,为当代书坛树起一个新标杆。”尤其是您的破锋行草书,更是被评论家誉为“与郑板桥的‘六分半书’、金农的‘漆书’等有着同等的艺术价值”。先生能否挑选几幅自己满意的作品,解读其中的创作灵感和技法运用?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将审美意念的个性化特征融入到书法中,走向由心而指的道路
    2. 隶书《稽古为文联》23X138cmX2 到了四十岁,很多你曾经引以为傲的东西似乎已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人的年纪越大,就越有能力去接近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随着阅历的增长和认知的沉淀,对于美的理解也会逐渐变得更加深刻,关注的视角也开始从那些看得到的向看不到的转化。 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中表现“物”往往注重求其“象”,这是与审美方式相契合的表达,其审美体系强调的是意象,而非物象。万物之美是在意象中组织和显现的。而意象的世界则是由人的心念所创造的,世事之物入心、心境造物而生意象,意象再归世事,此时之物已非彼时之物,而美亦由此激发。我们看物的时候,情往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我学张瑞图书法
    2. 草书五言律诗轴(书法)张瑞图    【学书心得】    纵观历代书家成功之路不难看出,临习前人优秀法帖是学习书法的一条极为重要的路径。中国书法历经几千年的淘洗和沉积,留给后世无数经典之作,创作出这些经典之作的书家像浩瀚天际中闪烁着的许多耀眼星辰,晚明时期被并称为“邢、张、米、董”之一的张瑞图便是其中一位。   我少时在父亲的指导下习书临帖,但始终没有找到与自己心灵、审美相契相通的法帖。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瑞士“兰亭书法学堂”10周年 绍兴迎来一群爱书法的老外
    2. 4月22日,“从日内瓦到山阴道”——瑞士“兰亭书法学堂”10周年书法展开幕式暨作品集首发仪式在绍兴博物馆举行。 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雪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瑞士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伊斯特万·科奇什(IstvanKocsis),绍兴文理学院校长赵阳,南京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奚协分别致辞,瑞士日内瓦大学书法教师王飞致答谢辞,瑞士“兰亭书法学堂”学员代表尼古拉发表参展感言,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通过视频形式致辞。 绍兴因《兰亭集序》成书法文化地标,又因“兰亭书法学堂”搭建起中瑞文化交流桥梁,让瑞士学员不仅掌握书法技法,更领略到“天人合一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19(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