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美术理论 >>
    1. 书法鉴赏系列---隶书
    2. 隶书相传为秦朝程邈所创。程邈为县狱吏,因得罪秦始皇,被关押于云阳狱中。其时政务多端,文书日繁,小篆不便于速写。程邈身为狱吏,深知小篆难以适应公务,便在狱中创造了隶书。这种隶书特点是扁阔取势,结构简单,笔画平直,有了波磔,与小篆相比,书写方便,易于辨认。秦始皇看后大喜,不但赦免其罪,还提升其为御史。这种字因是徒隶所创,又首先在徒隶中使用,所以称之为隶书。其实,据出土的文字资料来看,早在秦始皇推行小篆之先,就有隶书萌芽。程邈只是做了一番整理工作。但历史一般认为程邈是隶书的创造者。可惜他没有书迹留下来。 隶书始用于秦代,盛行于西汉,鼎盛时期在东汉后期。 在隶书著名书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怎样临习《麓山寺碑》
    2. 一、李邕与《麓山寺碑》   李邕(678—747),字泰和,扬州江都(今属江苏)人,著名《文选》学家李善主子。初为左拾遗,后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为人秉性刚直,极富政声。为文长于碑颂,而复多自书,杜甫谓之“碑版照四裔”。古稀之年为奸相李林甫害死。传世书作有《李思训碑》、《麓山寺碑》、(李秀碑)、(卢正道碑》、《东林寺碑》、〈叶有道碑》等多种。   李邕与唐代大多数书家一样,其学习书法也是从王羲之入手的。但他能“入”能“出”,在王字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宋代《宣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关于古代书画家的署名
    2. 唐伯虎(唐寅)的署名,"唐"字多是用一竖连"口"字,用一横连"口"字的多是有问题。   仇英,署名"實父"的"實"字,真迹者,宝盖下要写成"由"字。   董其昌在书画上面的署名是,字不"玄宰",画不"其昌",画上多是不画人。岭南山水画家谢兰生署款时则是,字不"里甫",画不"兰生"。   文征明的早年名文壁,但"壁"字一定要从&q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论书法家的创作才能境界标准及其它
    2. 内容提要: 人们要求书法家要文人化,专业化、学者化,那么一位书法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才”才可以称为文人化?具备那些书法专业特征之“能”才可以称为专业化?怎样在文人化、专业化的基础上达到学者化?书法家的“才”如何转变为具有高质量书法创作 的“能”? 具备了一定创作“才”和“能”的书法家应该以什么创作境界和创作标准作为书法创作的出发点?应该采取那些正确的创作方法和程序,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书法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书法欣赏的方法
    2. 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   一、书法的审美标准   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里,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   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砚的使用和养护
    2. 砚既是文房用具,又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工艺美术品。有不少石质佳美,雕琢精致的砚,是艺术殿堂里的珍宝;有的古砚具有久远的流传经历,更具有历史文物的价值。对于砚的养护,应提到保护高档艺术品和文物的高度,根据砚的自身特点,总结前人的宝贵经验,从使用,养护,收藏,配匣等四个方面,进行养护。   砚的使用   砚的使用,主要就是磨墨,磨墨时对砚面,砚堂的保护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新置的墨锭也应注意其使用方法。明代杨升庵说:“新墨初用,有胶性并棱角,不可得磨,恐伤砚面。”《砚笺》云:“在使用新墨时,应在砚池施水,轻轻地旋转墨锭,待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书法与中国文化
    2. 中国的书法艺术与京剧、武术、针灸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四大国粹。在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书写逐渐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各种文字的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书法之所以能够超越实用的局限而成为一门艺术,是由于汉字的构成特点及其书写工具和载体等因素决定的。汉字由点和线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质。而“点”是线的浓缩,“线”亦是点的延长,“点”和“线”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因而中国的书法艺术,又被称作线条的艺术。   这简单而抽象的线条如何会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呢?毛笔的使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古字画鉴赏秘要
    2. 一、 古字画常见作伪方法 1. 照摹。 摹是最易得其形似的。摹书有三种方法:先勾后填;不勾径自影写;勾摹兼临写,又修饰之。第一种,古法先用涂熨黄蜡较透明的纸(称为硬黄)蒙在原迹上面,以浓淡干湿墨填成之,所以也称为双勾廓填。第二种,以纸蒙在原件上,运用浓淡墨依样摹写。第三种,先勾淡墨廓后,再用笔在廓中摹写(有异于不见笔法的填墨),碰到虚燥笔锋处才略为填作。以上之法,因为勾摹时必须映于向明处(古代没有透明纸 ),所以都可称之为"响拓"。所见唐、宋摹仿晋帖,以及宋以来摹晋、唐画等,大都用上述三种方法。五代两宋画法逐渐复杂,如出现皴染兼施的山水画等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初学书法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要正确
    2. 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 一、书写姿势 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姿势,一是立书姿势。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时采用,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时采用。 (一)坐书姿势 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1.臂开 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 2.身直 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浅说临帖六法
    2. 临摹碑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和有效手段。摹帖是初习阶段练习基本功的有效方法,它容易得古人书法的体势结构,但最大的缺点是难以领悟书法的精髓——神韵。学习任何一门艺术,其归根结蒂是要把握艺术的奥妙所在。表现于书法的则是对法则、技巧与气韵的理解与运用。在对优秀法书摹仿的进程中,为有效地弥补“摹帖”的不足而对法则、技巧及气韵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我们更多地选用“临帖”的方法。 笔者现就临帖浅析几种方法,有兴趣的书友不妨选择试用。 一、实临法。这是最常用的临帖法。此法就是将范本放于眼前,用毛笔(硬笔)对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16(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