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美术理论 >>
    1. 当代书坛的“中央集权”与“诸侯割据”
    2. 书坛是一个由书法家个体所组成的书法家群体,也是一个自治性的社会组织。然而,自从中国书协成立以后,这个本该属于自治性的社会组织却变成了一种半民间、半官方,半自治、半官治的组织了。书坛也成了一个权力与利益结集的场地了。书法活动的文人雅集性质转而变成了权力与利益争夺性质了。尤其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各地方书协的相继组建及所谓的“地域书风”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书协主导下的“中央集权”与地方书协主导下的“诸侯割据”现象,这种“集权”与“割据”现象的同时存在,严重制约了当代书法的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中国当代艺术正在玩死自己
    2. 中国当代艺术正在玩死自己     作为“多米诺”的策展人,尹吉男为画展题写的前言如是说:“……明知盛装之后是空悲,作秀之后亦是空悲,不过,这一瞬间如此辉煌!中国当代艺术在主流化之后极尽灿烂,一片繁忙与得意,不再悲起悲落。人登空城看烽火。极尽灿烂之后是空悲的美,多米诺的结果是观望者的缩影。事物总是毁灭的,但毁灭的意义一定各有不同。”   这位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一直品评别人的艺术作品,这次终于自己做了回艺术家。近年,他采访了诸多中国当代艺术的参与者,筹备一本关于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呼唤书法的正大气象
    2. 呼唤书法的正大气象 ■文先国      现在中国到底有多少书法家,我看恐怕没有人能计算出个大概。庸人自扰,其实没必要。我总是看到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表扬别人或自封为著名书法家的,书法报刊上比比皆是;行书草书写得潇洒飘逸能入眼目的书法作品,也确实很多很多,值得羡慕和表扬。然我又总是在瞪着眼睛久久地搜寻,谁能写出我心目中书法的正大气象?终归是很难发现,不免让我心中阵阵惆怅。   都说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分别为行书第一第二,我也相信但于此并不跟着起哄。我总会用别一样的思维,去探寻书法正大气象的源头活水。君不见,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我看中国大篆书及书家
    2. 我看中国大篆书及书家 中国大篆书自商周创建以来,历代书家均未停止过对其的研究以继承,用大篆书体创作的作品也比比皆是。但真正成为大篆名家的人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大致是,首先大篆书体字体不全,很多字没有参阅写法。这为用大篆书创作带来很多不便。其次是大篆书写法有很多考究,和今天的汉字写法有很多的不同。如没有很深的研究,很容易写错。当然还有的书家认为大篆书笔道简单,不容易发挥自己的意趣。这也是使许多人不愿意问津大篆书体的原因之一。 真正对中国大篆书体有很深的研究,并有一定影响的书法大家首先是清代的吴大澂,他还为大篆书体写过工具书。但他的大篆书体笔道相对简单,粗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十大书法家解读
    2. 某种意义上说,信息是收藏者的行动指南。善于利用信息者,将是最大的受益者。由《中国书法》杂志社主办的“中国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评选活动,经过专家及群众的投票评选,于年初揭晓。以得票多少名次排序为:吴昌硕、林散之、康有为、于右任、毛泽东、沈尹默、沙孟海、谢无量、齐白石和李叔同。对于收藏者、投资者来言,这个评选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便于收藏者去制定收藏目标。 书画收藏,当然应以艺术品质为第一要素。由于个人的偏好和艺术审美观及鉴赏力的不同,往往会对古今书画名家作品产生截然不同的取舍态度。有时恰恰是收藏了当时不被市场看好,而在若干年后却备受青睐的作品。这就要看收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书论导读
    2. 中国书法是一种独特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中国的书法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打从汉字一产生,便出现了书法艺术的萌芽。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和发展,直至秦代,统一了文字,创制了秦篆(小篆)、秦隶。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光辉业绩,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为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而存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世汉隶、楷书、草书、行书的变革、发展和繁荣,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与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繁荣相适应,我国古代的书法理论也逐步发展、兴盛起来。相对而言,古代书法理论的出现比书法艺术的形成要晚一些。据目前所能见到的资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林散之的书画艺术及其鉴别与投资
    2. 草圣遗法在此翁 林散之的书画艺术及其鉴别与投资 □周安庆   20世纪后半叶中国文化大省江苏地区执传统书画艺术之牛耳者,当首推傅抱石、林散之先生。林散之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代书法大家,享有“当代草圣”、“20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千年中国十大杰出书法家”等赞誉。他亦擅长国画、诗文等,在当今艺术品市场中,其书画作品已开始越来越受到青睐追崇,后市前景比较看好。   ■从艺道路及其艺术特色   林散之,原名以霖,号三痴、散之,笔名散耳、江上老人、半残老人等,祖籍安徽省和县,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中国明朝时期的书法艺术?
    2. 中国明朝时期的书法艺术? 中国明代书法继宋、元帖学而发展,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明初书法仅沿袭元代传统,尚未形成特色,当时著名书法家有三宋,即宋克、宋璲和宋广,及詹希元、杜环等。三宋及詹希元等人书法的平正、娴熟,为台阁体开了先路。 明朝中期文人书法重新抬头,书法家们将兴趣转到古代书法上。如李东阳学颜真卿、李阳冰,吴宽学苏轼,沈周学黄庭坚,张弼、张骏学张旭、怀素等。他们的书法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更讲求形式美和抒发个人情怀,终于在苏州出现了吴门派书法,其代表人物是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 吴门三家以小楷成就最为突出。但他们为了纠正台阁体整齐划一、缺乏艺术意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中国书法艺术之隶书
    2.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 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 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 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 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中国近代书法:白蕉作品
    2. 生平简介   白蕉(1907--1969),上海金山人。本姓何,名馥,字远香,号旭如,又署复翁、复生、济庐等,别署云间居士、仇纸恩墨废寝忘食人等。曾为上海美协会员、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书画师。出身于书香门第,才情横溢,为海上才子,诗书画印皆允称一代,但生性散澹自然,不慕名利。诗论亦富创见,诗名蛮声文坛,写兰尤享盛誉。书法以“二王”为宗,兼取欧、虞诸家,沙孟海《白蕉题兰杂稿卷跋》云:“白蕉先生题兰杂稿长卷,行草相间,寝馈山阴,深见功夫。造次颠沛,驰不失范。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曾主编《人文月刊》,著有《云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1.119(s)   3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