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美术理论
>>
-
- 转沃兴华先生 论“丑书”
-
论“丑书”
沃兴华
----长期以来,各种报刊杂志上批评“丑书”的文章很多,指责现在许多展览作品甚至获奖作品在创作时“不往美观上去写”,有意漠视用笔,破坏结体,夸张变形等等。对这些意见我不能苟同,觉得他们在认识上有两个错误:一是不知道美是生命的感悟,是意志的体现,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形象,误将漂亮作为美,将打破局部的四平八稳、不讲究外在、媚巧的作品贬之为丑。二是不知道书法史上的“丑书”都是时代精神的表现,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因此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 徐邦达先生论笔法
-
著名书画鉴定家徐邦达先生在他著述的《古书画鉴定概论》中,着重谈了书画的笔法。
笔法就是有方法、有规律地用笔锋划、顿出来的线和点的具体表现法的简称。每一个人执笔、下笔的方式方法,执笔的高低、竖立、侧斜、悬肘、悬腕或手腕着纸以及下笔时轻、重、急等等,写作者都有着不同的习惯。这些不同的习惯,必然在笔锋着纸时有着不的同表现,显出不同的笔法特点。笔法形式的特点,大致有正中、偏侧、圆转、方折、虚笔、实笔、顺锋、逆锋等。同一类型的笔法形式,不同的人还有各自的具体特色,不尽相同。同一人的作品,从早岁到晚年,又总有些变化,有的人甚至变得比较厉害;但属于同一人的作品,也总还有一线贯通之处。例如,明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 梅墨生先生“当代中国书法的表现思潮”
-
当代中国书法的表现思潮
梅墨生
内容提要
本文取义的当代中国书法,以1977年为始点。从这时开始,中国书法的出版、大展、大赛、教育、机构等已相继出现并趋于完备。我将书法的当下状态概括为"后书法时期"。这里的"后书法",包括"后现代书法",但不是"后现代书法时期"。因为,书法在当下中国,是传统、现代、后现代复合并存的状态。书法在20余年来日趋于大众化,这是总趋势。本文试图对上述书法时态进行一点扫描和分析,当然是很个人化的。书法是在充当当代文化使者的身份吗?我的思考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 中国与西欧书法之比较
-
中国与西欧书法之比较
(苏)舍甫曹夫
近年来,随着东西方政治和文化相互影响过程的深化,欧洲的东方学家对于研究远东各国文化历史区域的兴趣,思考这些国家丰富的精神遗产和物质遗产的兴趣,都明显地上升了。很久以来,由于东西方文化长期隔绝,人们对于东方这些遗产所知甚少。我国和其它国家的学者越来越喜欢研究远东各国的音乐、戏剧、绘画和其它文艺现象。正是它们所特具的民族特征,使对东方的美学、历史以及整个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甚了解的欧洲观众难以理解它们。西方和我国的学者通过比较分析,对某些文化现象进行平等考察,取得了极其重大的成就。这种方法被认为是最先进的,因为它能提示「一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 “书法之乡”出现传承断层
-
印江素有“书法之乡”的美誉,但现在书法人才青黄不接,专业人士建议加强学校书法教育,通过提高书法普及率来发掘书法人才。
自清朝道光年间以来,印江卓然大观的书法家辈出,出现了“王(道行)、周(以湘)、潘(鹄臣)、严(寅亮)”四大家,书法艺术空前繁荣,特别是晚清榜书《颐和园》及其内多则楹联的书写者严寅亮获慈禧“宸赏”后,“书法之乡”闻名国内。近现代书法家则有魏幼安、王孔滋、王经略等,现在健在的知名书法家有魏宇平、王峙苍,而民间字体端庄、蔚然可观的能书者则几乎村村寨寨都有。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 沈尹默《书法论》
-
引言
我国自来法书与名画并称,千百年来,人无异议,法书是艺术的一种,已有定评,本文不更论列。本文所论述的只有三端:一.笔法,二.笔势,三.笔意。
一向无论是书家的法书,或者是一般群众所写的字,都是使用毛笔的。自使用铅笔和钢笔以后,有人便发生了这样的看法,用毛笔写字,实在不如用铅笔和钢笔来得方便,尤其是自来水笔通行了,毛笔不久一定会被人们废弃掉的;凡是关于用毛笔的一切讲究,自然都是用不着的,不消说是多余的事,也是一桩极其不合时宜的事。这样看法对吗?就日常应用来说是对的,但是也只对了一半,他们没有从全面来考虑这件事。中国的字,不单是有他的实用性一方面,而且还有它艺术性一方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 浅谈中日书法的思想背景
-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为了把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创出了各种文字,但能把它升华为艺术的却为数不多,中国的“汉字”与日本的“假名”便是较为突出的两种。
无论是汉字还是假名,以及其它各国的文字,都是一个民族智慧、性格的产物,也是一种特定的符号。文字以其无可比拟的实用价值,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世界各地不断发展。具有浓厚的东方审美意识的中国人,率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对汉字的书写方式进行艺术加工,使之升华为艺术,这就是书法。
书法是书法家根据自己的心象,把文字这种固定的符号用最美的造型表现出来,使其更具神采和魅力。而作为符号的文字,则根据线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 现代书法批评向何处去
-
——我的书法心理自省与坦白
□□/李敬东?( 黑龙江)
“艺术在我们传统的认识上已经撕开了一个缺口,透过这一缺口,我们正可窥视到生命本质的坚强和颤栗。”——海德格尔
(一)什么是真正的书法批评
书法批评在艺术批评当中是有相当难度的,它对批评家而言,不仅需要广博的艺术修养,及对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系统学习与高度把握,而且要有正直坦诚的态度和公允中肯的文风,还需要对书法进行长期不懈的创作实践,才能担当起批评的重任。可以说书法批评是以一定的书法理论为基础,对书法创作的发展方向具有明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 倪俊冬先生楷书臆说
-
硬笔书法艺术的发展同其他艺术发展一样也是逐渐的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的前中期硬笔书法基本上是以实用性书写的表现,进入到九十年代后期,硬笔书法开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审美观的转变逐渐追求书写的艺术性,这样硬笔书坛就出现了新、旧硬笔书法群体,他们各有营垒,各有各的艺术旗帜。在这种新、旧交替之际,一部分硬笔书法家对硬笔书法从实用性书写到艺术性书写的过渡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审美观,深刻的表明硬笔书法追求实用书写为目的的时代已经过去,以艺术的、具有独特审美特点的书风已见颜色,色也浓郁。
谈及硬笔书法的艺术性,当着眼于上个世纪的象沈鸿根、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 评价的尺度
-
时下,在多种书法报刊上,常能读到某些个人较大版面的书法作品及其评论。但所刊出的作品,在我看来,远未达到其评论所夸的高度。有的作品字失其形,更失其神,满纸浮躁,远悖于高雅,甚至可以视为涂鸦。
涂鸦之作并不可怕。一个人愿意怎么涂抹,是谁也阻挡不了的,除非你自己意识到这是一条死胡同。审美走向的多样化在这个社会里,真可以说,各种表现都登场亮相。可怕的是对这种涂鸦之作的吹捧,那种评价是在正导,还是误导?尤其是一些老名家的所作的评介,更值得我们注意。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是——究竟评介要不要掌握分寸?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ldqu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
-
-
美术展讯
-
热门艺术家
-
-
-
李文培
-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
责任编辑:汲平
-
-
宗燧岩
-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
责任编辑:汲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