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美术理论 >>
    1. 《兰亭序》与《祭侄稿》之比较
    2. 《兰亭序》与《祭侄稿》之比较                王德志   在中国书法史上,若提及最为著名的行书法帖,恐怕没有人能绕开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稿》,将其二者放在一起来加以欣赏比较,别具意味与启迪。   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时任会稽内史、右将军的王羲之,农历三月三日上巳节与当地名士孙绰、谢安、支遁等41人聚会修禊,曲水流觞,赋诗书怀,共作诗37首,结纂为《兰亭集》,王羲之欣然命笔为之序,遂有了这千古一帖的《兰亭序》,史称“天下第一行书”。传说,此帖真迹被酷爱王羲之书法的唐太宗李世民做了昭陵随葬之物,目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当代的书法复兴运动
    2. 当代的书法复兴运动                  周俊杰   历史上几次书法的振兴同任何事物一样,有规律性、周期性,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大变革的基础上而生发的。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的书法热潮也不例外。20多年来,在中国这块热土上所出现的这一超越历史上任何时期的书法热潮,我们可称之为“书法复兴运动”。   “运动”,从大的方面讲,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而用之于艺术,则是在一定成熟的条件下人们有组织、有目的的,声势浩大的群体性活动。所谓“复兴”,即指某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书法欣赏的一般规律
    2. 书法欣赏的一般规律 一、书法欣赏的主观性   书法欣赏是一种认识活动、思维活动,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因而,欣赏过程中必然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康熙喜董(其昌),乾隆尊赵”指的就是这个意思。面对同一件作品,不同的欣赏者褒贬不一;对同一件书法作品,同一个欣赏者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文化修养、鉴赏能力的提高,其感受也会不尽相同。这是由认识的主观性质而决定的。应该说,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但这也并不等于说书法欣赏没有一定的标准和尺度。欣赏过程中片面强调欣赏者的主观性而否定书法美的普遍规律,或只片面强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毛泽东书法艺术
    2. 笔底狂飙从天落 写字在我国古代称为“书”。书法是指汉字的书写法则,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平面造型艺术。西方有文字而无书法艺术,他们广文字书写方法只是书写技术。而中国的书法则是“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阴舒阳修水乎天地之心”的艺术。数千年来,中国书法艺术不断完善和发展,形成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等五次书体。井涌现出了许多独步书坛、自成流派的书法艺术大师,毛泽东即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 毛泽东的草书,世人尊之为“毛体”。 毛泽东早年练习书法的细节无法知晓,但从他传世不多的几件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外籍学生书法教学初探
    2. 康宝辉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以外籍成人学生为主的语言文化中心,开始了我的对“外”书法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才体会到中国文化与他国的差异,便更加深刻的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它的感染力。当然,自己的压力和责任也随即变大了。关于,非专业外籍中老年书法艺术教育的课题,如今在研究领域还是一片空白。那么,如何去引导这些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中国书法感兴趣的外国人,如何去施教于他们?怎样正确的理解和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书法呢?。 下面是我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一些见解和思考,与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钢笔字练习法
    2. [推荐]钢笔字练习法 一.練習指南 1.要求和目的:要形成正確的反應和意識,或者說,重點不是方法,技巧,關鍵是寫字過程中的思想活動。並能自覺地從多種角度去分析和比較。從而一下子就抓住字的成功或失敗的原因。 2.練習時間:一次練習20——30分鐘,力求精而不貪多,必須為練習一個字而反復觀察和練習。 二. 各類書體練習要點: 1.五個基本結構 橫平豎直 平行等距 突出主筆 緊收中宮 比例協調 2.楷書的基本筆劃練習 橫,豎,撇,捺,點,折,提,鉤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硬笔书法的运笔方法点滴
    2. 硬笔书法的运笔方法点滴               陈宪民   赵松雪云:“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可见掌握好笔法是学好书法的坚实一步。就硬笔的笔法而言,是指如何通过笔尖的运行来写出完美的笔画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运笔方法,才能进一步学会经营结构,才会写出规范漂亮的硬笔书法来。   运指与运腕。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相比,指与腕移动的幅度要小得多,但也须要运指与运腕。运指与运腕是指在书写时执笔的手指与手腕随着笔画的变化作前后左右的运动。字大,则移动的幅度就大些;反之则小。如在书写时只运指而不运腕,写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论书法作品的意境美和风格美
    2. 论书法作品的意境美和风格美 谢 飞 书法是一门艺术,书法艺术所要表现的是书法美。一般说来,书法美包括书写技法美、汉字形体美、个性风格美、艺术意境美等内容。由于前两者是直观的,后二者是间接的、一般不能直观发现,故而试撰此文,意图揭示书法作品的意境美和风格美。 一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人与他所生活的环境总要发生各种联系,这种联系不仅表现为物质联系———人向环境索取物质资料、环境向人提供物质生活条件,而且也表现为精神联系———人把自己的情感情绪传移给环境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走近大师吴昌硕和他的后代们
    2.   吴昌硕(1844—1927),号老缶,为我国近代画坛之巨擎,二十世纪书坛第一人,亦是享誉国际的艺术大师,是近百年来“海上画派”的一面旗帜。   在近现代中国书画史上,一代宗师吴昌硕的光芒最为耀眼。   吴昌硕在诗、书、画、印等方面造诣极深。他的艺术道路与众不同,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创新。他的作品有一种雄劲苍茫的生命力量,一扫明清画坛萎靡柔弱之风,是时代与个性创新结合的典范。即便最普通的花卉、山石,进入他的画面中,亦灵动、野趣,富含生命的感悟与哲性的启迪。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浅析书法演进理路
    2.   书法的演进理路大约可以分为三种。魏晋至宋代渐次构建起来的“文人传统”,强调书法的精英文 化品格,深含着对民族文化复兴的热烈企盼;清代构建的“碑学传统”,文革后又扩展为“民间书风传统”,赞美无名书迹的勃勃生机,体现出对权威秩序的挑战,充溢着肯定个体生命价值的强烈意愿;借鉴改革开放后从欧美进入的前卫艺术而发展起来的现代书法,其表现是放弃汉字的“制约”,以笔墨的抽象构成(乃至行为、观念)为表现方式,使书法成为“世界艺术”而非仅仅是“民族艺术”。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17(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