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美术理论 >>
    1. 文化名家看硬笔书法(三)
    2. 中国人民解放军周克玉将军:中国书法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内涵,同中国其它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一样,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的国宝。我是一个书法爱好者。我喜欢毛笔书写,也喜欢硬笔书写,两种书写伴随我从童年到老年,无一日休止。战争年代,我刻写过钢板,油印过小报和文件,书写干部任命书,至今仍留有余兴和情趣。书写使我磨练了意志,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知识。汉字输入电脑,是一大历史性创造和进步。但它不可能完全代替手写的功能意义和艺术价值。字是一个人的面孔、眼睛,我们应当保持像少女爱美那样的情操和习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写漂漂亮亮的中国字,充分发挥书法的独特艺术魅力,使中国这个无与伦比的瑰宝永放光彩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不必悲观——浅论硬笔书法艺术的发展前景
    2. 摘 要:本文首先从硬笔书法的概念演变谈起,分析了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关系,回顾了现代硬笔书法艺术产生发展的轨迹,在此基础上,从硬笔书法发展和毛笔书法在过程和归宿上的相似性、硬笔书法艺术发展的不利因素以及硬笔书法艺术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等三个方面对硬笔书法艺术发展的前景进行了阐述,这对当前忽视硬笔书法的客观存在、看不清硬笔书法的发展前途等某些不利于硬笔书法健康发展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批判和警示意义。 关键字:硬笔 书法 发展前景 一、硬笔书法发展概况   1、关于硬笔书法的概念   什么是硬笔书法,硬笔书法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定义,一直是硬笔书法界十分关注、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张华庆谈临帖与创作
    2. 问:初学书法,应该临哪些帖? 答:帖,这里作样本、范本的代称;选临什么样的帖,这完全要看个人条件,自己喜欢什么风格,如同喜欢吃什么一样,别人只能建议,不能代出主意。但有一点,临帖要选那种版本清晰、年代早的好的本子。要学古人,要取法乎上,这一点不能有模糊的认识。比如写行书的学学二王,学宋四家的都是正路。  问:写硬笔书法,必须先学写毛笔字吗?字帖上的字那么大怎么临?怎样理解您说的临帖? 答:写字,必须继承传统,这一点是肯定的,否则,不会写好字、初搞硬笔书法的同志,一下子拿欧颜柳赵那种大楷字字帖临习,可能掌握不好位置,进步不会很快,但我觉得临小楷字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关于硬笔书法的几个小问题
    2. 一、硬笔书法是什么? 要弄懂这一概念,先了解一下硬笔是什么?是指笔尖是硬质材料做的,如我们通常用的钢笔、圆珠笔、铅笔、粉笔等。而硬笔书法,简单的讲,就是用这种硬笔进行书写并且讲究写字的方法。它与传统的毛笔书法是相对而言的,只不过书写的工具不同而已。它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硬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能陶冶情操,寄托思想情感;优秀的硬笔书法作品同优秀的毛笔书法作品、绘画、音乐、雕塑、舞蹈、戏剧、诗歌等其他艺术一样给人以美的享受。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艺术门类的硬笔书法必须与低层次的硬笔书写区分开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当代硬笔书法艺术表现性的三大主流趋势(分类)
    2. 一、传统再现型 传统再现型,就是以硬笔直接表现传统碑帖风格特征的创作趋势。这类作者的共同特点是:传统的毛笔书法功底很深或表现传统碑帖很精准,用笔和结构在摹仿原碑帖方面几乎“原汁原味”,个性特征不明显。代表书家有卢中南(唐楷欧体)、刘惠浦(晋楷)、曹宝粼(米芾行书)、樊中岳(篆书)等等。这一表现趋势始于八十年代中期,一直盛行到现在,已成为当今创作的主流。最近几年在全国性硬笔书法大赛中获高奖的年轻作者如贺东祥、黄文泉、金泽珊等也属于这类高手。传统再现型艺术创作的时代背景是文革以来崇尚传统、复兴文化心理和怀旧心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硬笔书法的表现性问题
    2. 首先要知道影响硬笔书法表现性问题的几个因素: 一、硬笔工具。工具应该是影响书写表现力的第一要素。记得八十年代中期,日本硬笔书道代表团来杭州进行书法交流。当时柴田木石带来一种能在陶瓷、皮革、金属、水泥等材料上书写的硬笔。这种硬笔的形状如同一个圆锥体,用的是塑料装着一种特制的墨水做成,书写时先用剪刀将锥尖剪去,书写过程是边挤边写,直到把内存的墨水挤完。这种笔书写(严格讲是象挤牙膏一样堆写)后经过12个小时,墨水就永远凝固。因而书写后的作品可以装饰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物品。从这样的硬笔我想到,如果我们也能学日本,让书法家和生产商联手,发明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硬笔书法创作要素谈——兼谈硬笔书法理论建设
    2. 一   神州大地掀起硬笔书法热潮已二十年了,在这二十年中,硬笔书法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人,在这个广泛的社会基础上,经过广大硬笔书法爱好者的不断探索,硬笔书法的创作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涌现出一批大家都很熟悉的“硬坛宿将”。加上硬笔工具的革新,由原来单一的钢笔、圆珠笔创作发展到美工笔、竹笔创作,丰富了硬笔书法的表现内涵和活动空间。因此可以说,近二十年的硬笔书法活动是开展得轰轰烈烈,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但是,如果说硬笔书法热的出现是“文革”十年文化桎梏被打破之后在改革开放大潮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兼赏庞中华先生硬笔书法
    2.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兼赏庞中华先生硬笔书法 作者:刘 磊 庞中华先生 重庆人,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当代中国硬笔书法创始人之一。现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庞中华硬笔书法函授学院院长、教授,《中国青年书法网》顾问。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硬笔书法艺术迅速崛起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名家辈出,枚不胜数。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的庞中华先生更是在名家林立中独树一帜,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其平淡而充满创新精神的书风流布数十年而不衰,深受青少年朋友青睐。   1998年,笔者在徐州市八义集重点中学求学时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硬笔书法不要在实用层面上打转
    2. 代先洲 到书店里去逛,硬笔书法货柜上摆的是楷书、行书字帖,翻开钢笔书法类的报刊杂志,作品也主要是楷书、行书。而甲骨文、金文、小篆、章草、今草、狂草等这些不实用书体且很少。长此以往,我认为这对硬笔书法的发展是不利的。 记得我刚学书法时,《青少年书法》杂志封底刊登了一幅甲骨文书法作品,我看过之后,在旁边注了一句:认也认不到,又不实用,学习这种书法有何用?由于没有老师的指导,带着实用的目的练字,学习杨再春的行书,结果让我走了许多弯路。书法作品多次投稿,均石沉大海,参加书法比赛,也是名落孙山。直到我向周德聪老师求教时,他才给我指出问题所在。 他说:学习书法不要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硬笔书法的运笔方法点滴
    2.   赵松雪云:“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可见掌握好笔法是学好书法的坚实一步。就硬笔的笔法而言,是指如何通过笔尖的运行来写出完美的笔画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运笔方法,才能进一步学会经营结构,才会写出规范漂亮的硬笔书法来。   运指与运腕。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相比,指与腕移动的幅度要小得多,但也须要运指与运腕。运指与运腕是指在书写时执笔的手指与手腕随着笔画的变化作前后左右的运动。字大,则移动的幅度就大些;反之则小。如在书写时只运指而不运腕,写出的笔画僵直而缺少弹性,只有指腕配合才能写出流畅富有变化的线条。   提按结合。提笔与按笔不仅在毛笔的运笔中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1.268(s)   3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