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美术理论 >>
    1. 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2.   把书写的“素材”当做书法作品的内容,几乎是最常见的误解。书法有自身的形式和内容。倘若只以书写的文词为内容,书法岂不徒具外形?书法艺术的独立性到哪里去了?   把书法“素材”当做书法“内容”,在理论上是悖谬的,在实践上无益。   有关书法艺术的“内容”,我们且从古人大量文字中寻找启示。历代书论,蔡邕《笔论》、李阳冰《上李大夫论古篆书》、韩愈《送高闲上人序》等,谈到书法的特征,某家某派的风格,有数不尽的比喻。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碑评》开头对几种魏碑的评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蔡京为何被踢出宋代书法四大家?
    2.   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家之说。这四大家中,苏轼丰腴跌宕,天真烂漫;黄庭坚纵横拗崛,昂藏郁拔;米芾俊迈豪放,沉着痛快,自古以来备受推崇,唯独蔡襄,虽然取法晋唐,讲究古意与法度,有他的独特风格,但成就无法和前三家相比,为什么也被列入了“四大家”呢?   细细翻阅历朝论述,我们可以得知,“蔡”原本是指蔡京,蔡京的书法姿态豪健、酣畅淋漓,人称“冠绝古今,鲜有俦匹”,他之所以被硬生生地踢出四大家,和他的累累罪恶有着莫大的关系。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奸相,蔡京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书法教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潜在价值研究
    2. 摘要:书法教育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视和加强书法教学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内容摘要:书法教育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视和加强书法教学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书法素质教育价值 由于艺术“把自然优美的方面描绘出来,使青年们像住在风和日丽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史上三大奸臣书法家:蔡京、秦桧、严嵩
    2. 我国历代书法评价中,书品和人品是一个血肉相连的整体,人品历来高于书品,书法是人的学识、才能、品质高度融合的体现。司马光曾经说过:才胜德者,小人也。很多人认为把人品低下的书家的书法作品收藏家中,等于收藏了邪恶之气,不仅玷污了家风,也有损于自己的人品。因此,奸臣蔡京、秦桧、严蒿等虽堪称书法大家,但他们的书法作品留传下来的却极少,所谓因人废字。张瑞图趋附阉党,性质上与严蒿之流有别,其书法勉强被后世所接受。 蔡京:书法自成一家体 蔡京(1047~1126),福建仙游人,字元长,为徽宗朝“六贼”之首。宋徽宗赵佶对他宠信有加,朝廷中每一次的反蔡风潮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自由精神为艺术创作手段,不等于现代艺术
    2.   在现代艺术的价值观中,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表现是体现现代艺术精神的基本特征之一。无论是在思想领域还是在艺术领域,“现代”一词都不仅仅只是时代上的标识,而是意味着一种个人化的创造和思想的表达。这是理性与感性、现实与想象之间的碰撞。这种现代的表现主义特征,当它在一百多年前的欧洲还受到人们的质疑时,在遥远的中国,却早已存在。   书法是以自由精神为艺术创作手段的   书法是以自由精神为艺术创作手段的。其本质形式是以汉字书写的方式,通过笔墨起伏的轻重粗细、行笔速度的快慢顿挫和空间布局的大小疏密,使线条产生优美的诗意感和流畅的节奏感。正是这些线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从三百多名大学生写字不及格看书法教育必要性
    2.   “七拐弯、八拧劲,弯弯曲曲,好似蚯蚓找妈。”近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对2100余名大一新生进行了首次汉字书写测试,评测负责人如此形容一些学生的字迹,5月22日,该校公布书写测试的成绩显示,320余名学生写字“不及格”。(5月23日《楚天都市报》)   2100余名大学生参加写字测试,320余名学生“不及格”。不及格比例达15%。由于中小学阶段不重视写字教育,电脑打字代替了传统书写,造成了大学生不会“写字”的尴尬现状,令人担忧。   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传统书写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书法创作不能缺少情感
    2. 书法是以自由精神为艺术创作手段的。其本质形式是以汉字书写的方式,通过笔墨起伏的轻重粗细、行笔速度的快慢顿挫和空间布局的大小疏密,使线条产生优美的诗意感和流畅的节奏感。正是这些线条自由而无穷的变化,造就了书法的魅力。书法是中国造型艺术门类中的精华,并具有表现形式的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无论是正、草、隶、篆任何一种书体,书法线条的审美哲学就是气韵生动。气韵生动在有些字体中的表达是内敛含蓄的,在有些字体如行书或草书中,则是直接外露的。可以说,书法这一文字艺术的形式,最能体现中国文人的艺术才情和文化精神。 因此,作为延续至今的中国最高端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中国文学赋予了书写者发自内心而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中国书法的流派
    2.   所谓流派,乃众多艺术创作者或者艺术团体因为各种原因在艺术风格创作中趋向相同的一种艺术潮流或者艺术思维。一个艺术流派的形成,一般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共同的主张、观点(或称艺术见解、宗旨、思想、观念,形诸文字,便是纲领);二是有大范围内相似的风格特征(包括选材、布局的审美意向与表现手法等等);三是有一个具延续性(并往往有承传关系)的艺术家群。   从历史上看,中国绘画著名的流派中,六朝三杰指六朝时期东晋的顾恺之、宋的陆探徽和梁的张僧繇三位画家;五代四大家指五代时期四大山水画家,即荆浩、关同、董源、巨然。北宋三大家,指董源、李成、范宽三大画家;南宋四大家指南宋画院画家李唐、刘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不做“写字的书法家”
    2. 我在《王羲之死于何疾》一文中,谈到王羲之的许多信件,都是随意挥洒,但由于功底的深厚,那布局和笔势,不事雕饰,浑然天成。只可惜这些书函,有不少是陈述他的病情,读之使人徒增伤感。 王羲之的这些信件,都是极好的书法,被后人称为法书、法帖,宋太宗还将其收入丛帖《淳化阁帖》。王羲之很少刻意作书,据说除《乐毅论》是他亲书于石以外,其他都是纸素所传,而其中书信占了相当的比重。不像现在有些人所认为的,只有经过精雕细琢然后参赛参展获奖拿名次才算书法作品。其实,这种随意挥写的书信、文稿,往往正是书家真正的功底所在。最近玩赏宋蔡襄的书法,就觉得他的字轻松自然,但其笔势和布置,于自然中显现清丽典雅,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现代书法”创作思维模式初探: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2. “现代书法”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的“现代书法”到90年代的“书法主义”,在理论建构和作品实验上,都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这种成果所产生的效应,在传统文化和观念的现代转型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现代书法”与几千年的传统书法体系相比,毕竟还很年轻,还处于生命的成长过程之中,很多理论层面和技术层面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书法”对传统书法的冲击,更多地表现在它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上。 一、&ldq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649(s)   3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