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美术理论 >>
    1. 回归书法本体
    2. 中国书法的发展是附随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的发展而来的,从文字的产生、发展到随时代的更迭,书法艺术也经历了萌芽、发展、极盛而至于延续的过程。世所公认,魏晋、唐宋、清末民国是我国书法发展史上的几个高峰,然而我们去分析其极盛之因时,却又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研究课题。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始,中国书法又一次产生了全民性的热潮,沸沸扬扬20余年,我们对于这一段书法时期的研究,因为时间上的逼近,还不能清晰地看到它准确的历史定位,但我们很明显地感觉到这是一段有别于常态的书法发展,在其全面繁荣和喧闹之下,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现象。因而我们有必要去对当代书法的产生与发展去做些理性的分析和梳理,以期廓清当代书法的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人品差书法好,历史上笔走龙蛇的三位大奸臣
    2. 我国历代书法评价中,书品和人品是一个血肉相连的整体,人品历来高于书品,书法是热病的学识、才能、品质高度融合的体现。司马光曾经说过:才胜德者,小人也。很多人认为把人品低下的书家的书法作品收藏家中,等于收藏了邪恶之气,不仅玷污了家风,也有损于自己的人品。因此,奸臣蔡京、秦桧、严蒿等虽堪称书法大家,但他们的书法作品留传下来的却极少,所谓因人废字。张瑞图趋附阉党,性质上与严蒿之流有别,其书法勉强被后世所接受。 蔡京:书法自成一家体 蔡京(1047-1126),福建仙游人,字元长,为徽宗朝“六贼”之首。宋徽宗赵佶对他宠信有加,朝廷中每一次的反蔡风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书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   在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之时,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物质文明的协调关系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重要内容。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独特的艺术,在世界上我们无法找到与之相并类的艺术学科,它有着强烈的民族性。因而,在东西方文化纷繁交错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   精华的书法艺术,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成为文化现象中令人瞩目的热点。   书法产生与发展的“土壤”是悠久而渊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书法艺术脱离或失去了这一生存的“土壤”,则在根本上丢掉了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陈振濂:没有不“做”的书法
    2. 许多书法家在撰文或叙述心理时,都认定一个“自然”。认为凡按习惯随手书写者即为“自然”,而稍事经营者即为“做”。 其实,书法之“字”是在训练中养成的,而不是天生的。相对于儿童的涂鸦,训练书法,笔法的藏头护尾,中锋用笔,本身即是在“做”。任何艺术只要有“术”的界定,即必然是“做”的结果。故尔从这个角度上看:只要是艺术,没有绝对自然的东西。“作”品“作品”,即是&ldq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刘炳森隶书:是馆阁体还是集大成者?
    2. 近年来,书法界对刘炳森隶书的负面评价越来越盛,甚至有人干脆贬低他的字是“美术字”、“馆阁体”。但也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刘炳森的隶书融历代碑帖风格于一体,是古今隶书之集大成者。 “刘炳森隶书走的是方正端庄的路子。在方方正正的基础上写出变化,写出风格,这其实是一条最艰难的书法创作之路。”2月15日,在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直分会联合主办的“隶书发展趋势研讨暨纪念刘炳森先生逝世三周年座谈会”上,林岫表示,对刘炳森的隶书有争议是很正常的,真理越辨越明,但态度一定要端正。她呼吁书坛“多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从书法看中国文化精神
    2. 书法是心灵的直接表现,既是个人的,又是集体的;既是意识的,又是潜意识的。通过书法研究中国文化精神是很自然的事。 通过书法研究个人心理,了解个人的心灵。西汉扬雄便提出:“书,心画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扬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自唐之后,科举取士,书法也是评定标准之一。这标准不在考测才学,而是甄别性情和人品。今天西方企业选取工作人员也往往采用这方法,字迹学家的报告也列为参考根据。当然中国书法理论虽涉及字迹学的问题,但并未建立一门字迹学,因为谈书法究竟是谈艺术欣赏。不过话又说回来,中国的书法欣赏透过审美,还是归到欣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进入狂草——胡抗美草书观后感
    2. 看过胡抗美君的部分草书,又读他断续写成的两万多字的《书法心得》,我确信他是此道中的有心人。执著,有见解,在当今浮躁之风甚嚣尘上的大环境中,抗美颇为难得。 他多次表示,他的书法取得成绩,得力于临写。“回顾我个人的书法史,完全是一个临帖史”。这倒有点像米芾自白“集古字”而自成家。对此,也有人对抗美失望。学书要临古人名迹,这个谁人不知?但临帖的态度、方法,却可以说人各殊异。就大的路数来说,有人偏于肖似原作,直到酷似摹写;有人又以不肖为上,几乎完全脱离原作。这里,还要考虑到书写者的自身功力、修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说,既然是临帖,就要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书法需要周杰伦
    2. 如果说爱好书法的人也算是个文人的话,我想我们应该要对文化有着广泛的兴趣,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爱好琴棋书画吧。我也常常在写字的时候听点音乐,除了古典的以外也听些流行的。周杰伦的音乐尤其对我启发很大。深感到书法也需要流行曲,也需要周杰伦。 周杰伦,这个名字用家喻户晓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年轻人更是趋之若骛。大多数成年人都说不怎么喜欢,觉得他的歌词没几句能听得清。可杰伦就是杰伦,他的音乐称霸己久。为什么呢?我想杰伦的音乐更多地是区别于一般的流行歌曲,它表现出的是一种音乐,杰伦用歌声把音乐演泽得无与伦比。听不清歌词不要紧,你不能不为他的音乐所陶醉。 书法何曾不是这样,书法区别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书法养生健身谈
    2.   近来,有媒体报道了几位我国当代着名书法家去世的消息,他们是99岁的武中奇、98岁的谢冰岩和92岁的将维菘,几位书法家的高寿,使我不由得想到了“书法养生健身”的话题。   据医学专家考证,在二十种能使人长寿的职业和技艺中,书法名列榜首。书法这一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不仅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也是人们养生保健的有效方法。   书法在养生健身方面的功效,很早就被人们注意到了。南宋大诗人、书法家陆游将书法视为“良药”和“食粮”。清代书法家康熙皇帝认为“宽怀只有数行字&rdqu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儿童兴趣培训:少儿书法的基本功入门浅谈
    2. 一、授以笔法,以教运笔为主,加强对线条的书写训练 由于书法以点、线为基础,是讲究线条质感的艺术,所以少儿学书首先要练线条,把写好线条作为入门的最初必修课。训练时强调中锋行笔,因为是少儿,又是初学,不要把运笔的理论讲的太复杂,但方法要讲清楚,对实践训练的要求一定要严格。教学生中锋行笔为日后更高层次的教学奠定基础。 在书法的教学中,对于各种线条的枯、湿、涩、疾、缓等的丰富变化,可以适当讲一些, 但不要过分追求速成。因为这是较高层次的教学要求,不适宜少儿初学。对于各种线条形态的评点,却非常重要。少儿容易接受直观的感觉,形象性的东西易于理解,什么样的笔画形态为好,什么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18(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