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评论 >>
    1. 冯大彪的书法艺术 作者:徐恩存 
    2.   冯大彪先生的书法艺术,在步履匆匆中走过60余年的光阴,究其底里,他的书艺大体在这样三个阶段中渐进,水到渠成而日愈炉火纯青——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数十年的岁月砥砺,其书法已入佳境,脱出中规中矩之法度,而随心所欲,自由表现。   以行草见长的冯大彪先生,以幼年时临写颜真卿《多宝塔》为发端,进而领悟了笔法、笔势、结构、分割等要领,以及永字八法的书论要义。因早年受家庭熏陶,青年又师承著名书家康伯藩先生,故其书法根基稳厚扎实,且脚踏实地一步步走来。在“坐破寒毡,磨穿铁砚”的精神激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读叶培贵书法
    2.   培贵的作品有一种中国传统文人式的纯粹本色,这是他受传统经典文化长期熏染的结果。他本科读中文,硕士、博士追随欧阳中石先生攻读书法课程,后来又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培贵长期担任欧阳中石先生助手,还在他指导下做了4年书法文化研究院院长工作,对其中的深意应是有领会的。培贵36岁晋升教授,38岁获得指导博士生的资格,讲授的既有专业理论课程(书法史学),也有实践课程(行书),还有文化课程(诗词格律与创作),这使他在文史素养、书学理论与书写实践之间,找到了可以相互融通的方法——这也许就是他奉行不悖的“不离古、不泥古”。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书法教育:历史沿革与当代问题及出路
    2.   我国教育历史悠久,书法教育伴随识字书写而生。究其源头,盖自三代有之。“唯殷先人,有典有册”可推知殷商时代已有书写史官和书写教育。孔子私学教授弟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于实用的识字教育中凸显了艺术性的观念。中国书法于实用性与艺术性阴阳互推之中而生存演化。秦发行的《仓颉篇》、《爰历篇》等通用教材和欲以秦小篆统一文字的“书同文”政策体现出书法教育中强烈的实用观念。汉代太史试学童的史官选拔制度、统一教材《熹平石经》的颁布、鸿都门学的设立都是以书法的实用性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魏晋氏族书法和师徒相授的书法教育传承模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惨澹蟠穹苍”黄苗子书法的赏欣赏
    2. 初次看到黄苗子先生的篆书是一九八五年在北京。老友吴冠中兄约我同去拜望黄苗子、郁风夫妇。步入客厅,迎面扑来通壁六幅连作的大屏,写的是郁逵夫一首七言绝句:“泥壁茅檐四五家,山茶初熟两三芽。天晴男女忙农去,闲杀门前一树花。”每幅只五个字,分两行写,末幅三字两行加款。书体我想可以称为自由体篆书。用传统论书的辞匯,可说:“纵横恣肆,雄健茂密”。我伫立壁前,似乎展舒在视野里的是一片阔镜头的丘壑泉林。一石一木各有生命,各显风华,相竞美,相衬托,充满生机活力,郁郁葱葱。细看,并无写实的形象,并不见任何山茶树花,而我们强烈地感到它们的存在,真所谓:“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天道酬勤 -记青年书法家郭斌二三事
    2. 郭斌,乳名斌斌,作家郭彦雄之子。由于我与彦雄志趣相同,爱好写作,故交往甚密。 一次,彦雄邀我与作家申跃中、郭湛芳、耿直和刘春芳前去作客,忽见壁上悬着一幅清秀工整的楷书作品,很有功力,问是何人所书,郭斌腼腆一笑:“是我写的。”我不胜惊喜,想不到一个刚读初中的学生竟能写出如此好字,便问如何学得,彦雄告诉我:斌斌每日做完作业,便着迷似的学习书法,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宋徽宗等名家字帖都临,直至深夜完成计划后才睡觉,数载不辍。随后,郭斌取出一大抱楷书、隶书、行书作品让我点评,面对这些作品,心中惊叹不已,此童如此刻苦努力,日后必成大器!我遂将作品中不足之处一一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张仲亭现象举要——观《张仲亭书 》有感
    2. 近年来,张仲亭书法得到了书法界、社会书法爱好者的广泛好评,包括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均给予了大量的报道和评论,这一现象也引起了书法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张仲亭书法已从一般意义的书法成功进入了精品书法境界。张仲亭先生为书之道,从不刻意“创新”,自以摹帖习书者自居。守成传统,师法古人,几十年如一日,取乐于一翰一帖之间,可谓贤贤君子哉! 在习书临帖自娱自乐之中,先有《张仲亭书济南名泉诗》问世,世人见之不得不为之一振,或引古人之说:“善为书者以真楷为难,而真楷又以小字为难”。时下敢涉小楷者不足一二,而张公为其一也。即而又有《张仲亭书历代名人咏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茌良芹先生的书法艺术
    2.  艺术简历:茌良芹 号丑陋斋主,别署汉高故里人,军旅墨客,默兵。1959年生,江苏徐州人,大学本科文化,师级军官,大校军衔,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艺术委员会理事,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长治市榜书艺术研究会主席,长治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长治市诗词学会副主席,山西省作家书画研究院研究员,长治书画院副院长,太原理工大学长治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及书法报特约记者和特聘书法创作员等职务。   个人传略和书法作品载入《中国当代书法家图鉴辞典》、《中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文化书法与北大精神
    2. 文化书法与北大精神 王岳川 北京大学的书法艺术传统深厚,可谓渊源有自,名家辈出。北大百年,书法实践和理论建设上有着艰难而辉煌的历史。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的传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敬业精神,将切实地推动北大书法艺术教育与研究,并将为中国书法文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的成立,这标志着北大确定了书法艺术学科,把书法艺术引入其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当中。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的研究生教育承继北大艺术教育传统,坚持自身的人文精神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王岳川 陈振濂:学院派书法与文化书法的前景
    2. 学院派书法与文化书法的前景 王岳川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 陈振濂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所长 近来,王岳川教授与浙江大学艺术学院陈振濂教授,就大学书法教育三种形态——美术学院书法,师范院校书法,综合大学书法三足鼎立的形势做了前沿对话,并对学院派书法和文化书法的发展,以及新世纪中国书法的未来走向,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一个开放的书法时代,重视形式的流派可以把视觉形式发挥到极至,重视文化维度可以把书法文化功能发挥到极至。学院派书法要解决的问题是:现代人的思想表达和传统书法的笔墨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生存环境---书法艺术面临的现实
    2.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书法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按照我们的理解,对于书法艺术审美符号特殊性的认识,除了从整个审美构成关系层面上来解决外,还要取决于艺术生存的环境。当人类进人一个新千年里,任何一个文化的枝节。局部,都会引人反顾思索,鉴往知来。文化是一种社会生产,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越来越显示出基础位置。因为文化产业是以精神产品为主导的产业,对自然资源、环境不构成威胁、不造成消耗,同样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素。 二十世纪末的二十多年间,书法艺术的发展使我们真切地感到了在不断拓展的审美空间,书法为社会精神资源之一,陶冶性灵、抒情意,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13(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