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新闻 >>
    1. 浅析邓石如《六朝镜铭》艺术风格
    2.   篆书作为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更迭而演变。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标准化政策,统一了度量衡,规范了文字和车轨宽度,为篆书发展打下基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秦始皇推行“书同文”政策,确立小篆为官方用字,促使篆书从大篆演进为小篆。   在书法艺术中,碑学和帖学两大流派的争议长期存在。清代文人特别推崇碑学,邓石如正是清代碑学研究的重要人物。他开创了清代书法对“尚质”书风的追求,对碑学创作和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王世镗章草书法散论
    2. 清代前期,浪漫派书法颇为流行,中期的帖学派书法占据主流,中晚期的碑学派书法后来居上,这三种书风虽然有时间先后,但也有交集,并且互相影响,成就了清代书坛丰富多彩的格局。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时期的书法环境也有显著变化,涌现出一批书法家和书学理论家,王世镗即是其中的一员。 王世镗生平述略 王世镗(1868—1933),字鲁生,号积铁子,晚年号积铁老人,近代著名书法家,擅章草。王世镗曾就读于开封大梁书院,其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很快成为大梁书院之冠。然而在科举应试时因其于策问、条对、天算有过于常人的地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饶介草书长卷《韩愈柳宗元文》
    2. 韩愈柳宗元文(草书) 元 饶介 近日,一件元代书法珍品长卷——饶介《韩愈柳宗元文》在苏富比香港春季拍卖会上以2.135亿港币落槌,成交价达2.501亿港币,毫无悬念地成为本季拍场的焦点。 此卷书法为元末书法家饶介所书,以草书形式书写唐代文学大家韩愈的《送孟东野序》与柳宗元的《梓人传》。尺幅浩大,气势磅礴,堪称其传世作品中最长、最具代表性之作。全卷笔意奔放、行气贯通,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饶介巧妙融合了“二王”、张旭、怀素等书法大家的传统精髓,亦为元代草书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物范本。 此卷曾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为乾隆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从《书谱》看书法 审美的形神之辨
    2. 祭侄文稿(行书) 颜真卿 孙过庭的《书谱》作为唐代书法理论的集大成者,不仅系统阐释了书法技艺的哲学内涵,更以精微的审美眼光建构起书法品鉴的层级体系。这部“书论双璧”的经典之作,为后世揭示了书法艺术从技法锤炼到精神超越的完整路径,其论述至今仍为书法学习者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笔法哲思:从物理运动到心性轨迹 汉字书写由甲骨契刻到毛笔书写的演进,实质是华夏民族将实用工具升华为精神载体的文明进程。孙过庭在《书谱》开篇即揭示“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的笔法本体论,将看似简单的点画运动提升至哲学层面。这种认知与蔡邕“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跬于完整 掇于精华—​—陆维钊的书风书意
    2. 四石碑名(篆隶) 1978年 陆维钊 陆维钊的名字,在中国美术学院是一座大山。其广袤,诗书画齐一,集在砚边无尽的笔下;其渊深,文史学养丰厚,凝成毫纤笔端上的浩气。作为中国书法教学的一代创始人,他总让我们崇敬怀想,高山远望。作为一位始终立在我们书学研习周遭的谆谆教者,他总让我们笔杆铿锵,感受着师者的诚心与正气。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作为初入校门的学子,我曾在校园里见过陆先生。他总挂着一丝谦和的微笑,兀自沉于某种思绪之中,却显得几分孤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展览上见到先生所写“抽宝剑、缚苍龙”“同心干、放眼量”书联,便觉笔重扛鼎,字形雄奇。后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百印颂家风篆刻作品展” 亮相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2. 5月15日,由上海市妇女儿童联合会、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主办的“百印颂家风篆刻作品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幕。 展览以“百印颂家风”为主题,共展出110枚由华东师范大学书法篆刻专业师生创作的与中华传统美德相关的篆刻作品,包括“家和万事兴”“修身养德”“齐家睦邻”等,涵盖玺、印、瓦当、镜铭、封泥等类型,使中华传统美德以新的方式融入现代家庭文明建设中。 本次展览还配套推出篆刻艺术体验活动,带领观众现场体验篆刻艺术,感受金石与书法碰撞的独特魅力。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6月15日。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目前不会出现超过古代书法的“书风”与“书体”
    2. 采古今能书人名,今天是“无与伦比”的。尽管古代中国的毛笔书写是常态,终因生产力低下,有机会进行文化学习和毛笔书写的人并不多。计算机时代,毛笔书写已退出生产生活了,可是,以艺术的名义进行书写的人却越来越多。各级书法家协会是书法家们向往的组织,数以万计的会员,体现着当下书法学习和书法创作的体积和容量。 参与人数的多寡,不是某一领域和行业是否兴盛的指标。滚滚而来的书法大军,多如牛毛的展览、评奖,改变了自古以来的书法生态,我们突然发现,貌似繁荣的书法创作,已经没有“沉痛彻骨,天真烂然,使人动心骇目,有不可形容之妙”的境界了,取而代之的是笔法的变化,形式的调整,色调的强暗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中国书法走进卡塔尔、阿联酋
    2. 日前,“2025中卡书法交流展暨汉字之美·中卡锦言主题书法展”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卡塔拉文化村开幕,“2025中阿书法交流展暨汉字之美·中国古代哲人的沉思与当代书家的表现书法展”在阿联酋迪拜拉希德图书馆开幕,中国书协代表团赴卡塔尔、阿联酋访问。 此次在卡塔尔、阿联酋举办书法交流展,展示了汉字之美和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包容开放、交流互鉴的姿态。“2025中卡书法交流展暨汉字之美·中卡锦言主题书法展”共展出中卡两国书法家以古代先贤的智慧箴言为内容创作的50余幅书法作品,呈现出各自书法艺术独特的美学风采与精神内涵;“2025中阿书法交流展暨汉字之美·中国古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祝允明:明代书法巨擘的艺术之路与永恒影响 兼论其书法风格的传承与突破
    2. 引言 在中国明代书法史上,祝允明,又名祝枝山(1460—1527)无疑是一座丰碑。他以狂草的巅峰造诣与楷书的典雅格调,重塑了明代书坛的审美范式,亦为后世书法艺术的突破性发展埋下火种。作为苏州乡贤金思宇教授将从祝允明艺术之路、艺术成就、艺术风格及对后世的影响四个维度,结合具体作品与历史案例,探讨这位“吴门四才子”之一的书法大家如何以“破格”精神与文化自觉,成为连接晋唐传统与晚明浪漫主义的关键枢纽。 一、艺术之路:困顿中的觉醒与超越 祝允明的书法人生,始于家族的深厚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李纯博书法作品入选《书写荣光》—“百年•百书•百位劳模心声”书法大展
    2. 值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之际,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书写荣光》—"百年•百书•百位劳模心声"书法大展,集中展出100位知名书法家创作的100年来100名著名劳动模范的名言、心声作品,4月29号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隆重开幕。 本人作品入选并赠送全国劳模洪家光先生。 展览期间,"书写荣光"展览官网开启网友点赞,截至5月9日累计浏览量突破2.6亿次,点赞量超4300万次。公众号文章"百位书法名家!百位劳模金句!亮相太庙"阅读量突破10万,"抖音平台#书写荣光话题累计播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15(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