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新闻 >>
    1. 颜奕端当选广东省书协主席
    2. 颜奕端 书法作品 7月3日,广东省书协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广东文学艺术中心举行。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垂林,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高景海出席会议。 会议选举颜奕端为广东省书协第七届主席,审议了《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专业委员会组成人选名单》。 此前,2024年10月10日,广东省书协换届,主席空缺,颜奕端任专职副主席,另14名副主席是王忠勇、方创然、田炜、丘仕坤、刘洪镇、李远东、李鹏程、李静、陈志平、姜在忠(香港)、倪蔚睦、容浩然(香港)、萧彼德(澳门)、梁炳伦。 颜奕端,1968年1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吟咏江南翰逸飞——刘树人、王国贤、叶鹏飞诗词书法展
    2. 兰亭遗韵今又现,诗书合璧咏江南。经过半年多的认真筹备,“吟咏江南翰逸飞——刘树人、王国贤、叶鹏飞诗词书法展”于6月25日在上海美博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上海市海上兰亭书法院独家主办,上海美博艺术中心承办。 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副秘书长刘树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王国贤、江苏省常州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叶鹏飞三人,几十年浸淫诗书之道,在书法创作和诗词创作两方面皆具较高水准,联袂展出76件作品,其中诗词116首,楹联9幅,均为作者自己创作。作品形式多样,正草篆隶行5体俱全。格调正大豪迈,气息文雅清和。格律声韵遵规合矩,遣词造句用心推敲,或吟诵山水、托物寄情,或咏怀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启功不敢自称“国宝”
    2. 丁聪 大熊猫病了 漫画 20世纪90年代,著名漫画家丁聪画了一幅漫画《大熊猫病了》。画的是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胖嘟嘟的脸庞上架着一副眼镜,很像国宝大熊猫,双手举着一张纸,上写“大熊猫病了,谢绝参观”字样,署名“小丁”。这是怎么回事呢? 80年代初,启功任教北京师范大学,住在小红楼里,当时,他的书法名气已经很大,人们以能求到他的书法作品为幸事。刚开始,启功有求必应,他说:“人家要你的字,是看得起你,怎么能不给人家写呢?”1984年,启功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社会兼职也很多,前来登门拜访求字者越来越多,可谓门庭若市,有的人不但自己求字,还代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墨香润银龄
    2. 书法大赛进社区 主办方供图 在社区文化中心,银发老人挥毫的身影与宣纸沙沙声织就生活诗行;在老年大学书法课堂上,智能设备辅助教学的光影与墨香勾勒岁月静好……随着“文化养老”理念深入,书法等传统艺术正悄然成为无数长者的精神寄托,而让艺术滋养晚年,需凝聚社会合力,协同做好艺术教育建设。 如今,从社区书法角到全国赛事,从线下笔会到线上平台,多元形态的书法活动正融入银龄生活,搭建起滋养心灵、连接社会的桥梁。由北京民生中国书法公益基金会、民生书法艺术馆等机构发起的“诗书翰墨 悦享民生”民生书法大会持续为这股“银发翰墨潮”注入力量,助力他们在书写中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2025西安碑林海峡两岸临书征件活动启动
    2.   记者从台湾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获悉,由该协会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陕西省文物交流协会、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西安碑林博物馆共同举办的2025“临古开新·共书辉煌——西安碑林海峡两岸临书征件活动”近日正式启动,面向海内外征集投稿。   台湾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创会理事长陈春霖表示,书法不只是书写的技艺,更是汉字美学与精神传统的综合体现,而书法碑刻是中华书法艺术的宝贵载体。活动旨在推广书法、倡导临书并介绍西安碑林的历代碑刻典藏。   本届征件活动设有高中组、大专院校组及社会组,参加者需依指定尺幅、碑刻内容、落款等规范书写后投稿。获选作品除收录于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秦“田翳采药昆仑”石刻的释文问题
    2.    【学术争鸣】    秦“田翳采药昆仑”石刻在青海省玛多县扎陵湖西北岸,最早发现于2020年7月5日,首次见载于侯光良《昆仑上下——青海的史前文化》一书,然并未进行正确的释文和深入的考证。2025年6月8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仝涛先生《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实证古代“昆仑”的地理位置》一文,正式向大众公布了“采药昆仑”石刻。该石刻的发现,“解决了国人千古争讼的关于‘昆仑’‘河源’的精确地望问题,记录了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遣使向昆仑山寻觅仙药的历史事实,补全了文献记载的缺失。”印证了任乃宏先生《定位“古昆仑山”》一文的考证结果,意义非凡。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睹物与凝思——郭振宇艺术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
    2. 6月29日下午,由天津美术馆、山东美术馆主办的“睹物与凝思——郭振宇艺术展”在天津美术馆盛大开幕。 本次展览是艺术家继2018年今日美术馆、2019年山东博物馆之后又一次重磅展览,共展出郭振宇8组艺术作品,以呈现郭振宇近五年来的新作为主,辅以代表性的装置作品,向观众传递艺术家的整体创作思路。 展览的深层脉络,暗含着对东方美学中“物我交融”思想的当代转译。从宋代文人“格物致知”的哲学传统,到明清画论中“迁想妙得”的创作理念,“物”与“我”的关系始终是中国艺术的精神母题。郭振宇的创作并未停留在对传统符号的挪用,而是通过材料的当代性表达,让古老的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斯文在兹——写在启功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之际
    2. 2025年6月30日,距离启功先生离世已整整二十载。这位自嘲“身与名,一齐臭”的学者,以一篇诙谐而深沉的《自撰墓志铭》,为自己一生镌刻了一幅最精妙的侧影:“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 这看似轻松随意的寥寥数语,实则字字千钧,凝聚着一位通儒对生命本质的彻悟、对浮名虚誉的洞穿,以及对学术真谛近乎虔诚的叩问。 他自况“博不精,专不透”,这看似谦卑至极的退守,实则是其深厚学养在无边知识海洋前的自然姿态。作为一代国学大师,他皓首穷经,其注释的《红楼梦》程乙本,以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笔触之艺”:开启全新的古文字艺术表达
    2. 汉字蕴含着丰富的造字思想、美学原理及创作方法,历经数千年仍为当代艺术创作及文化传播带来不竭动力。如何为汉字注入新的活力,贡献当代的智慧与创意,并以此为载体,实现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对话? 近日,在法国商博良世界文字博物馆展出的“笔触之艺:中国古文字视觉艺术展”,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楠从教三十年来在甲骨文、金文、篆书等中国古文字研究与创作中取得的成果为载体,通过数字艺术、装置设计与互动体验,向欧洲观众展现中华文明的历史纵深与现代生命力。透过这些作品,观众能够与中国文字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感受汉字的生命力与活力。 陈楠长期致力于包括甲骨文在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和调心手之用”:解缙对师古的倡扬
    2. 游七星岩诗 局部(草书) 解缙 故宫博物院藏 为了重新树立书法的主流审美标准,以“中和之美”为旨归的书法美学特征开始为时人不断强调。回溯历史,每每在某个时期出现一种较为激进、偏欹的美学实践与理论主张时,隐于深厚传统之内的中和之力就会迅速发挥作用,借由复古、纠偏、立法等主张快速减缓文艺发展方向与传统轨道的偏离。这种文化演进方式更多的是以“中和”的方式缓和文艺变革的剧烈程度,起到反思与扬弃的作用,并将新的经验纳入民族文化发展与美学思想的新的传统之中。在明代书法文论之中,对书法中“法”的强调让人们看到了这种中和力量的具体作用。 明代文人艺术实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26(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