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新闻 >>
    1. AI不是取代书法,而是推动发展
    2. AI已然成为当今时代的显著特征。AI的迅猛发展,影响着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从艺术界域来看,传统的艺术思维和生产方式与现代革命性技术的直接碰撞,让当代的人们似乎有些措手不及。尤其是当人们看到AI艺术作品的时候,一方面,人们感叹AI技术的强大而充满好奇与期待;另一方面,人们不免担忧自身价值可能受到AI的冲击而处于焦虑之中。不过,兴奋与阵痛交织过后,艺术界已是逐渐理性地去面对艺术与科技与新时代的深度融合。而在这具有革命性的AI时代,作为书法工作者,亦是应该以积极且理性的心态去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具体来讲,有两个方面需要书法家认真思考。 其一,书法创作更加注重体现个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越是现在越需要人文关怀
    2. 最近确实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我认为技术和人的关系问题并不是最近才面临的问题。20世纪的存在主义之争本身也是跟机械复制进步的历史相关联的。目前比如说像短视频的投送机制能够推测用户画像,这可能会导致用户一直处在自己舒适的静态区域里面。越是这样,则越需要人文关怀和教育,比如培养思辨能力和自我分析的能力。 AI对于我处理一些简单沟通信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因为它可以很快地帮我把一些英语邮件转回成中文或者把中文邮件转回成其他语言。但是如果说我需要处理一些比较学术性的写作的时候,其实AI并不能提供很好的解答。正是这样一种话语深度之间的“缝隙”,让我知道其实人的知识并不会在短时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我正用愉快的心情拥抱AI
    2. 曾翔 白居易《斋居偶作》 32×68cm 2025年 书法的核心就是书法本身。当下很多人把书法的核心说成是文本内容、是文化、是情感等,我以为都失之偏颇。其实书法就好比一个人的心电图,是人的精神的一种流露。所以这才是它真正的核心,它不需要其他的东西来代表。 AI是把混沌的世界变成清晰,变成可以计算,变成有条理,可以很清楚地看见,把世界的混沌状态变得让我们明明白白。 几千年来,书法的秩序一代一代相传,由混沌走向清晰。但是我以为,书法的未来可能是要把清晰的东西变得混沌,让它有猜测性,让它具有不可捉摸性。我认为这才是书法未来的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AI时代,书法应该重新回到“人”
    2. 陈振濂 书法作品 从某一些方面来说, AI对书法的影响是“致命”的 AI的运用范围非常大,牵涉的面非常广。人工智能的三个核心要素是算法、算力、数据,就书法而言,冲击是非常大的。如我们把陆维钊先生、沙孟海先生所有作品的风格、形式、技法等数据输入,只要有足够多的数据,我们想复制他们的书法就轻而易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作品”作为一个结果,AI取代书法家是非常容易的。以此类推,今后书法学习,在AI时代也会变得非常容易。现在有书法机器、机械手,可以模仿书写时的速度、顿挫、用墨等,初学者想要写褚遂良的楷书、王羲之的《兰亭序》等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关山月、黎雄才等艺术家名作亮相武汉美术馆
    2. 向海洋宣战 | 国画系五年级师生集体合作 296cm x 604cm | 1960年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长达15米、堪称20世纪50年代描绘中国农村建设的史诗之作的《山村跃进图》;以1954年武汉抗洪斗争为背景,通过28米长卷全景式展现防汛抢险场景的《武汉防汛图卷》……一批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的中国画变革中产生的艺术佳作,与湖北或武汉关系密切,许多就诞生在湖北或武汉。 6月24日,作为2023年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由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画派纪念馆与武汉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从画派到学院:岭南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专题展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厦门书法家叶曼林“笺上鸣蜩”书法展引关注
    2. 书法展现场。 张文嫔 摄 厦门知名书法家叶曼林日前举办“笺上鸣蜩——集物社十周年暨曼林禅墨小品展”,将书法禅艺美学与艺术设计理念加以融合,集中呈现,受到厦门书法界和艺术界的广泛关注。 叶曼林出身书香门第,自幼爱好书法,师承罗丹、虞愚教授,间接受到弘一大师开示。其艺术之路,是一条博采众长的“转益多师”之道:少年时,他在厦门书法名家罗丹门下习得碑帖临摹的扎实根基;青年时,因父亲同窗引荐,得以追随弘一法师高足虞愚教授研习书艺。虞愚所授,不仅是“刚柔相济”的笔法,更有弘一法师一脉相承的“明”“净”书道精髓——追求大道至简、疏朗舒适的气韵与轻松妥帖的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以乡土为魂 以执着为笔 毛本华的守望与在场
    2.   毛本华 《塬上麦地》 油画 54cm×65cm 河南省美术馆藏   6月13日,河南省美术馆策划推出的“守望与在场——毛本华艺术研究展”正式开幕。展览系统呈现了毛本华的艺术探索历程,展示了这位以乡土为魂、以执着为笔的艺术家的坚守与信念。展览为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入选项目,这也是河南省美术馆策划的展览第8次入选该项目。   1942年,毛本华出生于浙江省舟山市。20世纪60年代末,他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怀着一腔热情来到河南,自此与中原大地结下深厚情缘。在河南生活60余年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法国童书大师杜莱中国大陆首展开幕,在“乱画”中释放天性、激发创造力
    2. 让色彩在指尖绽放,让想象在 “乱画” 中狂欢, 6 月 21 日,法国童书大师、艺术家埃尔维·杜的中国大陆首展“乱画游乐场”在北京The Box朝外·年轻力中心开幕。 这场以 “打破规则,释放想象” 为主旨的展览,不设固定观展路线、不设 “最佳欣赏点”,将展厅化作可互动、可共创的创意游乐场,以沉浸式空间、光影体验、游戏互动、工作坊等形式,带领观众走进杜莱的艺术世界、找回创作的本真乐趣。 作为全球具有创新性的童书大师之一,埃尔维·杜莱将绘本设计成镜面书、光影书和镂空书等形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完成艺术启蒙。他的作品获奖无数,代表作《点点点》全球销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探寻书法中的“理”与“法”
    2. 《中国书法的理法观》 杨勇 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今人讨论书法,多言“法”字,论及书法之“理”者则相对较少。梳理古代书论,关于书法之“法”的讨论固不胜枚举,而“理”作为书法之“法”得以确立的内在依据,古人的相关言论亦极为丰富。 “理”具有超时空的性质,是脱离了主体而存在的形而上者。由于“理”包含事物的本质特性,因而,“理”是天地自然万物的本体或存在的根据,具有一定的恒定性;“理”又表示事物变化过程中井然有序的运动逻辑和内在规律;不仅自然界的天地万物具有其客观存在的运动法则,而且人类的社会生活和道德行为同样遵循着某种原则规范。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风雨中的《龙藏寺碑》
    2. 《龙藏寺碑》碑额拓本 河北正定曾叫真定,由石家庄管辖,有着丰富的古代文物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第一次去正定,看到了剪纸艺术家任智需的巨幅作品《正定是个好地方》,这幅作品颇有想象力,把正定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艺术化对接。作品刻画了正定的繁荣景观,缩写了正定久远的历史,一幅剪纸作品展现了正定的前世今生。 站在这幅作品面前,我会在画面上寻找我喜欢的一个地方,那就是隆兴寺。我的目光从这些古代建筑群经过,最后聚焦于一块并不显眼的石碑,这块石碑就是《龙藏寺碑》。 要说清楚《龙藏寺碑》,必须说清楚隆兴寺。这是一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15(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