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新闻 >> 书法 书画 艺术 河南 综合新闻
      分享到:

      付天闻:浅谈临帖

        中国书法被称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它以极简的形式展现了无穷的意象。欲达书写佳境,临帖是必由之路,也贯穿于学书的全过程。

        临帖可以纠正书家的书写习气,进而促进技巧的提高及审美意识的增强。也正因为有这样的长期积累,创作时的“神来之笔”才能成为可能,“学书须求古帖墨迹,模摹研究,悉得其用笔之意,则字有师承,功夫易进”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学书的道路曲折艰难,无数的实例可以证明习书者艺术造诣的高低与从业时间的长短没有绝对联系,“江郎才尽”者比比皆是,而科学有效地临帖对书家艺术水准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今传世的碑帖数量浩如烟海,书家的取舍至关重要,正所谓“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 ”。选碑帖要选传世名作,要多听取前辈、老师的意见。同时也要根据自己的审美、性情和兴趣综合权衡,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初学书法,临帖时应先主攻一家,全身心投入,勤加练习,避免见异思迁。待到基本功扎实之后再广收博取,研习各家各派,以使技法不断完善。

        书家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名碑法帖逐一临写,即使临写,读帖也是十分必要的。读帖是无限靠近古人的过程,从中可以真切地体味碑帖的内容、艺术特点及精神内涵,甚至可以立体还原出古人的创作情境,这些对提升习书者的审美能力及综合修养具有重要意义。碑帖中的题跋亦要引起重视,它们多有较高的历史、文学及艺术价值,是我们了解碑帖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产生的历史影响的重要参考资料。读帖需要反复揣摩,即“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笔始有神”。

        临摹分为实临、背临、意临,三者层层递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实临是学书的初级阶段,需要书写者对字帖的艺术特点有充分的把握,并以追求形似为主要目的,即“察之尚精,拟之贵似”。实临有利于提高学书者对毛笔的驾驭能力,直至达到“心摹手追”的境界。但实临并不是盲目机械地书写,而是将作品与原帖反复对比,从中找出不足而加以调整,如此方能进益。这些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训练。

        背临是临帖的第二阶段,旨在运用实临中所掌握的书写技巧将记忆中碑帖的艺术特征表现出来,它检验的是书写者对碑帖的熟练程度。评判背临的标准除了点画的质量及准确性,更有作品的通篇气息布局。在背临的过程中,所书作品不可能与原作完全一样,也正是有这样的锤炼,书写者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准,即“取古人之书而熟观之,闭目而索之,心中若有成字,然后举笔而追之。字成而以相较,始得其二三,既得四五,然后多书以极其量,自将去古人不远矣”。

        意临是临帖的最高阶段,是个人书写技巧与艺术理念的完美结合。意临分为两类,一类是书家根植于原帖,对原帖笔法、字形、气息及情感综合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另一类是书家已具个人风格,临古只是纯粹抒发己意,仅仅只会在字里行间展现原帖中的某些元素。

        临帖之难,难于入帖和出帖。入帖强调继承,出帖在于创新。我们强调效法古人,不等于迷信古人、拘泥于古人。临帖只是学书的必要手段,我们要从所学的碑帖中慢慢脱离,直到完全不受原帖的束缚而形成个人独特的艺术风貌,这才是临帖真正的意义和目的所在。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58(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0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