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评论 >> 书法 作品评论
      分享到:

      亦狂亦温文 亦隽亦雄浑——记著名书法家田树元

      作者:核实中..2010-07-17 10:34:45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田”者沃土也,“树”者建树也,“元”则第一。天降田树元一个生命的昂然奋进和一副秉性的超然。
          在当代关东书家中,田树元无疑是突出的一位。其标志不仅仅是因为作品接连参加第四、五、六、七、八届全国中青年书展、第六届全国书展、首届全国行草书展、首届全国扇面书展、第一、五届全国楹联书展等重大展览;不仅仅是因为在王羲之杯、李太白杯等国际国内重大的书画赛事中多次获得金奖、银奖;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艺术简历编入《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书法名家精品集》等三十余部大型辞书,作品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入集,更主要的是他在当今人心浮躁、物欲横流、书坛纷杂的情况下,仍将一灯荧燃的寂寞萧斋,视作万丈事业的起点,而视虚张声势为底气不足的悲凉。
          “一得庐"是田树元的书斋之号。一得,求的是一天有一得,天天有进步;寓的是一生有一得,唯求书艺精。他学书崇古,信奉“书法不入晋人格,终成下品。”他悟性很高,悟从帖中来。《圣教序》一书,一买就三本,一本在家,一本在单位,一本随身带。读贴、临贴、背帖,走路坐车,心摹手追,直至闭目凝神,帖上之字皆如在睹。继后落脚在米芾,爱其沉着痛快,八面出峰。同时兼收苏轼的丰腴,文征明的灵动,学王铎的折笔,傅山的率意,力求融天机于自得、会群妙于一心。
          古人论书,以势为先。如蔡邕的“九势”、卫桓的“书势”、王羲之的“笔势”,论的都是“势”。康有为说:得势便,则已操胜算。树元作书,用笔结体最善取势。观其作品,行书居多,参照晋唐人尺犊书法的风韵,下笔迅疾,多用侧锋,点画精严,起止分明,布局率意,洒脱多姿,俊爽挺秀中蕴含一股雄放浑厚之气。偶尔也有寻丈之作,一次参加吉林省书法精品展,他拿出每字一米见方的对联“龙门寻遗古,云峰观经书”,气势夺人,一举夺得金奖。显然,他是将晋人气韵,颜柳风骨,苏米意趣,皆吐纳其间,把“隽永”和“雄浑”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并存笔下,相辅相成,对立强化,营造出一种别具一格的风貌和意境。
          亦隽亦雄浑的书风,与树元亦狂亦温文的性格相吻合。树元重视文化艺术素养,古今书艺理论了然于胸,诗词歌赋,富于情词文采。再加身材颀长,瘦骨清像,秀发飘拂,一派儒雅风度;与好友在一起,又喜歌善舞,舞姿翩翩,劲歌声声,一股狂劲,一种灵气,一缕爽捷,便依稀可见树元为人处世潇洒放达,不善张扬。早年从军,书法作品就已入选郑州国际大展,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子弟兵,凭借自己的实力登上了最高的艺术殿堂。1994年,田树元获吉林省政府长白山文艺奖;自1996年以来,连续两届选聘为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2001年破格晋升为国家一级美术师;2002年获中国书协“德艺双馨”荣誉称号;2003年1月,又荣膺中国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先后在吉林省国际网络台、中国吉林书画网等网络上建立了个人作品主页。其知名度和影响力盛誉国内、远播海外。对于这些,他都一笑了之,很少向人提及,仿佛一笔在手,笑傲王侯!
          树元年过“知天命”,正是艺术生命最为旺盛的时期。“学书莫畏难,漫笔碑帖间;不辞面壁苦,豁然重重天。"这是树元的自作诗,当是学书路上的写照和自勉,更是学书成功的感悟之所在。"一得庐"主一步一重天,自能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迈向新的境界。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64(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