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评论 >> 书法 作品评论
      分享到:

      黄如论书法艺术评论

      作者:核实中..2010-07-17 11:47:00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黄如论,汉族,1951年9月18日出生,籍贯中国福建省连江县,旅菲华侨,高级工程师。现任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兼任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侨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侨联常委、中国人民大学董事会副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华商会会长、云南省人民政府顾问、中国致公党福建省委副主委、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省慈善总会高级顾问、福建闽江学院副董事长、世界福州十邑同乡会名誉会长、四川省海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东南置业》杂志社名誉社长等社会职务。著有《为人处世与企业管理》(作家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和《黄如论书法集》(文物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题赠《黄如论书法集》
          □李准
          华商巨子黄如论,出身寒门有高志,天生英才难自弃,集现代经济运营智慧与中华济贫助弱美德于一身,创地产业商贸业之奇迹享誉海内外,获慈善捐助连年之冠军独步在神州。此君性豪爽、重然诺,又多才多艺,尤长于书法与歌诗。其为书,以气御笔,意在笔先,豪放中求健劲,自然中见飘逸,自成一格,乐在其中也。喜见《黄如论书法集》问世,特作歌以贺之:
          (一)
          矫矫不群,笔卷风云。
          真体内充,慈悲为魂。
          (二)
          明月前身,梦中情人。
          流水今日,天使之吻。  
          
          重实轻名 大气沉稳
          □王朝柱
          黄如论先生的书法集就要付梓了,我听后很高兴。
          但是,黄如论先生请我为他的书法集作序,我却诚惶诚恐!虽说我的职业是“码字”当作家,但“码”了几十部书,也没“码”出个“法”来;再者是隔行如隔山,我对书法之道、之理从未学习过。因此,我这位隔着“行”的“山外人”哪有资格评介黄如论先生的书法呢?
          风格即人。它准确地道出了艺术风格是受着艺术家所制约的。就这个意义上讲,我介绍一些我所认识的黄如论先生的为人,对读者欣赏他的书法会有益处的。
          黄如论先生是位成功的房地产商,这在同行业内是有定评的。但是,成千上万的买房人多数只知“世纪城”,不知打造“世纪城”的统帅黄如论先生。
          同样,圈内的人都知道黄如论先生喜欢写字,且不拘一格。但是,人们只知道“世纪金源大饭店”等题字写得挥洒自信,而不知出于黄如论先生的笔下。
          这恰好说明了黄如论先生重实而轻名的品格。
          所谓重实,就是办实事,不吹不擂,办一件又一件为老百姓欢迎的实事。近400万平米“世纪城”的打造和营销的成功,就是黄如论先生重实品格最好的注脚。
          黄如论先生的书法大气、沉稳,也就是这重实品格的再现。
          我每每看到黄如论先生的题字,就很自然地想到他的为人。一次,一位知名的教授问我:“世纪金源大饭店的题字,颇似半瘦金体,不知出于何人之手?”我笑答:“什么体我不懂,但我知题字的人就像是他写的字:又瘦、又高,且十分凌厉。”
          说到书法,我想起一位日本友人说的一番话:当代中国的书法,我喜欢毛泽东和郭沫若的。毛体气质逼人,郭体功夫深厚(大意)。我问他:“毛、郭二人的书法,你最推崇哪一位?”他答曰:“毛!”我问:“为什么?”他说:“气质为上。”
          黄如论先生的书法虽然不能与毛泽东和郭沫若相较,但我认为他的书法的气质是比功夫要更胜一筹的。
          说到书法的功力,我又想起了中国近代书法史上的一件轶事:书法泰斗沈尹墨先生早年习字,偶被一代狂士陈独秀看见,陈批评沈的字“其俗入骨”!沈尹墨听后遂决心天天习字不辍,终成一代大家。
          这说明功力是练出来的。
          我想,如果黄如论先生也能习字不休,他的书法就能达到气质和功力相兼的境界。
          朋友相求,却之不恭。写如上几句,是为序。
          
          文化“化”人 书法“养”心
          □仲呈祥   
          我既不懂经济,又不通书法,但作为黄如论先生的挚友,却敢狂言:在我相识的成功的企业家中,他最悟书法真谛;而在我结交的书法家中,他又最通企业管理。佐证便是: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他的专著《为人处世与企业管理》与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黄如论书法集》。
          文如其人,书如其人。读他的专著,品他的书法,个性鲜明,外刚内柔,足见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之和谐统一。文化“化”人,书法“养”心,靠“化”成的高素质、“养”成的高境界的人去确保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此乃如论先生成功之道也。
             
          字如其人 仁心侠性
          □夏 潮
          我们在欣赏黄如论先生的书法作品时,“字如其人”一词一下就冲进脑海。一是其字如其人之形。初见黄先生之面,觉其人瘦削轻健,精神矍铄,颇具仙道风骨;及见黄先生书法作品,便觉瘦劲挺拔,精气内敛,一股逸秀之气扑面而来。二是其字如其人之神。黄先生多年来纵横商海,长袖善舞,儒雅从容的外表难掩其精锐霸悍之气;其书法作品点划之间,既有锐芒毕露,又能收锋聚劲,提顿之间,虚实映带,收放自如,诚如其在商海之中纵横捭阖,指挥若定的气度。三是其字如其人之心。黄先生这些年经过辛苦打拼,积累了财富,但黄先生不为财富所累,视富贵如浮云,仁心侠性,热心慈善事业,做了大量造福社会的善事;其书法了无羁绊,淡定自在之间,禅意浮泛,颇显佛性。
          作为中国文联联络各门类艺术家的职能部门,我们希望能为黄如论先生在艺术领域的探求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服务。
             
          书为心画 言为心声
          □李树声
          在看到黄如论先生书法集之前,我读过黄先生的一本著述:《为人处世与企业管理》。我们见到过把处事与经商联系起来的著述,至于为人也不过说说而已,而像黄先生这样把为人与经商联系在一起,联系得如此入情入理,井井有条,令人信服的著述还是不多的。这部著述有一个理念令人赞赏与惊叹,就是“商业的成功首先是人格的成功”。他主张为人对于事业的成功是基础是保证,是人生在世的根本状态。他不仅这样说,这样写,也是这样做的,他连续四年荣登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榜首,仅抗“非典”一项就捐赠1400万人民币,至今为止他捐助慈善事业已近十亿元。他的金源人十大准则的第一条就是追求诚信、正直、忠诚、谦虚、勤勉的人格理念。他对自己的主张躬行践履,他的行动和主张让人看到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商品经济领域中不容忽视的成就和中国企业家的境界与风采。
          在《为人处世与企业管理》这部书中,他讲为人的原则,讲自我的天平,讲一诺千金,讲平衡心态,讲知礼尚礼,讲格物致知,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位公务缠身商界的领军人物,旁征博引,讲今比古,把自己多年来经商中散见于各个讲话、报告、交谈篇什中的零珠碎玉,融会成一条商业管理思想的江河,揽商界之胜,通世事之变,既是当代企业管理的风云录,也是经商人士的必读书,她记载了一位不同凡响人物的人生体验,也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企业文化生态流变的写真卷,更是他这部书法集的文化底蕴和积淀。
          应当说,作为成功的企业家,黄先生有着独到的思维和眼界,这也在于他长期为书为诗为文之故。黄先生在繁忙经商之余,多年临池不辍,在书法艺术上也有相当的造诣。我们从《黄如论书法集》中集中看到他起笔转合之中的功力和艺术水准,笔势果决、干练大气。他挥洒自如更多的还是表现他的人生理念和崇德尚艺的情怀,其中许多是他的自作诗和自身感悟的文字,可以想见作者当时如何大笔淋漓有感而发。读这部书法集,我们从那些瘦硬的书体中看到作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诠释和对艺术灵动的悟力。书为心画,言为心声,他把自己当时的经历、感悟、人生追求都化入书法创作之中,其实艺术美学的基底又何尝不是人生哲学。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喜欢讲万法归宗、殊途同归,可以说黄先生把为商之道、为书之道、为人之道凝练为一个端点,通过端点可以让人看到属于他自身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在诸多闪光的亮点中读到了一个最熠熠闪光的亮点,那就是他把人生之思、慈悲之心化为书之情和效国之行。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102(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