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评论 >> 书法 综合评论
      分享到:

      郑永标结义国画“道咸”与书法“碑学”

      作者:核实中..2010-07-17 14:37:54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黄宾虹曾提出“中国画道咸中兴论”,有学者认为:“道咸”绘画中兴之本乃清代碑学之兴,我认为很有见地。




        --------------------------------------------------------------------------------



          黄宾虹曾提出“中国画道咸中兴论”,有学者认为:“道咸”绘画中兴之本乃清代碑学之兴,我认为很有见地。我们看到“道咸”的画家们如虚谷、赵之谦、蒲华等不但书法功底深厚,而且承接其衣钵的近现代中国画大家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等个个都是 “篆隶”高手,他们高超的书法艺术素养为其中国画注入了浑厚的金石气息,拓展了中国画,成就了他们不朽的艺术生命。



          因此,金石碑学的深厚内在精神,是振兴“道咸”以来中国画之本,也是在更深层次上解释了“书画同源”之理。所以,当代中国画的真正振兴应深刻领会 “道咸中兴”的精神内涵。



          绘画、书法并举



          郑永标是一位画家,如果说他在中国画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话,我认为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是他继承了“道咸”以来中国画大师们将金石之学,融入到自己的中国画笔墨之中。他绘画、书法并举,不仅给我们展现出他对中国画的理解、追求和艺术造诣,而且对其书法的赏析为我们解读他的绘画找到了一个门径。



          我一直认为,篆隶是中国书法之根。如果说,书法在明末清初的式微是 “二王”帖学衰败的话,反过来说就是篆隶书法精神在隋唐之后的不断消解。所以,书法的振兴从本体意义上来说是篆隶的振兴,抓住了篆隶就抓住了书法的根本。郑永标是一位画家,他无意成为一个书家,但是,他对篆隶特别是金文的深入研习,使他不仅在绘画上多了一层金石气味,同样其篆、隶、行、草诸体,也散发出浓浓的金石气,和其绘画一样多了一层耐人寻味的意味。



          郑永标对金文和汉隶用工很深,几乎遍临了西周和东汉所有的著名钟鼎铭文和碑版。其金文厚重遒劲,深得个中三味,隶书大气凝练、体会碑版之意趣,行草书能将金文、汉碑的用笔和结字以及金石味很好地运用其间,在流美、畅达之中体现出金石汉碑的古雅之气。



          金文是书法的“种子”



          我认为,金文是书法的“种子”,它不仅是中国书法的源头,更从书法的技法、形式以及内在精神上与中国哲学精神相合。铸造性所产生的圆润、内敛、博大、厚重之审美特性,正是中国书法中锋用笔、“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的美学基础,也艺术地体现了儒家的“中庸”哲学思想。一个学书者对金文的很好把握那一定在最高层次上抓住了中国书法的根。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119(s)   11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