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名人访谈 >> 书法
      分享到:

      “闲”慧人生——近访书法家陈羲明

      作者:核实中..2009-11-17 09:45:09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近6米长的硕大红木桌上,随意摆放着各种精巧的古玩和艺品;大厅一角两扇芦苇帘子轻轻垂下,优雅地飘荡着,让人忍不住遐想帘后有怎样的佳人在翘首企盼;置身大厅就可听到潺潺流水在古朴的青石槽里叮咚叮咚有节奏地敲打,偶尔还会传来一阵阵悠扬的琴声;再环顾四周,高挑的墙壁上一幅幅飘逸的书画格外显眼;移步内堂,主人自创对联“妙也道儒释,乐乎山水茶”清晰地刻在青石板上……

          突然置身长沙市太平街的“三缘堂”,恍若跨越千年时空,刹那间从喧嚣都市跌回古时哪个文人雅士的野庐、书斋,一股古色古香跌宕开来,让人沉醉不知归路。忽而,大门敞开,飘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只见一人抱着一架古老的纺织机大踏步进来,不时把玩着,如获至宝。简约的唐装,飘逸的长发,旷放的笑容,再加上我行我素的作风,俨然一仙剑奇侠,又仿佛个性的摇滚歌手,谁又曾想,这就是“三缘堂”的主人——都市“闲”人陈羲明。

          走上二楼,木香伴着墨香扑鼻而来,所有的浮躁与世俗在此刻一点点沉淀,慢慢回归宁静。但见陈羲明缓缓铺开宣纸,凝神静气,大笔一挥,腕底尽生风流,一疾一缓,一燥一湿,一步一景,一线一变,如凤舞龙飞,亦似惊雷闪电,一分钟功夫不到,一个“闲”字跃然纸上,没有霸气、豪气,只见闲趣尽现纸端,让在场的人忍不住拍案叫绝。每天黄昏夜晚,陈羲明都在此木屋里挥毫弄墨,尽情地和古圣先贤对话、交流,享受闲暇中流淌的神韵。

          一纸完毕,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翩然而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陈羲明又开始摆开茶具,三五个闲人,围坐石板桌,煮茶论道。在浩瀚的时间烟海里,此时,此刻,唯一的世界,不必揪着思维剖析烦恼与功利,抛开入世的忙,把幸福种在心上,抒写淡泊明志的智慧,品味人生的美好,这才是陈羲明追求的惬意。

          茶水的清香逐渐氤氲开来,弥漫在空气中,月色透过小阁楼的天窗,倾泻下来,留下一地的温柔。最是那皎洁的月光挑拨得陈羲明诗心荡漾,借着此情此景,他总喜欢搬条竹椅,安安静静翻阅四书五经,品读“闲”书。古代的经典著作不仅写满了中国古人的智慧,也使得陈羲明对艺术领悟通透,书法更加随心所欲,空灵幻美。书法界大家这样评价:“羲明书法放飞着天生的灵性,透发出道禅的心境,那缠绕收放的点线和笔随意发的布局,让人思接千古的名篇佳构,给人美妙的感受。”也有人评价作为艺术家陈羲明的作品是“从来不重复,永远被模仿”。而如他自己所言:“书学之学,知行并举;书法之法,阴阳互动;书道之道,天人合一。”在种种“闲”书的熏陶下,陈羲明的书法方能达到凸显精气神的上善境界。

          中唐李涉《题鹤林寺僧舍》诗曰:“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古往今来,对于终日忙碌、疲于奔命的人而言,“闲”近乎是一种理想,有时甚至得“偷”才行。陈羲明则不然,他喜欢悠闲地欣赏属于自己的风景,看闲云,听闲水,交闲友,品闲茶,读闲书,弄闲墨,踱闲步,养闲心,做闲人。闲而静,静而慧,慧而悟……

          古老的太平街,历史一轮轮刻在青石板路上,典雅的“三缘堂”承载了历史的厚重,亦承载了许多人的心灵。不时会有人踏过石板路,叩开“三缘堂”的大门,去寻找他们寻觅已久的安宁、闲静。自号“九闲道人”的陈羲明在那一方净土上怡然自得地“把玩”着“闲文化”,在闲中颐养心身,渡己渡人,安静地雕刻“闲”慧人生。

        来源:网络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111(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