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名人访谈 >> 书法
      分享到:

      新加坡女作家访谈书法家喻革良

      作者:核实中..2009-11-11 11:12:35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新加坡女作家访谈书法家喻革良

        尤今

          “以‘力透纸背’这四个字来形容书法遒劲有力,不但错误,而且,还误导了很多人!”
          说这话的,是兰亭书法博物馆馆长喻革良先生。
          说这话时,我们正坐在兰亭的“曲水流觞处”。
          兰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在晋朝年间,书法家王羲之曾经和十数文友坐在这道弯弯曲曲的小溪旁,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文人雅集:他们把盛了酒的小杯放在溪水上,任其漂流,一旦杯子在水面停止或打转,坐在杯子旁边的文友便得喝酒、赋诗。酒味芳馥,友情醇厚,众人诗兴大发,赋诗总共37首,取名《兰亭集》,大家一致推选王羲之写序。在朦胧的薄醉中,文思畅通的王羲之以笔蘸墨,一气呵成地写成了精彩绝伦的《兰亭集序》,众人一读,击节叹赏,齐齐倾倒。全文只有寥寥的324字,却不可思议地体现了变化多端的风格,飘若浮云,矫如惊龙,集轻盈柔媚与磅礴浑厚为一体,妙不可言;比如说,文中有20余个“之”字,字体结构和运笔之势,无一相同,艺术功力,臻于化境,让人震撼不已,成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品,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一”。
          正当我看着迂回的溪水抒发思古幽情时,喻革良突然语带感慨地说道:
          “后人总爱用‘力透纸背’来称赞王羲之的书法,许多初学书法的人因此以为用力就是练字的要诀,他们力往死里使,咬牙切齿地写,把线条写得又硬又僵,还自诩笔力雄劲哪!实际上,墨透纸背,和笔力无关,反之,和运笔的轻重快慢有直接关系,按得重、用墨多、速度慢,自然会比别人多透几张纸。”说着,他嘴角泛起了一丝笑意,调侃地说:“你试试看,以笔蘸上浓墨,让墨自己滴落,它自然而然就能穿透几层纸,你能凭此而说这一滴墨有笔力吗?”
          喻革良严正地指出:书法讲求的是内蕴的力道,讲究的是毛笔提按的方法,着重的是纸张和毛笔磨擦的力度。他进而提出了一个独特的看法:书法和音乐是相通的,历来讨论书法的古籍,只有一句和音乐有关,那就是:“春蚕食叶声”,他表示:优秀的书法家在运笔书写时,笔与纸面磨擦,就能发出犹如万千春蚕在啃食桑叶的声音,那种声音,和谐而又雄壮,让人心驰神往。蹩脚的书法匠,在毛笔与纸面接触时,发出的声音,是单一的、刺耳的,就好像以利器刮纸一样。他戏称:如果由他来担任书法比赛的评审,他也许根本不必看参赛作品,只需要在比赛时静心聆听,便能分出上下优劣了。
          前人临摹古人字帖,以学得八分像为最高造诣,但是,对此,喻革良却大不以为然,他认为学得再像,也只不过是别人的影子吧了;习字者应该树立自己的风格,展示自己的风貌;就算写得再丑,但是,只要丑得有内涵,便等于是在书法里注入了新意和创意。
          在书法发展的历史上,有两次大冲击是众所周知的。第一次是毛笔为硬笔所取代,第二次是方块字电脑化。毛笔在现代社会里已失去了实用的价值,然而,喻革良却不因此而感到悲观。他指出:在书法已经提升为艺术的今日世界来说,只要有关方面能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来激发起他人学习书法的兴趣、感情和欲望,书法便永远是一门不死的艺术。
        绍兴市于1985年始,定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日子)为全国“书法节”,举办各种与书法有关的活动,提倡书法艺术。
          王羲之在池塘洗笔勤练书法而把整个池塘的水洗得黑不见底,这个广为人知的故事,充分地展现了一名艺术家为了追求最高境界而一生努力不懈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喻革良语深意长地指出:天才是不存在的,强烈兴趣加上不辍苦学,便能成才。
          在兰亭,即使是厕所,也挂着陶冶性情的书法作品,在字魂处处飘的绍兴,学好书法大概是每一个绍兴人心底的愿望吧?

        来源:网络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69(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