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评论 >>
    1. 当代书法临摹和创作中的“戏拟”现象剖析
    2. 一、当代书法临摹和创作中的“戏拟”现象扫描   当代对于传统经典书法的“戏拟”,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陈国斌、张羽翔带领的作者群掀起的“广西现象”。这些作者在1993年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中大出风头,广西获奖作品采取仿古制作的方式,染纸、打蜡,模仿西域残纸的情调,以游戏的心态复制和模仿古典书法,可以肯定地断为“戏拟”。 对于“广西现象”,部分论者持肯定态度,如周俊杰先生,他在《走向多极的中国书坛》一文中给予了肯定和支持。同样,反对者更是大有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楹联书法漫谈
    2. 楹联书法,与中堂、条幅、横幅、斗方、扇面、册页一样,是书法家惯用的一种书法形式。它是由书法和对联相结合的艺术,把平面的对联语言形象生动、立体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形神兼备,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近年来,中国书协连续举办了五届全国楹联书法大展,将楹联书法的创作繁荣起来,推向高潮。把众多书家和书法爱好者在这方面的才情和韵致极大地调动起来,使得楹联书法作品不仅出现在展厅上,而且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究竟楹联书法这种书法形式发端于何时?书法与对联之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日前沈鹏先生致孟繁锦先生的一封信,回答了上述的问题。沈鹏先生在信中言道:“大概可以说,楹联从后蜀孟昶的&ls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洞达的骨气——郁达夫的书法
    2. 柯文辉先生说:“郁达夫是一个才气纵横的人,他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自我解剖的勇气都曾经摇撼过读者的心灵,这就注定了他的作品以及书法不会拘于常格。郁达夫书法的结体,很像他文学作品的结构,即在小说中渗透着散文之美,在散文中散发着浓厚的书卷香味,以及清远悠远的诗人气质。”这样的评语与我对郁达夫的读感是相符的。 郁达夫所处正是革命激情与浪漫理想共同构筑的时代,战争的烽火和人生的悲欣叠加在一起。在郁达夫与孙荃、王映霞、何丽有渐次而来的情感纠结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用情充沛而浪漫的人。如今,杭州的“风雨茅庐”就是他与王映霞迁居杭州爱恨交加的象征物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试论巫术观念对书法的影响
    2. 巫术产生于人类发展的萌芽时期,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控制人类的思维和行为。由于资料的缺乏和时代的久远,现代人无法确切描绘出先民的生存状况,但是关于原始社会思想观念的大致情形理论界基本达成共识,那就是巫术观念在当时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古医书《素问·移情变气论》:(上古之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幕之累,外无伸官之形,此恬(谵)之世,邪不能深入,故移情祝由。”祝由实际上就是巫术。所谓巫术观念,也就是相信万物有灵,相信这个世界有神秘力量在主宰,人们可以通过祭祀、占卜、驱邪等方式与这种神秘力量沟通,最终获得“神”或“天&rd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试论宋曹《书法约言》的书学思想
    2. 宋曹(1620~1701年),字邠臣,一作彬臣、份臣,号射陵,又号射陵子、耕海潜夫、射陵逸史、汤村逸史,亦曾自署淮阳一老、中秘旧史、淮南旧史,盐城北宋庄(今盐城郊区大纵湖乡)人。25岁时由地方官辟荐任南明弘光朝中书舍人,明亡后隐居盐城汤村,筑蔬枰养母。清初二次诏举山林隐逸,宋曹均辞不就征。康熙十七年复举应博学鸿儒选,亦坚谢不赴。 郑培凯《明末清初的文化生态与书法艺术》中云:“强调改朝换代的天崩地解带来剧烈心理震撼,激发了一些人的文化关怀与艺术潜能,产生不受拘牵的独特面貌,是合理的解释……”。明末清初的书坛面貌令人炫目,浪漫书风、遗民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诗书双绝话刘征——《刘征诗书画》跋
    2. 刘征先生是我极为景仰、敬重的前辈。这些年,有幸以诗书游于其门下,得其指教、受其感染。每一次登门造访,先生及其老伴李阿姨总是非常热情地到门口迎接,与我说古道今,品诗论艺,谈笑风生,让我倍感关爱之情。 先生为知名教育家、杂文作家,又以诗名播于天下,与臧克家、程光锐为“诗中三友”,先生同时又是书法行家,丹青里手。此番受命编辑此集,益感先生才艺俱高,诗书双绝。 先生诗词,吾最爱其情真意切,古而能新。尝为编《风花怒影集》,遍读其各时期诗词作品,深感其语言丰富,意向瑰丽,浪漫而清壮,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既有骚体、国风等上古遗韵,又不乏李白、苏轼的浪漫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王羲之晚年的书学思想与草书创作
    2. 研究东晋王羲之的书学思想(有称“书法美学”、“书法理论”、“书法批评理论”等等),严格来说,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一开始就遇到传世的王羲之书学文献的真伪问题。 今存唐宋书学丛辑、类书及文集所著录的王羲之书学文献,篇目比较多,包括后来窜改为卫夫人的《笔阵图》,皆为后人依托。20世纪30年代初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首次对王羲之书学文献作全面考证,但其“语气证伪”受到某些研究者的质疑。平心而论,“语气”、“文风”的证伪是传统考据学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漫谈兰亭碑刻
    2. 兰亭——因王羲之书写《兰亭序》而成为著名的书法圣地。绍兴历代书家辈出,除王羲之、王献之外,智永、虞世南、贺知章、陆游、徐渭、杨维桢、倪元璐、赵之谦等均是中国书法史上杰出的人物,而他们或多或少,均受右军书艺的滋养与影响。 兰亭历来是文人雅集之地,书家必到之处,保留有许多精美的刻石,既有历代名家临《兰亭序》刻石,也有重修碑记、觞咏赋诗、题景抒情等等,且多为著名书法家所书,刻碑高手摹刻,堪称“书刻双绝”。 现在,我们来择要赏读: “兰亭”二字残碑,是清康熙御笔,端正遒劲,骨肉丰腴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荒荒油云 廖廖长风——读康成元将军书法
    2. 司空图论诗列二十四品,“雄浑”居第一,良有以也。“返虚入浑,积健为雄。”何为“返虚”?何为“积健”?曰:“虚”者“实”之宾也;“健”者不息之自强也。“虚”与“健”为何化作“浑”与“雄”?为什么又颠倒过来,不曰“浑雄”?而标“雄浑”?足以说明:首尚“积健”,不&l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自说自话 ——临帖与创作臆说
    2. 关于临帖,老先生们常讲要先学一家,打好基础,再学百家。我常想,临好一家的标准是什么?是时间吗?肯定不是,临了50年的未必比只临了5年的像。更何况以写得像不像为标准,那永远也没有最好的时候,就像数学中的极限一样,临帖只能无限接近,却永远达不到与原帖一模一样。从另一个角度看,临帖水平的高低和创作水平的高低是不能等同的。 对古人的学习,我是个见异思迁的人,临习法帖,经常朝三暮四,常见的帖我或多或少都学习过,但从没有把握住一家长久地深入下去。虽然我临帖较杂,但对自己喜欢的法帖,还是经常细心揣摩,对孙过庭的《书谱》、王羲之的手札、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下工夫尤多并成为构筑我创作体系的基石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15(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