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评论 >>
    1. 从定体到破体:书法创新理论与范式研究
    2. 摘 要:破体是古今书法创新的动力性特征。其主要特点是,以不同时期相关书体的特质作为变量,会通損益,济成厥美。魏晋时期,以破创定,书法风格的变化往往与书体演进同步,唐以后破定创新,书风表现为书家所专擅的某一定体内个人风格的嬗进,所以,书法创新的历史就是定体与破体彼此消长的历史。总结古代破体实践理论,我们发现,同是破体,其表现范式有字体、书体及其笔法的种种不同。为什么同是破体,有的被立为楷模,而有的却被讥为夹生饭,其判断的标准究竟是什么,破体创新蘊含了什么美学原理,在当代书法创作中有什么借鉴意义,对这些问题本文都尝试作以回答。 关键词:破体 创新 范式 书体是古今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色彩和书法散论
    2. 色彩和书法散论 世界是多彩的世界。 人类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自觉不自觉地使用色彩为人类自身服务。我们在原始人的遗址中,发现原始人曾使用红土、黄土涂抹自己的身体,涂染劳动工具,涂染骨器、陶器等。 古代先民们对色彩作出许多哲学的、伦理的思考,把金、木、水、火、土五行作为解释宇宙生存及系统存在,并对应地用红、白、青、黑、黄与之联系起来。并把季节、方位、五味、五色等和色彩联系起来,如:春——青,夏——红,三伏——黄,秋——白,冬—&mdash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书法作品中的运动与空间
    2. 运动的分解 可视世界的一切运动都是物体的运动,在这种运动中,人们对运动性质(速度、方向、轨迹)的感知完全被淹没在对物体完整的视觉印象中,只有当物体能够被大大简化时,我们才能对运动性质留下清晰的印象。例如高空中飞行的喷气式飞机,在视觉中成为一个小点,它喷出的高速气流在空中留下的痕迹刻画出这个点的轨迹。不过,我们已无法看见飞机更细微的动作:翻侧、旋转、振动等等1。 对书法作品线条运动特征的考察也遇到相似的情况。 我们可以把线条的运动分成两个部分来观察。 一个部分是线条顺着轨迹——可以设想为点画中央一条极细的线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中国明朝时期的书法艺术?
    2. 中国明代书法继宋、元帖学而发展,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明初书法仅沿袭元代传统,尚未形成特色,当时著名书法家有三宋,即宋克、宋璲和宋广,及詹希元、杜环等。三宋及詹希元等人书法的平正、娴熟,为台阁体开了先路。 明朝中期文人书法重新抬头,书法家们将兴趣转到古代书法上。如李东阳学颜真卿、李阳冰,吴宽学苏轼,沈周学黄庭坚,张弼、张骏学张旭、怀素等。他们的书法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更讲求形式美和抒发个人情怀,终于在苏州出现了吴门派书法,其代表人物是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 吴门三家以小楷成就最为突出。但他们为了纠正台阁体整齐划一、缺乏艺术意蕴的弊病,取法魏晋,强调表现书法的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有关书法艺术的几点探讨
    2. 我记得童年的时候,就读的是乡村私熟,念的是三字经、千字文及四书五经,某些章节,除了要念得滚瓜烂熟之外,还要背诵、默写。诚惶诚恐,怕是有所错漏。此外就是抄书学字、由填红朱字到模仿红字头,此外一点一滴其它活动都不容许。真是闷极了,而且初一、十五才放赦一次。放赦前还得每人交出一纸临模作品,给老师检阅。作品可不能乱写,文字一定要有所出处,绝不容许生安自造,否则变成’ 无稽’ 之谈而遭罚留堂重写,如此习以为常。抄书也是必然的学习内容,因全间私熟才得那么几本书,不抄书就无书可读,迫到人人要抄呢。年纪稍大,习字临帖,每天少不了。无疑对书法学习培养了兴趣,也打下了一定基础。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吴冠中与一了在“囚境”中的书写艺术
    2. 一种极端的书写现实告戒我们,现代书法艺术已经不由分说从一般性的帖学之争、书体之争、材料之争、笔墨之争中解脱出来,其实质性的论战早已经进入到了艺术观念之间。为此,在我看来,就当代书法艺术而言,当代艺术家对自身或者说对艺术家个体所在的这个时代能够进入、理解、体验多少,尤其是对现代人的生命状态、生存状态进入、理解、体验多少,那么其对艺术的自由度就能进入、理解、体验多少。这当然不仅仅应该是一个特定的艺术事实,而是一个本质意义上的艺术家所必须承担的艺术使命,并由此看得出来这个艺术家他能在多大程度上抵达自己的艺术理想和生命对自由的渴望程度。这是无法转移和替代的精神尺度和艺术的基本判断标准。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走出楷书传统模式,开辟楷书创新途径
    2. 楷书自汉末发轫,经三国两晋至南北朝达到了成熟,在书法史上形成了第一个楷书高潮。当隋朝统一了南北六朝分裂局面后,开始了科举取士制度,楷书成为了当时取士的标准之一,受时尚所崇,楷书成为世人争相趋求的目标,于是对楷书的学习,日益受到重视,到唐朝,唐太宗偃武修文,励精图治,科举取士制度也继承了隋朝,为此,唐朝政府设立书学,立为专科,士子庶人,都争相学习,以求敲开门禁,获得青睐,被擢收录或希冀能登皇榜,通达上廷,于是在唐朝兴起第二个学书热,从而在书法艺术上也形成了“唐人尚法”的时代风尚。唐代为后来学书者树起了楷书标准,唐代之后的宋、元、明、清,在书法上多寻根溯源,从篆、隶入手,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再谈书法与写字
    2. 老师谆谆告诫学书者:“书法不是写字,书法是高尚的艺术。”学书者纳闷:“高尚的艺术”,还不是写字?顶多只能说:写得好的叫书法,写得不好的就叫写字。 怎么叫“写得好”?怎么叫“写得不好”?好像容易分辨,而实际上却又很难说清楚。 其实,书、写、书法、写字等,当初说的是一回事:把字写出来。后来人们感受到书写之美,自觉把书法作为艺术来追求。特别是到了近现代,人们明确把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掌握运用,才想着将有艺术效果的作品、有艺术追求的书写称为“书法”,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作为当代古文运动的新文人书法
    2. 书法史上的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现象。它保证了中国文学在发展修辞形式的同时,又防止其走向形式的虚壳和异化。其实质亦如西方的文艺复兴,亦即时代性复古和兴盛高潮。 复古的条件或曰前奏是时代文艺的一定繁荣,各种探索尝试不无出现一些偏颇、甚至滑出边界、走向误区。复古就是对出现的一些时弊偏差进行力纠,是对其本体的溯源、正流与回归。它保证了当代人接续起古人的接力棒,蕴含着对先人成果诸因素的激活。复古与创新相对立,但二者又相辅相成,没有创新带来的偏差时弊,就不可能有复古回归正统的需求;回归复古的目的与结果则是为了在奠定好基础之后的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慧心书道——丁谦的书法
    2. 丁谦是出道较早的军旅书家,在研习书艺的岁月里,在对传统进行探微寻奥的过程中,他倾入了自己满腔的热情。 丁谦的书法以楷书和行草书为主。其楷书,书宗欧阳询,法度严谨,清雅劲峭,处处体现着平和静雅的韵致。丁谦的行草书以帖学为旨归,长期沉潜于“二王”的韵致及米南宫的天真烂漫与放逸生奇,故作品结体宽绰,潇洒舒畅,疏密搭配得宜,行气疏朗明晰而气势贯通。用笔上,中侧锋并用,方圆笔兼施,通过“发迹多端”,实现“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的创作追求。在整体布局上,注意线条的长短、俯仰、方圆、顺逆的变化,同时注重墨色的丰富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19(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