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名人访谈 >>
    1. 刘玉岭接受商报专访
    2. 刘玉岭,字墨禅,号佛音,书法、篆刻艺术家。1989年至1992年就读于北大书法艺术研究生班,师承北大著名学者李志敏、陈玉龙、杨辛、吴小如、陈怡欣、高明等教授,为李志敏入室大弟子。   1995年在世界第三届国际书画艺术展览中获“银奖”;1999年在第五届国际书画作品展览中获“金奖”;2007年10月,被中国国学研究会授予首届中国国学奖——创作成果“金奖”,同时被授予“国学功勋艺术家”荣誉称号;2008年元月,全国道德模范大会组委会授予其“全国百名道德模范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欧阳中石:用书法之美装点生活
    2.   他谈书法强调16个字——“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彩,切时如需”;他评价自己也用16个字——   “少无大志、见异思迁、不务正业、无家可归”。言简意赅的话语让人回味不尽……   “不要叫我书法家”   8月25日,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在济南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欧阳先生博学多才,他工诗词曲联,雅善丹青,京剧为奚(奚啸伯)派嫡传;其书法,诸体皆精,尤以行草能入东晋堂奥,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交谈中,欧阳先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著名书法家甄合平丹青海藏网访谈录
    2. 在中国书法界,甄合平是一位实力派的书法名家,他的书法笔精墨韵,墨味盎然,酣畅淋漓,意境优雅,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甄合平目光机智,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极具中国传统文人的儒雅风度与气质,今天甄合平老师做客丹青海藏网,我们对百忙当中甄老师进行了采访。 丹青海藏网:甄老师您好,感谢您关注和支持丹青海藏网,甄老师您从几岁开始学习书法?您世家是学习书法的吗? 甄合平:我从8岁开始学习书法,上小学的时候跟随舅舅学习了一些基础的书法知识。后来在上学的过程中老师发现我的字写得非常的好,然后进行了进一步的指导,我的书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丹青海藏网:甄老师您的书法这么棒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艺术大讲堂:聆听欧阳中石先生畅谈文化与书法
    2. 演讲人:欧阳中石 时间:2007年2月1日 地点:光明日报社 ■特约主持人开场语: 大家好!今天我们很高兴请到了欧阳中石先生。众所周知,中石先生在学界、书界卓有成绩、深受敬仰。 自古学文一体、书文一体、书人一体。中石先生在学术、书法、教育等多个领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中石先生将从文化的视角,来讲一讲中国书法的问题。时间宝贵,下面热烈欢迎中石先生给我们讲课。 欧阳中石 1928年生。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欧阳中石先生在艺术领域博学多优:精于诗词曲联、擅长写意绘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发扬雄强刚劲的书法风格——访中国书协副主席申万胜(作者:张亚萌 关小彬)
    2. 在建军8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刻,中国书协副主席申万胜正在为11月即将举办的个人展览潜心创作。他于军旅生涯中长期负责文化工作,尤以书法用心用情最甚,形成了浑厚高古的独特书风。对于书法风格与军人身份之间的关系,他也颇有思考。记者近日对这位全军书法的指导者和带头人进行了专访。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在上世纪60年代进入部队负责文化宣传工作,至今已经有40余年,特别是1999年任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和担任中国书协副主席职务,为部队文艺特别是书法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您认为建国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部队书法呈现出哪些特点,对此您有何评价? 申万胜(以下简称申):部队的很多书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访著名书法家罗杨先生
    2. 我和罗杨先生是在中国美术馆“北京二十二人书法展”上认识的。他虽担任中国文联要职,但丝毫没有所谓的“官人”架子。他为人谦和,与人为善。所以罗杨的人品和书品留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罗杨受家庭的影响自幼学习书法,最初只是为了把字写得美观,让人家看起来顺眼而已。儿时父亲让他临帖,他不爱练,而是自己学习写美术字,及至成年之后,对传统文化可以接受和理解了,才真正开始临帖,继而爱上传统文化和中国的书法。书法对于罗杨来说是一种爱好和需求。他自幼喜欢美术,曾经想作一个画家。但由于工作的关系,始终离不开文字工作,所以总离不开写字,所以就总想把字写好。而越写就觉得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滇南画派,谱写书画灵魂的哀歌
    2. 任何一个时代,都会造就艺术大师的成就。自20世纪80年代,云南画派诞生之后的27年后,云南又产生了一个新的书画流派——滇南画派。什么为一个画派?有人说,一个画派一定是要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的风格,才为一个画派。一定是这样吗?我认为,一个人也好,很多人也好,只要他的作品能够表现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地方的感觉,那就是一个画派的诞生。 吴败,云南江川人,字国旗,号画魔、悲尘,4岁跟随潘天寿学生、吴冠中同学普文治先生学习书画。20岁前,学习传统和西方的技法。25岁前,喜四王,后明清初四王画山不敢用墨重色,所作山峦几乎全白,无真山之感而弃之。后又学石涛先生,明其笔与墨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记著名美术评论家、书画家刘曦林
    2.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是初出茅庐年轻气盛的李白写给韩荆州信里的名句。在当今画坛,说起刘曦林,青年才俊们可能会有着跟李白当年类似的心路历程。也会抱着"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的心情,"欲收名定价于"刘曦林。   在美术界,从前辈大师到美术院校的莘莘学子,从专业画家到业余作者,不知道刘曦林的可能不多。这不仅因为他是中国美术馆的研究部主任、《美术》杂志的编委,更因为他是一位在近十几年来的画坛上,谈笔论墨,品藻人物,纵横捭阖,著述颇丰的有影响的美术评论家。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在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记范芸安先生的诗书画艺术
    2. 范芸安先生原籍四川富顺,解放前夕就读于重庆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参军。1951年随部队来到山东,1979年离开部队,转业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驻会副主席,并兼任省花卉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等职。 幼年时代的范芸安就酷爱中国绘画及书法。在重庆复旦中学就读时,经校长颜伯华推荐,认识了近代大书法家于右任先生。当时,范芸安在化龙桥,于先生在山洞,两地相隔数十里,他多次步行前去向担任学校董事长的于先生请教,受益匪浅。于先生赠给他的1936年出版的墨迹两册,至今仍保存完好、学习不辍。在大学里,范芸安还是我国当代著名社会活动家梁漱溟的学生。梁先生的严谨学风和师表懿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访著名书法家鄢福初先生
    2. 鄢福初,1962年生于湖南新化,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政协委员,娄底市政协副主席。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赛,在中国美术馆、湖南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览,在新加坡、泰国参加联展。出版有《鄢福初的书法艺术》、《当代书法家精品集·鄢福初卷》。 获悉著名书法家鄢福初先生在北京举办个人书法展,我特地赶到了中国美术馆。 鄢先生刚逾不惑之年,和蔼可亲,与之交谈毫无拘束之感。他虽成名已久,但是很谦虚,在此次展览自序中曰:“‘收拾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步入不惑之年,总结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14(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