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名人访谈 >>
    1. 文化消费与书画市场提升
    2.   ◇ 金开诚: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   ◇ 王岳川: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 徐 寒: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教授   ◇ 曾来德: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兼职教授   ◇ 朱中原:《中国书画》杂志编辑   朱中原(以下简称朱):今天论坛的题目是 “文化消费与书画市场提升”。首先,请各位老师谈谈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文化潮流?   金开诚(以下简称金):我们当前的文化形态需要突出主流文化的作用,需要在文化建设中构建主流文化。如何构建主流文化?我觉得应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书法古典艺术崇高存在:沈鹏访谈
    2. 采访地点:北京·沈鹏寓所 采访时间:2005年10月25日   采 访 人:张公者   沈鹏,1931年9月出生于江苏江阴。幼年从师习诗、书、画。入大学攻读文学、新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出版作品集有《当代书法家精品集·沈鹏卷》、《沈鹏书法作品集》(日本)、《沈鹏书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沈鹏书杜甫诗二十三首》、《韩中书艺两人集(沈鹏·权昌伦)》、《沈鹏草书前后赤壁赋》、《草书千字文》、《楷书千字文》、《岳阳楼记行书》、《沈鹏书古诗十九首》(长卷)等,评论集《书画论评》、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回溯上游,懦于前行,行者无疆——陈国斌访谈
    2. 陈国斌, 1948年生,广西南宁人,别署一庐。13岁从黄锡葵先生学印。1980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曾任工程师、厂长。1988年底调到广西书画院,1990年进修结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广西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时间:2006年10月26日   地点:北京望京陈国斌学生寓所   受访人:陈国斌   采访人:蔡大礼   修订时间:2007年10月6日   蔡:陈老师,咱们就随便聊吧。您应该说是我的偶像。因为我也是搞篆刻的,所以对陈老师的东西很留意,最早可以追溯到上海《书法》杂志搞的那个全国篆刻评展。记得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林岫教授南疆归来访谈录
    2. 林岫教授南疆归来访谈录 采访者:容 铁(《东方书画人物》主编) 刘 强(《中国建筑报·家周刊》主编) 刘:林老师,您好!看了《美术报》、《书法报》和《东方书画人物》关于您带领北京书协的书法家慰问南疆边防哨卡官兵的报道,非常感动。您能给大家谈谈吗? 林岫(中国书协副主席及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书协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号召书法家进基层到万家,北京书协已经去过郊区乡村、武警部队、少管所、工厂企业等,受到热烈欢迎,效果不错,但没有走出北京。我“五一”长假在宁夏给西部学员讲课期间,听一位学员讲起他在南疆当兵时的艰苦生活,例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张旭光谈当代书法创作
    2. 记者:您对当代书法审美流向及当代书法创作状态有一个什么估价? 张旭光:就我经历的这几年“国展”评审来看,正如沈鹏先生在“八届国展”开幕式上所讲的那样:“八届国展”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书法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我当时解读他的话的标志就是三句话,12个字:“坚持传统,鼓励创新,多种风格。”这是书坛走向稳定发展的标志、当代书坛的导向,从创作角度来看,应该说是抓住了书法艺术本身的规律,这是一个宏观的规律。“坚持传统”这一条不可替代,历史上至今没有更好的办法替代它。因此,这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国际书法发展联络会秘书处”落户北京——中国书协外联部主任蔡祥麟访谈
    2. 2007年11月11日11时11分,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在这一时刻,我们见证了在北京市陶然大厦举行的“国际书法发展联络会秘书处”的交接仪式。此次交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意味着这个拥有国际会员最多的书法组织正式落户中国,“回归故里”。在交接仪式结束后,本报记者黄俊俭在陶然大厦6楼装饰一新的“国际书法发展联络会秘书处”办公室独家采访了中国书协外联部主任蔡祥麟先生。 “国际书法发展联络会”是第一家在中国落地的国际性文化艺术组织 今天上午的交接仪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基本上是成功的、圆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黄惇谈帖学
    2. 在很大程度上,帖学的复兴应该是有一个背景状况的,就是说人们的眼睛看不到帖了,这是个关键。帖学的复兴应该是在民国的后半期,甚至要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不能因为沈尹默、潘伯鹰、白蕉的存在才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帖学振兴,很难这样说。因为从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届的全国书法展上我们几乎看不见一件标准的行书(标准行书这个词用得不好,你讲他不是行书,他说是行书,我们只能从法度上,从视觉的形态上感觉其是不是理想上、习惯称呼上真正的帖学意义上的行书),但这个现象不一定是整个帖学断脉的现象,因为它下面可能还在传承,只是在表面现象人们看到这是碑的繁荣。由于引导潮流的人,他们在崇尚碑学,所以在感觉上认为帖学存在一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中国书协副主席、山东省书协主席张业法谈山东书法
    2. 记者:能否请您谈一下山东书法的整体状况? 张业法:以前我曾经对山东书法整体发展做了一个评估:山东在组织活动方面不如河南,在书学研究方面不如江浙,在抓临帖方面不如辽宁。总体看山东在有些方面还是存在差距的。但是山东作为一个书法大省,书法人口比较多。现在中国书协会员就有600余人,山东省书协会员将近四千人,会员数量在山东文联各个协会当中是比较多的。目前,从山东的书法状况来看,与一些先进书法省份尚有差距。就自身来说,这些年还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第一,在书学理论研究方面,山东有比较好的书学理论队伍。2005年西泠印社与山东印社联合在潍坊召开了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陈介祺的研讨会,山东有十几篇论文入选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浙江书协秘书长杨西湖谈浙江书法
    2. 6月2日—3日,中国书协五届三次理事会在郑州召开期间,本报记者姜寿田、黄俊俭就地域书法、当代草书、帖学创作对各地书协秘书长、著名书家作了系列专访,访谈内容自本期刊载。 记者:浙江书坛目前的创作格局包括创作的状态如何? 杨西湖:浙江目前的创作格局,我觉得还是比较健康的。浙江省书协自1996年以来,一直贯彻“以创作为龙头,以展览、评论为导向,以建设‘双精’(精品、精英)工程为目标”的工作方针,和“重学养、重品格、重基础、重个性”的综合人才培养目标,力争出精品出人才。10多年来,无论是创作、教育或学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山阴道上行——赵雁君访谈
    2. 编者按:2007年,浙江省书协推出了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展暨兰亭书法双年展、兰亭论坛系列活动,在全国造成了广泛影响。本报记者黄俊俭参与了这一系列活动的采访报道并就有关读者关心的问题采访了本次大型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之一的浙江省书协副主席赵雁君先生,现根据采访录音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记者:2007年浙江省书协推出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展暨兰亭书法双年展、兰亭论坛系列活动以来,已在书法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您作为本次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之一,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请您介绍一下本次活动的宗旨、举措及意义。 赵雁君:本次活动的宗旨是在浙江打造品牌、构建平台。 浙江,自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14(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