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新闻 >>
    1. 历史记忆中的冬季取暖楹联
    2. 楹联,亦名对联,那实乃奇妙之物。华夏大地自古便有着张贴楹联的传统习俗,这楹联恰似一幅幅绚丽的画卷,缓缓展开历史的长卷,每一处画面皆倾诉着往昔的故事;又若一曲曲动听的旋律,奏响时代的乐章,每一个音符皆跳动着岁月的脉搏。 有的楹联仿若冲锋的号角,为庆贺成就而嘹亮吹响,那声音仿佛能穿透云霄,预祝来年事业如展翅高飞的雄鹰,一飞冲天,更上一层楼;有的则如娇艳的花朵,绽放着喜庆、吉祥的美意,那花瓣如同仙子的霓裳,绚丽而迷人;还有的似悠扬的诗篇,抒发继往开来、送旧迎新的真情实感,那词句恰似潺潺流淌的溪水,清澈又动人。 冬季取暖楹联的妙趣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无尽意——走进赵朴初书法艺术馆
    2. 王维《红豆诗》轴(行书) 赵朴初 赵朴初(1907—2000),是现代知名社会活动家、杰出的佛学理论家,还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家,在诗、词、曲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其书法作品更是俊朗神秀、久负盛名。 上海是赵朴初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他为上海的解放、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遵照赵朴初和夫人陈邦织的遗愿,赵朴初亲属向上海市人民政府捐赠近2700件(组)赵朴初珍贵文物,这批捐赠文物门类丰富、数量庞大,突出展现了赵朴初“母兮吾土报恩未有穷已”的爱国主义情怀,涵盖了他诗词曲俳、书法艺术领域的卓著成就,系统完整地体现了他书法艺术的风格演变与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金石华岳 翰墨流韵
    2. 陈介祺行书扇面 金石,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玺印之属。潍坊是“金石之都”,有悠久的金石文化历史传承,尤其是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富收藏、精鉴赏、深研究,在传统经学、金石学与考古学、古文字学及书法艺术等领域均有卓越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近日,潍坊市博物馆在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萃取陈介祺的相关藏品,策划推出了原创展览“金石华岳——陈介祺特展”,展品共计400余件,规模空前,其中一部分文物展品是首次面向观众。可谓是保护好、挖掘好、利用好潍坊区域丰厚金石文化资源系统工程的一次成功实践。 陈介祺(1813—1884)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以悟入古:董其昌对临古的态度
    2. 董其昌跋米芾《蜀素帖》 在晚明书论思想框架中,项穆书论体现出对理学思想的一以贯之,而陆九渊、王守仁心学支配下的禅宗书论则不断冲击书法之“法”的钳制,掀起了反帖学的浪潮。而明末著名书画家董其昌在面对古法、道统时,则显得更为审慎,提出了“以悟入古”进而调和习古与个性的审美矛盾,而“悟”作为门径同样可以在佛学禅宗中寻得其思想的根柢。 尽管董其昌尤其重视自我真性、血气在书法创作中的体现,思想上时时避免因书法传统的桎梏而步入流俗、墨守成规的误区,但在学习阶段,他并未抹杀临古的重要作用。董其昌指出:“学书不从临古入,必坠恶道。”以此确定了学书的正途,然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徐强书法主题创作展开幕
    2. 徐强 茶器题跋 30.5×20.6cm 12月10日,由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浙江书法院主办的“径山茶宴——徐强书法主题创作展”在浙江省文化馆开幕。本次展览是中国文联2024年度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支持项目“径山茶宴”书法主题创作百品的结项展,由第二批“浙江省文艺名家计划”培育对象徐强担纲创作。 本展览以“径山茶宴”为核心主题,将书法艺术与传统茶文化深度融合,从书写形式、书体风格到材料运用与文本表达,展现了书法艺术在现代语境中的丰富可能。展览内容分为四大单元,书写主题依次为:茶器题跋:记录茶器之美与历史记忆;陆羽《茶经》:书写茶文化经典与哲思;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嘉兴市书协换届,戴振国当选主席
    2. 日前,嘉兴市书法家协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嘉兴沙龙国际宾馆举行,10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网信办主任俞奕凌,嘉兴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姚建新,嘉兴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天英出席大会。 大会听取审议了《坚守初心使命坚持守正创新以“务实有为”的求真姿态努力开创嘉兴书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工作报告全文分七个方面,全面回顾协会过去五年的工作,对协会今后五年的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在加强思想引领上担当作为;二是在三服务上担当作为;三是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担当作为;四是在深化守正创新上担当作为。大会表决通过了《嘉兴市书法家协会章程(修改草案)》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专家齐聚长沙,共同推进简帛书法艺术
    2. 12月7日至10日,“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与传播工程”2024年编撰统筹工作会议在长沙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简帛书法艺术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讨论推进该工程的各项编撰工作、各卷本的编撰重任。 自2022年起,湖南主持开展“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和传播出版工程”。该工程旨在构建中国简帛书法体系剖析简帛书法的艺术特性和人文精神,清晰完整地展现书法演变的脉络特征,为中华现代文明打上书法艺术印记,将以5年为期,编撰推出《中国简帛书法艺术大系》《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并建立简帛书法艺术数据库。 会议上,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主持日常工作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古窑重燃新火 中日韩学者共探天目山窑文化再发掘
    2. 与会嘉宾合影   唐玄宗上元初,陆羽隐居苕溪,著《茶经》提及杭州临安、于潜二县的天目山茶,开启了天目山茶文化。大德三年,赵孟頫师从天目山高僧中峰明本,留下20余封展现其书法高峰的书札。天目山西的径山寺之径山茶礼是日本茶道之源,13世纪日本僧人将其带回日本,发展成今日茶道。同时,日本濑户烧祖师曾赴天目山学习陶瓷技艺,天目盏因此得名并在日本茶道中占重要地位。20世纪40年代,考古学家张天方撰写《天目考古录》,为今天的天目山窑历史研究提供珍贵史料。此外,天目山是临济宗中心及禅茶故乡,天目茶盏作为思想与理念的物化,超越物质存在,承载着神性。12月9日,一场关于“天目山窑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林散之《毛泽东词 》蠡测
    2. 林散之 咏梅 136×35cm 书法 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藏   林散之先生自上世纪60年代初即先后书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多幅,今天探讨的书作约系先生70年代中后期所书。观先生此帧书作,字形古朴,笔法多变,游丝坚利,墨色奇幻,给人以苍茫磅礴、满纸烟云的艺术感受,使人不胜神往。   现拟从以下诸点,略谈自己的学习感受,以求教诸同好。   一   《咏梅》书作多用中锋,时而重若高山坠石,时而轻若迎风细柳,如作品中“风雨”二字,沉着丰厚,“归”之长竖,则似千年古藤;至若“飞”、“雪”、“迎”诸字,轻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让传统诗词充满青春之气、超拔之气与人间烟火气
    2.   “朝来耕笔墨,暮去种诗文。”青年诗人、书法家张紫薇诗书合璧,斋号纳云堂。其首部诗集即以纳云堂为名,题为《纳云堂诗稿》。何为纳云?在《自题纳云堂》一诗题序中她写道,纳云有三意,纳天云不染尘、纳人云广见闻、纳艺云养吾心。   12月7日,由花山文艺出版社、作家网、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吴震启艺术专项基金等联合主办的张紫薇《纳云堂诗稿》座谈会在京举办。吴震启、赵智、郝建国、王冰、邓凯、林峰、王能宪、吕凤鼎、张文祥、石厉、王文雅、杨华森、陆健、魏建华、关仁山、王晓霞、杨锦、桂南、沙洪洲等诗人、评论家、学者与会研讨,不同领域的才俊翘楚因诗词相遇。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22(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