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新闻 >> 综合新闻
    1. 贴了年画过大年
    2.   百姓过日子离不开心中念想的支撑,而所有的念想都来源于天地。   我小时的除夕夜,姥姥从里屋的木盒子里展开好几幅存了百年的木版年画。其中一幅《万神朝礼》年画,上方印有“天地”二字,下排有“万神朝礼”四字。这幅两排刻印字迹的神仙年画让我印象深刻。六字下面是心经,心经之下是各路神仙们的头像。年画中,共八排神仙头像,每排皆是九位。观音、文殊、眼光、子孙、七星……画中每位神仙的名字印在一旁,画中有字,字中有画。后来得知,这样的年画设计是采用了两汉以来传统的构图和榜书形式(榜书即在画中人物旁边,书题画中人姓名),让人一目了然。带字年画都是为了回应百姓生活中的需要,“喜”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中国美术家网祝大家新年快乐
    2. 祥龙辞岁去,灵蛇纳福来。 乙巳蛇年新春将至,中国美术家网也来到了创办的第22个年头。20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给广大用户带来美的信息,美的享受。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与关注,在春节来临之际,中国美术家网祝愿您蛇年新春大吉、平安顺遂、健康喜乐。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中国新闻出版书协进军营写春联送祝福
    2. 1 月 23 日下午,中国新闻出版书协主席王云武、副主席李恩军、主席助理邓来权和吴新峰一行四人,来到北京卫戍区昌平离职干部休养所,为军队离休老干部、家属和现役官兵书写福字和新春对联。政委白建国上校等干休所官兵及部分老干部参加了活动。 开笔之前,白建国政委首先介绍了昌平干休所老首长及其家属的生活安居情况,干休所开展服务管理的基本做法,以及现役官兵学习生活状况。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图书馆里的非遗味儿
    2. 读者在湖南图书馆新春文化庙会上排队领春联 1月17日下午,在一场创意国潮民乐快闪中,湖南图书馆开启了第十八届新春文化庙会。这是一场图书馆与读者间的默契约定,是湖南图书馆每年如约为读者准备的春节仪式感。 长沙市民曹郁之手持春联纸排在长长的队伍中,等待现场的书法志愿者书写春联。“我在湖南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要举办新春文化庙会的信息,专程来参加。手写的春联更有年味儿,排队等待40多分钟也值得。”曹郁之说。 不远处,一对小情侣正十分起劲儿地用扇子扇风,以晾干他们刚刚领到的春联,未干的字迹散发着扑鼻的墨香。“春风化雨润桃李,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论北京大学书法的多元形态与美学层次
    2. 蔡元培书法 纵观历史风云,书法在每个时代都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书法作为文字、文化与艺术三位一体的综合身份象征,在当代社会备受瞩目。北京大学作为最高学府,历来重视书法,一百二十多年来已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具有不可忽略的文艺美学意义。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夕,蔡元培先生引入美育的概念,由此奠定了北京大学的美育传统。蔡元培1917年提出“要将书法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将书法贯彻在北京大学的美育实践当中。美育对于塑造人心、涵养学识的润物无声的美好作用,一直涤荡着凡尘,滋养着未名湖畔。自20世纪初以来延续至今,北大书法从文人书法、学者书法发展到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词翰并妙 春意盎然——集字春联漫谈
    2.   春节临近,集字春联在网络上渐成风尚,可谓异彩纷呈,春色满目。然而,春联对语言艺术、书法艺术两方面都有很高要求,想要把集字春联做得妥帖而精彩殊非易事。   五代后蜀国君孟昶曾于某年除夕亲自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一般认为这是最早的春联。南北朝骈体文达到鼎盛,南朝永明体发展到唐代近体诗,格律越来越成熟、定型,为对联完善创造了条件。但是,对联的规范成熟,春联的普遍流行,有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清代康熙年间文人陈尚古所著《簪云楼杂说》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观。”大概这是春联得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存念”在美术馆中
    2. 关山月 为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83×53cm 1991年 中国书画有其独特的形式,包括题跋和题跋的方式。其中在画面上题写受赠者姓名或名号“上款”,表现出了与一般作品的不同,个中有很多可以叙述其关系的故事。这种方式和过去文人的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而美术馆作为具有现代性并与社会关联的一种公益性的文化机构,其公共性的特点又与传统书画收藏的私享方式有很大的不同。美术馆、博物馆的收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是构成美术馆独特性的重要方面。如果基于美术馆的收藏去反映中国书画这样一种独特的形式,应该是中国各级美术馆的责任所在。另一方面来看,如果美术馆的收藏能够注意到中国书画具有独特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再读包世臣家书
    2. 包世臣 书法 取之其书学理论文章《历下笔谈》 当今不少书家,知道泾县包世臣(后简称先生)作为晚清嘉道年间著名的“经世学”家、治水专家、文学家、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的人可能很多,其著《艺舟双楫》书论文献,不仅被清未士大夫和书家推崇,直至近现代乃为无数书法家膜拜敬昂,至于读到先生家书者,更加微乎其微了。 近三年,我在修改《包世臣先生传》时,又一次翻检1981年上海书店印发的《清朝野史大观》,再次读《清朝艺苑·包世臣家书》,字字句句,蕴藏着清代士大夫重义、重情、重孝的道德操守,让我感叹,让我唏嘘。 先生于乾隆四十年(1775)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中国文联老艺术家走进北京什刹海街道送“福”
    2. 在乙巳蛇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福暖新春 艺术为民”中国文联老艺术家走进基层志愿服务活动(“名家挥毫墨舞金蛇·什刹海畔福启新年”活动)1月15日在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举办。 在喜气洋洋的佳节氛围中,张飙、陈洪武、潘文海、吴震启、丁杰、郭孟祥、白锐、刘照剑、周家望、韩国强、李新永11位特邀艺术家把对新春的美好祝愿凝于笔端,让一份份真挚的祝福跃然纸上,共书写“福”字500余幅、春联100余副,现场气氛热烈,年味浓郁。 中国文联离退休干部局局长庞井君,栗晓利、陈璐、时磊等有关负责人出席活动,并为什刹海街道各机关党支部党员、地区志愿者和居民群众代表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书法的行迹:始终一腔热情,汇成人类历久弥新的生命之歌……
    2. 颜真卿《郭虚己墓志》 我看到中国书法坚定前行的足迹——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书法融注了华夏民族千年的沧桑,历经时光轮转,始终一腔热情向前奔涌,向着星辰大海的方向,汇成一曲曲人类历久弥新的生命之歌…… 壹 近代中国,是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威逼下,饱受屈辱、颤颤巍巍地开启现代化大门的。 兵燹频仍,溢血江河。肆意压榨,巧取豪夺。维克多·雨果拍案而起,大声疾呼:“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瓜分,蹂躏,羞戮。天朝帝国的尊严被强盗们狠狠踩在脚下,苟延残喘地被拖入二十世纪。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13(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