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新闻 >>
    1. 以“字”育人:对中小学书法教育模式的思考
    2.   【摘要】本文针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现存问题展开分析,提出构建“汉字—书法—文化”三位一体的育人框架,开展“技能训练—审美感知—文化认同”的协同教育模式,充分挖掘和发挥书法教育的多维育人价值功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汉字;书法;中小学;教育   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然而,书法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的定位长期存在争议,教育现状面临多重困境:首先,“重技轻道”现象严重,技能训练与艺术素养培养失衡。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实践普遍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书法学习被简化为以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从书法风格略议“昆仑石刻”
    2.    【学术争鸣】   近日,“昆仑石刻”在学术界引发强烈反响,围绕石刻真伪,众多专家从文本内容、凿刻工艺、历史背景等方面展开了考证与辩论,观点纷呈。该石刻若确属秦代,其文字为篆书,对书法史而言同样意义非凡,近期书法界已展开激烈争论。书法从业者可凭借自身对书法艺术风格的感知与理解,在宏观上提供一种感性思考,作为判断依据。但如果过分地进行微观分析,势必会在一些细枝末节上越陷越深,偏离主旨。这个主旨就是——“昆仑石刻”的真伪问题需要多学科综合研判,而书法这一环并不能一锤定音。 释文与书风   “昆仑石刻”的很大争议在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书风与场合:“昆仑石刻”的破绽
    2.    【学术争鸣】   “昆仑石刻”争鸣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石刻的真伪,从书法风格的角度分析,我认为“昆仑石刻”的根本破绽在于其章法没有纵横界格,其书风不能与其使用场合应有的庄严、郑重、典雅相符合。它恐怕是混用了秦石刻、秦诏版、秦简、秦印、东汉《袁安碑》或近代篆书的一件伪刻,甚至是作伪者的一个恶作剧。 书风与场合不符   对“昆仑石刻”,刘钊先生撰文认为:“抛开其他,先从文字看,我觉得‘昆仑石刻’的文字时代特征明显,风格统一,看不出什么破绽。”我以为,这个观点很可能混淆了文字学意义上的秦代文字风格和书法学意义上的秦代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河南省花鸟画精品展在洛阳开幕
    2.   展览现场 本报记者 王岗飞 摄   6月29日,“繁花满天彩绘中原庆‘七一’河南省花鸟画精品展”在洛阳美术馆开幕。   展览汇聚河南众多花鸟画家的80余件精品力作,展示了花鸟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中原画风”的深厚底蕴,基本反映了当前河南花鸟画创作的水准。这些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各异,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时代精神的礼赞,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书画院副院长徐立新介绍,展出的作品是河南老中青三代花鸟画家的精品佳构,其中有春天的百花、夏天的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李一“谈艺”:持艺舟双楫 求学艺相成
    2. 一画铭 纸本363cm×144cm×2 2025年 我多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学术研究,同时也从事书法创作,切身的体会是学海无涯,艺无止境。耳顺之年后,时常想起王朝闻先生常说的8个字:“不到顶点”“再再探索”。“不到顶点”提醒创作者还有探索空间,“再再探索”则催人发幽探奥,不断探索艺术的至理至法。 我更切身的体会是,研究艺术如荡舟海上,需要双楫,一楫是学问学理,一楫是创作实践。双楫摇起,相互配合,艺舟方能行稳。艺舟双楫,直白一点说,就是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相结合。近现代以来,艺术有了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之区分。人的精力有限,择有取舍,术有专攻,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中国书法走进新加坡、马来西亚
    2. “庆祝中新建交35周年书法交流展暨第六届中新书法交流展”展览现场 在中国同新加坡即将迎来建交35周年、同马来西亚建交51周年之际,中国书协代表团访问新、马两国,举办“庆祝中新建交35周年书法交流展”“书法有法与古为新”中马书法艺术座谈会,参加马来西亚书艺总会成立40周年书法交流座谈会等活动,以笔墨为媒,赓续艺术情谊,推动人文交流。 6月27日,“庆祝中新建交35周年书法交流展暨第六届中新书法交流展”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开幕。展览由中国文联、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指导,中国书协、新加坡书协、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临时代办朱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呼和浩特市书法临帖作品展开幕
    2. 7月3日至13日,由呼和浩特市文联主办,呼和浩特市书协、呼和浩特市美术馆(书画院)承办的“第三届呼和浩特市书法临帖作品展”在呼和浩特市美术馆公园东路展出。 本次展览自4月6日正式发布征稿启事,在为期两个月的征稿期内,得到了全市书法爱好者、艺术工作者的热烈响应与积极参与,共征集到作品400余件。征稿结束后,主办方组织专业评审团队,严格遵循初评、复评、终评的评审流程,最终从众多作品中甄选出67位作者的134件作品入展。 本次展览独具匠心地采用“临摹+创作”的并置展陈方式。每位入展作者均需呈现一件临摹作品与一件创作作品,这种形式不仅是对呼和浩特市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安徽铜陵·浙江杭州两地书法交流展开展
    2. 6月26日,由铜陵市文联、杭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办,铜陵市书法家协会、拱墅区书法家协会承办,铜陵市书画院(美术馆)协办的“浙江杭州·安徽铜陵”书法交流展在铜陵市美术馆开展。铜陵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张文林,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陈小明,西泠印社理事、杭州书法院院长宋涛,拱墅区原人大主任、拱墅区书协顾问吴才敏等参加开展式。开幕式由铜陵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吴自力主持。 姚时进表示,铜陵与杭州,虽分属两省,却文脉相通、情谊相连,两地书法艺术各具特色。此次展出的作品共有120余件,涵盖了篆、隶、楷、行、草等多种书体,每一幅作品展现了他们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绍兴四展同期展出,蕺社文化艺术中心成立揭牌
    2. 6月28日,由绍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导,兰亭书会、绍兴书画院主办,兰亭书会墨兰书画院承办的“巾帼千秋——纪念秋瑾诞辰150周年书画作品展”;由浙江金融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伟大复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浙江金融书法家协会理事作品展”开幕暨蕺社文化艺术中心成立仪式在绍兴市越城区开幕,两个展览分别展出作品75件和33件。 由绍兴市文广旅游局、绍兴市文联指导,兰亭书会、绍兴市大禹文化研究会主办,兰亭书会越中金石研究中心承办的“会稽万古——越中石刻拓片展”与由兰亭书会主办,兰亭书会稽山印社承办的“会稽佳山水——浙东运河主题篆刻展”同期展出。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浙江永嘉首届楹联书法作品展开幕
    2. 7月2日,浙江省永嘉县首届楹联书法作品展开幕。展览由永嘉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县文化馆、永嘉县书法家协会联合承办,旨在传承中华优秀楹联文化精髓,集中呈现永嘉县近年来楹联书法艺术发展的丰硕成果。 展览自2月13日启动征稿以来,共收到投稿作品202件。永嘉县书协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组织专家历经严谨的初评、复评、终评三轮遴选,最终评出获奖作品10件,优秀提名作品9件,入展作品47件,入选作品27件,展览还特别呈现了13件特邀名家的精品力作。 本次展览以“楹联”为核心主题,作品既饱含对传统楹联文化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13(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