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评论 >>
    1. 五百年来无此君——读王铎草书有感
    2. 王铎生活的明代末叶,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禅宗思想盛行,泰州学派得以发展,无论是哲学、文学,还是艺术,都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解放思潮。明万历前后的小说、戏曲、诗歌、绘画、书法等门类,无一不体现这种时代热潮。艺术领域的多数艺术家,更以自己独特的、个性的、主观的情感抒发,批判着明初所崇尚的程朱理学和明前后七子提倡的拟古主义。在这一新潮中,最能代表晚明书法变革潮流的,是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和王铎等人,他们写下了中国书法史上帖学行草书的时代新貌。 王铎是明末清初最具个性的书法家之一。他与晚明的黄道周、倪元璐并称“明末三大书家”,在中国书法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试论书法之“气色”
    2. 试论书法之“气色” 陈文增评注:丽静此篇《试论书法之“气色”》洋洋万余言,是为其“杨丽静书法艺术展”而添置的一个分支内容。作为一个书家,作品展示的只是一个形象面目,至于撑起和烘托这个形象之外的只有文字表述,藉此印证自己的学术观点和艺术志向。 “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书法如人,人之康健,通过气色而达之。书之气色同样能晓喻艺术之雅俗、之高下、之媸妍。鉴于当代书坛,调水入墨,分色用笔已成时尚,此更为书法气色论的彰显补充了新的内涵。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鲁迅:大智若愚的书法境界
    2. 在新文化的阵营里,鲁迅是领袖、旗手和主将,他的批判立场不仅指向纷杂的现世,而且直抵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但是,在批评的背后,他却厚爱传统文化,这在我们看来,是充满着矛盾的。他的书法,即是最好的例证。 -------------------------------------------------------------------------------- 在新文化的阵营里,鲁迅是领袖、旗手和主将,他的觉醒是属于整个时代和民族的,他的弃医从文虽然是具体和个体的行动,但充满着集体象征感。他的批判立场不仅指向纷杂的现世,而且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耿介刚毅 缅怀书法家傅雷
    2. 今年是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诞辰百年,傅雷画册中刊登了不少傅雷的手稿和照片。就是在那本书里,留下了傅雷先生的书法手迹。 -------------------------------------------------------------------------------- 在他决定离去的前夜,他以特有的行楷书,写下了一封800余字的“绝笔书”。他在遗书中先简单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然后有十三件事委托处理,一笔一画,事无巨细,为他人而想,为自己的尊严,不带走一丝尘埃。 傅雷先生的书法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郑永标结义国画“道咸”与书法“碑学”
    2.  黄宾虹曾提出“中国画道咸中兴论”,有学者认为:“道咸”绘画中兴之本乃清代碑学之兴,我认为很有见地。 --------------------------------------------------------------------------------   黄宾虹曾提出“中国画道咸中兴论”,有学者认为:“道咸”绘画中兴之本乃清代碑学之兴,我认为很有见地。我们看到“道咸”的画家们如虚谷、赵之谦、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风樯阵马抒情怀——谈吴雪先生的行书
    2. 风樯阵马抒情怀 ——谈吴雪先生的行书 钱念孙 读吴雪先生的行书,如和一位快人快语的性情爽直之人谈心,其意气纵横、干脆利落的风采扑面而来。 吴雪先生的书法,有的更接近行楷,有的更靠近行草,总体上以行书为主。他的行书如梁启超所说,走的是立足于一人之法深入为之,兼采多家之长化入其中的路子;,他的作品一眼看去就强烈感受到米芾行草的神采,从骨架到笔意都有很深的米字的痕迹。他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史中寻寻觅觅时,与宋人之书,尤其是米芾的行书一见倾心,坚定地认为米宇开朗、率真、活泼、富有美感、能够直抒胸臆,比较适合自己的性情。于是多年来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演绎精彩的古典主义的乐章——刘育新及其书法艺术
    2. 近年来,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育新既享誉联界,也享誉书坛,这不能说与他在楹联界担任要职无关,也不能说与他的作家、文物鉴定家之身份和建树没有关系(如今也已出版了8部长篇小说,尤以《古街》轰动当代文坛,获得首届老舍文学奖;他长期致力于古陶瓷、书画鉴定研究,是位有威望的文物鉴定专家)。确切地说,他是把楹联与书法完美结合的学者型书家。 现年67岁的刘育新自幼对文化艺术领域的诸多门类有偏好。在数十年的人生旅途中,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都矢志不渝,数艺同进。成名以后,在继续向艺术高峰攀登的同时,他没有忘记自己身上的艺术责任。1995年,他曾在《北京晚报》发表了题为“书家应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大写的人――记书法家陈茂才
    2. 多年前,我在省会一家报社做《名人天下》版的编辑,旭宇先生打电话建议我去采访书法家陈茂才,由是,结识了这位被我视作长兄的艺术家。后来,我忝列燕堂门下,追随文怀沙先生研习国学,和陈茂才先生一别不觉六年之久。这六年间,文先生的博学精识,我仍然难及万一,茂才先生的书艺却是与时俱进,书刊、报纸等媒体上经常能读到他的消息:荣获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精英奖、文化部第八届新星奖……入选第七界全国书法篆刻展、首届全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首届全国著名书法家作品展、首届全国榜书展……饶是我记忆不错,也记不住这许许多多的展览和大奖。有关茂才先生的通讯、评论也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王铎书法艺术的评论
    2. 中国的艺术传统和丰厚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先哲智慧的结晶。中国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奇特的艺术。书法艺术在数千年继承、发展及开拓、创新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一位又一位杰出的书法大师。在明末清初的书坛上,就有一位最具个性,独领风骚的书法大师—王铎。 王铎,字觉斯、觉之,号篙樵、石樵、痴庵、雪山。别署烟潭渔史等,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 592),卒于清顺治九年(1652),终年61岁。今一般谓为河南孟津人。然王铎的先世本是山西太原的望族,自从王铎的十世祖王成始由山西太原府的洪洞移居洛西,遂籍河南。在太原市晋祠博物馆珍藏的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以禅心入境 传琴筝清韵味 ——浅谈米芾书法与禅学的关系
    2. 宋代,无疑是一个以禅为雅,禅悦之风盛行的时代。禅宗人生哲学对宋代的文人士大夫的影响至深,纵观宋代书坛,几乎大部分的书家都与禅宗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张“学书为乐”的欧阳修,他所奉行的“乐”就是一种以禅的精神灌注其中的士大夫书斋生活的高雅情趣,是受禅悦之风影响下所形成的自然,淡泊的人生态度:力奉“天真烂漫为吾师”的苏子瞻,他所阐发的思想也正是一种禅宗“法界一相”的宇宙观:万物皆空,一切虚幻的禅宗思想与东坡的思想完整契合;“江西诗派”之首的黄山谷,更是一位皈依佛门的书家,对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11(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