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评论 >>
    1. 书法的智慧及其传承
    2. “书法”一词始见于南朝《南齐书周颙传》:“少从外氏车骑将军臧质家得卫恒散隶书法,学之甚工。”一般认为,书法是以中国文字为创作依据的造型艺术,萌芽于新石器时代的刻划符号,公元前十四至前八世纪之间,逐渐形成可供独立欣赏的系列化的书写法则与意象艺术,涵盖实用与审美,因方型汉字的构造规则而被衍化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因审美意趣而被清刘熙载《书概》演绎为“书凡两种:篆、分、正为一种,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右军书以二语评之,曰:力屈万夫,韵高千古。”“李阳冰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让观念转变为“实在”
    2. 书法是中国最为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从殷商时期出现已经成熟的甲骨文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实际中国文字在此之前已走过漫长的萌生期、孕育期,从已发掘的有关资料看,与甲骨文形态相通的贾湖刻符距今已八千多年。由刻符到甲骨,由金文、石鼓文到小篆再到篆、隶、真、草、行五体书的完成,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发展一条主脉。而数千年间出现的如云书、龙书、鸟虫书、蝌蚪书等一百余种爻杂书体,因与人们的社会实践及中国人独有的审美观不合而被淘汰。中国文化延续数千年而未出现断层,主要是汉文字一直未中断。世界文化史上其他几大文明均出现了断层,也是由于其早期文字未能与社会同步发展所致。而中国文字(书法)之所以延续数千年不衰,除中国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中国书法文化坐标的重建
    2. 一、书法艺术的多重“文化玄机” 书法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穿插、避让、承覆、虚实等空间结构原理,以及用笔的徐疾、浓淡、干涩等笔墨效果,体现了哲学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在章法布局上,“计白当黑”、“块面分割”、“墨(块)印(章)互补”等视觉原理的运用,也体现着艺术的美学思想。 书法艺术的哲学性,反映了中国文人一种理性的思想追求。文字的产生到书法的艺术性书写,无一不体现着中国传统哲学——“道”这一精神内核。古人在以天为幔、以地为床的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文房用具对两晋书法的影响
    2.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房用具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无疑对书法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它不仅拓展了书家的创作天地,丰富了书法艺术的表现手法,对书法艺术的普及与繁荣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学习书法技巧,实际上也是如何充分掌握与发挥书写工具的特长。不同的书法家使用不同性能的书写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能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两晋时期,与书法发展密切相关的诸物质要素在逐渐丰富,其中文房四宝的制作和广泛应用于书法,对书法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节点。没有这个物质基础,此时的书法要得到空前的发展,特别是文人书法的崛起并占据书坛的主导地位是不可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当代中青年书法家批评--刘新德
    2. 刘新德是巴蜀书风中较早获得全国影响并为书坛所注目的人物。他的书风受其时民间书法思潮的影响,尚碑及取法魏晋残纸、简书,并出之以巴蜀书法特有的奇崛灵动,于朴野中不失机趣。 在当代书法整体格局中,巴蜀书风有着强烈的地域化风格特征,它介于南北之间,求南派之韵而不失北派之骨力气势,在谲便中有朴野存焉。关于当代地域书风问题,大多论者认为,书法媒介、信息的快速传递流通及国展超地域导向,已使当代书法失去“地方化”特征,地域书风已不复存在。其实,这还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在当代书法趋同的大势下,书法地域性风格特征还是在顽强地表现出来,而这是各地域间不同的人文、地理,乃至风俗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书法与乐趣
    2. 《世说新语》里有篇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的故事。说在某个雪夜,王子猷忽然想念戴安道,于是经一夜行船,来到戴安道的门前,却不见而返。问其原因,王子猷回答:“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完全凭兴致行事,真是有些与众不同,甚至有些放诞不羁。 从某种意义上说,研习书法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精神状态。从事书法需要境界,有时就需要王子猷那样的境界,何必入展?何必获奖?何必加入什么协会?有兴趣则写,无兴趣则罢。只为实现自我精神需要而亲近书法,何须生活在他人的“监视”之下? 如此无牵无挂、自由自在地走进书法,才是一种理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书法还能坚持多久?
    2. 我在网上敲上“书法”两字进行搜索,说实话,找到的内容少得可怜,层次也不算高。互联网的确是世界的窗口,狮子老虎狗无所不包,但关于书法的内容还是太少了。失望之余,看到某网站上有“书法还能坚持多久”的调查,更打了一个冷战。 我喜欢书法,书法却已经混到这份儿上,这就像带着女朋友上街,她的回头率为零一样,没劲。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笔墨祭》,发表之后,激起过反对,我读到过一篇与之“商榷”的文章,扔手榴弹式地对余秋雨进行了还击,看过之后非常解气,余秋雨的文章,我压根儿就不太喜欢。但解气之后,我觉得余秋雨是有道理的,笔墨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围棋和书法的相通性浅探
    2. 一、二者产生的哲学依据具有相通性 文字的产生是个漫长的社会实践的体验过程,是个漫长的对客观世界运动规律的体验过程。以文字为载体的书法也是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结果。古代先贤们认为书法产生的理论依据是先民们朴素辩证的阴阳五行说。历经几千年发展的书法中的许多基本概念也予以证明,虚实、大小、粗细、浓淡、枯润、顺逆、刚柔、巧拙等无一不是阴阳相对、矛盾相辅相成的道理的朴素体现。这些意蕴深厚的辩证关系使书法从单色调的黑白世界走进了千姿百态、生动美妙的艺术世界。使简单的源于实用的白纸黑字最终成为精深的艺术! 围棋也是黑白的世界,传说是尧舜发明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典籍已有记载。实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小议颜真卿书法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2. 一、颜体对日本书法的影响 唐朝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对周边地区产生过重要影响。日本受汉文化影响最深、吸收最多的时期是唐朝,至今在日本的语言、宗教、艺术以及民俗里依然可见唐朝文化的影响。颜真卿去世不久,书名就逐渐彰显,在中日互派使节达到高潮时,其书名已有较大影响,因此无论从政治和艺术角度看,他对日本书法的影响应该存在,事实也正是如此。 首先,“颜体”书风是如何传播到日本的呢?鉴真东渡带去了大量经卷名,但那时推崇王羲之书法,“颜体”没有引起广大学人的关注,地位也远不及“二王&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浅析誊录制度对北宋习书态度的影响
    2. 古代,任何与科举考试有关政策的变动和确立都能引起举子学习态度及学习内容的相应改变。“誊录制度”是宋代紧继糊名制度实行之后的又一重要科举考试政策。所谓“誊录”是指把考生的卷子按原来的内容派专人全部誊录一遍,然后把誊本送考官审阅,目的在于防止考试舞弊。这一制度的实行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唐代相较,它的实行更进一步打破了世家豪门对仕途的垄断,使宋代政治权利向普通百姓广泛开放,真正体现了儒家倡导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要求“楷法遒美”的唐代,书写水平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仕途的进取,所以在唐代致力于仕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13(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