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名人访谈 >>
    1. 贾靖宏—赤诚奉献惠乡梓(作者 刘士裕)
    2. ●有艺术修养的人多有高尚的品格,也唯有道德情操高尚之人,才能创造出伟大的艺术品。 ●书画创作具有使人心理健康,感情充沛,道德观念正确的砥砺作用。故而沉潜于书画的创作与欣赏,也是陶冶品德修养的一条最佳途径。 ●文人相交重的是感情真诚。 ——贾靖宏 1996年7月27日,作为唐山大地震恢复建设20周年纪念活动之一。“凌寒轩珍藏书画馆藏品展”在唐山博物馆隆重举行。展出期间,人流涌动、摩肩接踵。人们留连于唐山市历史上规模最大、品位最高的书画展览,仿佛走进一座精彩壮观的艺术殿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情深意笃简帛书 张海龙
    2. ·主攻篆隶推帛体,兼取章草得墨魂。 ·心中有我淳清味,笔底无他丑怪风。 ·交友从来羞利禄,读帖自古重形神。 ——张海龙自撰联 张海龙—— 情深意笃简帛书 张海龙是国内享有盛誉的书法家,以简帛书名世。2006年4月,他在丰润管桦纪念馆举办回乡展,意在让家乡父老看一看,提提意见,也算是自己艺术生涯的一次汇报。原本准备了92幅作品,展前硬是把自己不满意的30件撤了下来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丁振来—入古出新品自高(作者 刘士裕)
    2. ●我之情即作品之情,作品之情即我之情。 ●研习书艺,须一只眼睛盯着传统,另一只眼睛盯着创新,以传统筑基,作为支持。 ●活到老,学到老,临到老。 ——丁振来 2004年12月中旬的一天,我在北京“海军大院”招待所见到了乐亭籍中国书协理事丁振来。这位海军大校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身材魁梧、腰板挺直、性格坦诚、谈吐文雅,既有军人的威严气质,且不失书家的学者风度。坐下来,老丁告诉我,一个月前,他已从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政委的岗位上退下来。脱下穿了33年的军装,虽然有些留恋,但他没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引领你走进书法世界——张虎先生谈中小学生书法教育
    2. 著名书法家张虎先生近日出版了他精心写作的《中小学生书法入门》一书。这本书从构思到出版历时20年,展现了张虎先生关注书法教育事业、情系书法事业未来的艺术理想。虽然是针对中小学生而写,但该书对于各个年龄阶段的书法爱好者而言,都是很好的入门教材。近日,本刊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记者:您似乎到现在没出过自己的书法作品集? 张虎:没有出过,只出过两个长卷,一个是《月牙湾诗卷》,一个是《歙砚歌》。说到书法作品集,我非常敬重的欧阳中石先生曾对我说过:他不敢出,怕出丑。连这样的大家都怕出丑,我这个人又没什么本事,就更怕出丑了。 记者:现在很多书法家都出了作品集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高等书法教育期待规范——访北师大美术与书法系主任秦永龙
    2.  随着高校书法专业的设立,当前的中国书法教育呈现出可喜的形势,但也反映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让更多人对当今的书法教育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笔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与书法系主任秦永龙教授。   张冰(以下简称张):北师大作为中国知名学府之一,开办书法专业已经三年多了。在此之前您也从事了长期的书法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那么您对当前高等教育的“书法热”持什么看法,这种现象对书法教育来说有何利弊,这种“热”发展下去会不会变“冷”?   秦永龙(以下简称秦):近几年不少高校相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访著名书法家——司马武当
    2. 2006年6月8日,一个颇有纪念意义的日子。   这一天,河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选出了第三届主席, 而当选为河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第三届主席的是曾任河南军事检察院检察长、现为郑州警备区副政委的司马武当。这位行伍出身、却在书坛上“仗剑天下”的大校肩上又多了一份社会责任 。就职之后,他表示,他将团结并带领河南的硬笔书法家和硬笔书法爱好者,重振河南硬笔书坛雄风。   得知这一消息,日前记者拜见了这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军旅书法家。身为郑州市警备区副政委的司马武当,他日常工作的繁忙自不必说。记者赶到的时候,他刚刚开完会。身着军营夏装的他,干练、威武中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翰墨芬芳育奇葩——著名军旅书法家丁嘉耕与记者妙谈书法
    2. 丁嘉耕是我国著名的军旅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其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大型展览和比赛,获奖颇丰。丁嘉耕从事书法创作数十载,德艺双馨,深得军队领导、战士和许多书法爱好者的喜爱与推崇。近日,中央台记者黎政祥、实习记者陈彦炜与丁嘉耕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丁先生于谈笑间纵论书法创作和书法人生,妙语不断,发人哲思。   记者:现在青少年练习书法的浪潮是一浪高过一浪。很多家庭抱着形形色色的各种目的让孩子从小练习书法。同样,正像时下掀起的国学热一样,人们对书法热是褒贬不一。丁先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的委员,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
    2.   6月1日下午5时许,夕阳余晖下的柳叶湖闪着熠熠橙光,徐徐凉风拂面而来,泛舟湖上,沈鹏先生和记者聊起了常德和常德诗人节。   古稀之年的沈老满头银发,黑框眼镜挡不住那深邃有神的目光。望着一湖浩浩碧波和岸边绦绦垂柳,品着绿茶,沈老娓娓道来:“诗人节在常德举行挺合适的,与常德的历史传统相联系,气氛和谐,这是一次很好的盛会。”   谈及“诗词之市”,沈老赞赏有加:常德是走在前面的城市,还有很大潜力。一道防洪墙,凝成堪称诗国长城的诗墙,将诗、书、画、刻融为一体,这是常德的创举。要发展就要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很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访著名书画艺术家黄苗子先生
    2.  一个细雨蒙蒙的早上,踏着湿漉漉的土地,我去拜访黄苗子老人。93岁的黄苗子先生,他的人生路跨越了将近一个世纪,他的思想与当代艺术家究竟有什么不同?他是在写诗?还是在作画?老人现在的身体、精神如何?一系列的问题与思索伴我一路前行。   轻轻地叩开黄苗子老人的家门,这位神采奕奕的老人热情率直的谈话,中断了我的所有思索,把我带进了一个谈古论今的艺术世界。   黄苗子1913年生于广东中山市,小时候在香港就读,受家庭影响,喜爱诗画文艺,8岁学习书法,12岁从明师邓尔雅先生学书。其后在上海从事美术漫画活动,并任上海大众出版社编辑。1938年以后,在广东、重庆、上海等地从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枫叶晚秋益见红——访著名书画家陈光宗
    2. 叩开陈光宗先生家门,眼前的情形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这位在书坛享誉盛名的书画家,他的生存环境竟然如此的简朴。家中客厅不过十平方米,除了摆布家具,几乎没有多少空间了,连作画写字的案台也没有。据说,他的创作时间一般在深夜凌晨后,等家人休息了,才搬走厅中的茶几,腾出空间,铺宣纸于地板上,蹲着写字作画,这是他多年来被“迫”出来的习惯。而他的卧室,更是狭窄,满地堆放着杂物书籍,仅有一块床板供他栖息安身。记得周作人说过一句话:“寂寞之上没有更上的寂寞。”那么,陈光宗先生就是“淡泊之上没有更上的淡泊”了。先生说他很早就琢磨出八字格言:&l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20(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