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名人访谈 >>
    1. 在东瀛传播汉字文化——旅日艺术家高润生访谈
    2. 在上海井ART画廊举办的“祥洲-高润生作品展”上,认识了从日本带来5件作品参展的高先生,他创作的“汉字艺术”让我倏然想起从前自己的一个想法:一次我经过街头一家广告标牌设计店,店外写着硕大的汉字,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汉字真是无比神奇,并想,在艺术题材山穷水尽之时,中国的汉字一定会成为未来美术的一个宝藏一个热点。因此,我对高先生的创作很感兴趣。  在与高先生交谈中,还发现他已留日多年,目前在日本三重县一大学教授中国文化。我的兴趣更加浓厚了,我一直都想进行一个名为“中国人在日本”的系列报道,现在是一个开始的契机吧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著名书法篆刻家石学鸿访谈
    2. 作者: 王兆生 癸末端午,“非典”过后的南京,人们轻松地享受大自然的清新空气。笔者如约前往南京河西莫愁新寓郁金里,拜访81岁高龄的印坛前辈石学鸿老先生。石老消瘦而又瞿铄、温文儒雅,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因与石老相识有年,便坐定闲谈细聊起来。很自然地从端午节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说着石老拿出一本有江泽民主席题字的“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美德”的书给我看,并讲北京成立圣陶古典学校,专门讲习中国传统文化,希望南京也予继承发扬。我说明了此行访谈目的——解读石老的艺术人生。 王:先生出身金陵石氏世家,名学鸿,字云孙,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徐芒耀:写实画派需要吸纳新生力量
    2.   “硬笔书法已经从‘暴风骤雨’走向‘和风细雨’”   在“第二届中国(孝感)汉字节”上,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终身名誉主席庞中华,一边拉着悠扬的手风琴唱着歌,一边用毛巾蘸墨写下了“中国”两个大字。“写字也是有节奏的。”庞中华将歌声的韵律变成写字的节奏,一场快乐书写法表演吸引了众多参加书法比赛的学生。现场展示完后,庞中华在休息时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希望“埋笔成墓”   &ld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冯其庸:“文字归巢”是国家的伟大创举
    2.   “ 成立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项伟大创举。”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冯其庸向本报记者表示。11月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在甲骨文的故乡河南安阳正式开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历史,通过文字的记录和梳理,其发展轨迹变得脉络清晰、有章可循。中国文字博物馆以出土的文字文物为支撑,向世人全面展示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并呈现我国多民族文字大家庭盛况。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冯其庸先生。   今天充分认识到“文字”的意义   记者:您强调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成立是一项伟大创举,它的意义和价值何在?   冯其庸:作为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与刘乃中的情缘——重访无门限斋
    2.  张瑞田   对无门限斋,我有特殊的感情。在吉林市时,一旦产生对书法、篆刻的审美矛盾,或写字的困惑,就去无门限斋,寻求主人的帮助。   主人刘乃中,当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辅仁大学的毕业生,满腹经纶,一生坎坷,是当代历经苦难的知识分子的活标本。1957年,作为中央直属机关的右派,到寒冷的北大荒,与丁玲、吴祖光等人一同进行劳动改造。落实政策后,他没有回到北京,而是落脚吉林市,被生活重新选择。我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第一次见到刘乃中先生的。当时,平反昭雪的著名剧作家吴祖光访问吉林市,并在吉林市电影公司礼堂做了一场报告。在主席台上,刘乃中和已经过世的金意庵先生坐在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李岚清:赤子情怀方寸间
    2. 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李岚清把“健身、健脑、读书、写作”作为生活的主要内容。71岁重拾旧趣,潜心治印,短短几年间创作了400多方。 李岚清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探索,运用象形文字的独特魅力,彰显这门艺术的哲理性和趣味性,拓展了篆刻的表现题材和风格。在方寸之间品味书法与造型之奇妙,感悟传承与创新之蹊径,这位渊博睿智的老人,仍然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将艺术与人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托石言志 方寸寄情 篆刻,是一门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积淀的中国传统艺术。印章大者二寸余,小则不盈寸,却浓缩了书法、雕刻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冷热有度---中国书协主席张海访谈 
    2. 兰干武/文     2月15日,我专程去北京拜访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张主席在家中接待了我。我们就“2008书法·番禺论坛”等问题进行了交谈。就如何举办一个高端的、严肃的学术论坛,张主席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我想,它的意义不仅是对一个论坛而言,而是对整个当代书法批评都有指导作用。   对于本报举办的“2008书法·番禺论坛”,张主席说,参加论坛的诸位发言在报纸上发表后,看法不一。举办不同主题的论坛初衷是不错的,它是书法事业繁荣的标志之一。“番禺论坛”侧重于当代书坛的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陈绍基访谈
    2. 受访人:陈绍基(广东省政协主席、广东省书协主席) 纪光明(广东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采访人:王荣生(《书法导报》总编辑) 孟会祥(《书法导报》副总编辑) 时间:2007年6月7日 地点:广东茂名 陈绍基:欢迎你们来到广东,你们为了传承书法,摇旗呐喊,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纪光明:我们广东省承办“九届国展”,全国书法界非常关注。几家影响很大的专业媒体,长期以来对“国展”非常关注,对我们广东省的书法事业也给予了很大支持。“国展”是我们中国书法的大事。媒体希望了解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祁小春教授访谈
    2. 一、 祁教授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专访!我们都知道您在日本留学多年,是研究“二王”方面的专家,您的研究视角独特,观点新颖,首先能结合您的研究谈谈您的学术背景吗?也就是您的学术历程? 答: 长期以来,我在中外学刊杂志和报纸上也撰写了不少文字,但那些都是论文札记等研究方面的文章,像这样轻松的访谈对话则少之又少。这样的文字读者看了轻松,我自己谈得也轻松。所以非常感谢《书法导报》赐予这一难得机会,使我能与众多书法研究专家、书法家以及广大关心和爱好书法的朋友对话。关于您所提到的学术背景问题,我以前曾在《中国书法》(2007第11期)一篇专访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挑战定论,填补空白――王乃栋先生访谈录
    2. •题记 一、厚积薄发的人生――王氏前六十年   (一)生我养我的地方――上海(1946-1966)   (二)人生的转折点――新疆(1966-1991)   (三)将古典书画鉴定建立在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市――深圳(1991至今) 二、写意甲骨文――王氏书法 三、挑战定论,填补空白――王氏学术   (一)王氏学术概论   (二)王氏论著简述 四、一座宝库――王氏藏书   (一)深圳市十大藏书家   (二)省市图书馆有所不及 五、为往圣继绝学――王氏教诲   (一)批评《中国书法论稿》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22(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