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新闻 >>
    1. 李承孝书法的“集古”与“融今”
    2.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李承孝   书法家李承孝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书法,对书法艺术始终保持着虔诚的态度。作为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首届研究生班的学生,他从事教育出版工作多年,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创作,追求书法艺术的真谛。12月1日至5日,由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北京英杰硬石艺术博物馆主办的“集古融今——李承孝书法展”在北京奥加美术馆展出。展览展出了李承孝最新创作的50余幅临摹和自作书法作品,其中临摹作品以历代传世书法经典为主,涵盖多种书体,风格多样,形神兼备;创作作品以古为基,深入传统,同时融入了个人理解与个性探索。   李承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第四届全国陶瓷书法作品展开幕
    2. 日前,第四届全国陶瓷书法作品展在景德镇学院美术馆开幕。江西省文联副主席章伟新,中共景德镇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龙,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西省书协主席毛国典,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胡银姣等出席。 本次展览共展出了180余件特邀及获奖、入展作品,涵盖了釉上、釉下以及刻字等多种艺术类别。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陶瓷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艺术家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表达。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艺术家们的心血和智慧,他们以陶瓷为载体,以书法为灵魂,将两者完美融合,创造出了具有独特韵味的艺术作品。 张龙在开幕式上对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高度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澄怀致远”巴黎-北京杨凯油画艺术展开幕
    2. 在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一场备受瞩目的油画艺术展——“澄怀致远”巴黎 - 北京杨凯油画艺术展盛大启幕。此次展览不仅是艺术家杨凯艺术生涯的一次重要呈现,更是中法艺术文化交流的生动写照。 嘉宾合影留念 2024年12月7日下午15时“澄怀致远”巴黎 - 北京杨凯油画艺术展在北京英杰硬石艺术博物馆、北京奥加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由中意艺术基金会、北京英杰硬石艺术博物馆主办;由北京奥加美术馆承办;百年巨匠(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设计》杂志社、北京奥加美术馆酒店支持。展览展出涵盖杨老师不同时期、不同风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于非闇:与古为徒的蓬莱藉书画大家
    2. 张伟/文 祖籍蓬莱的书画大家于非闇,生于北平世家,家道中落后忙于生计,中岁以前曾任教员、记者,好读书,尤喜宋元名人小简,雅慕当时学者与考证之学,中岁后他专习中国花鸟画,继承宋代院体花鸟的正宗正脉,绘画作品色彩具有绮丽洗练、瑰丽端庄、独具匠心,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绘画的元素,表达了自然景物的精神和情感,并为工笔花鸟画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新的图式和经验,成为山东籍画家中可与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诸公所作同相辉映的之一,为近代中国画坛中著名艺术名家。 一 于非闇(1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浑然天成——林散之《古银杏行》赏评
    2. 林散之 古银杏行 291×103cm 书法 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藏 《古银杏行》是林散之晚年的作品。 这是一幅大作品了,除了幅式大,还有洋洋洒洒几百字的内容,算得上倾心倾力创作而成。 和林散之某些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作品有所不同,《古银杏行》并不体现强烈的干湿对比,而是表现了一种凝重滋润的美感。 《古银杏行》在用笔上沉着稳重,虽为行草书,行笔却不求迅捷,气势并不求豪纵,而是多有捉控,把行笔速度放慢了下来,让墨色充分地渗入纸内,使线坚韧饱满,得古朴趣味。尽管字与字之间也有一些牵连,但牵连中不激不厉,缓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赵朴初和他的时代”在西泠印社美术馆开幕
    2. 赵朴初 无尽意 69×24cm 11月29日,由民进浙江省委会、民进上海市委会、民进安徽省委会、民进中央开明画院、西泠印社集团主办,西泠印社美术馆、浙江民进开明画院承办的“先生归来:赵朴初和他的时代”在西泠印社美术馆开幕。 展览以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赵朴初为中心,通过丰富多样的展品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展现赵朴初的生平事迹、思想精髓、艺术成就及其所处时代的文化风貌。 赵朴初(1907—2000)是杰出的佛教领袖、书法家、社会活动家。他被尊称为“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三老”之一,长期担任民进中央和全国政协的领导职务,是中国共产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我看兰亭奖:一次令人惊喜的观察
    2. 杨丽正在观看评选作品 编者按 :2024年,中国书法界最瞩目的事情,莫过于三年一届的“中国书法兰亭奖”的评审。本报总编辑杨丽受中书协邀请,担任第八届兰亭奖的学术媒体观察员,参与评审的全过程,并以亲历者的视角撰文。作为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项和最高荣誉的兰亭奖,评审过程究竟是怎样的?获奖作者、作品是如何评选出来的?……本报刊发此文,以飨读者。 我看兰亭奖:一次令人惊喜的观察 中国书法兰亭奖是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项和最高荣誉,自2001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七届。接到担任第八届兰亭奖的学术媒体观察员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朱心齐:以专业艺术视野,推动教育与公益的深度融合
    2. 在艺术与教育的交汇点上,朱心齐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与独到的教育理念,开创性地设立了一系列项目,包括“国际艺术交流项目”、“心齐艺术工作室”及“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旨在通过专业指导与实践平台,提升公众艺术素养,为青年艺术家的成长铺设专业道路,展现了艺术与教育结合的新高度。 国际艺术交流项目:拓宽艺术视野的国际舞台 朱心齐,作为一位在艺术领域深耕多年的专业人士,深知国际交流对于艺术创新的重要性。他创办的“国际艺术交流项目”,不仅汇聚了全球范围内的杰出艺术家,还通过精心组织的展览、研讨会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关于高校书法篆刻专业教学的相关研究
    2.   柳公权 《玄秘塔碑》局部   【摘要】为满足社会各界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全国各地高校几乎都开设有书法篆刻专业。本文展开对书法篆刻专业发展现状的研究,阐述书法篆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特点,以期为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书法篆刻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书法篆刻;教学模式   书法篆刻专业教学的基本现状   ☆教学经验不足   中国的书法篆刻专业教学起步较晚,教师在进行授课时,没有相关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部分教师在关于书法创作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常只能凭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碑刻中的“老子圣迹”
    2.   中国上古名人中,未知最多的恐怕非老子莫属。其不仅出生地有争议,出生年月也没有准确的记载。最大的未知,恐怕就是他西出函谷之后到底去了哪里?好在碑能证史。下面就让我们从现存的历代与老子有关的碑刻中,找寻老子当年的足迹。   按照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老子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其地春秋时期属陈国,当时叫“鸣鹿”。东汉延熹年间,老子出生地建太清宫,以后历代修葺,今天还能看到的大殿是清代初期的建筑。大殿近旁有唐玄宗御注的道德经碑,宋真宗御书碑及元、明、清各代碑刻,颇堪流连。故里北侧,有“老君升仙台”,台上有宋代陈抟手书“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16(s)   0 queries cached